道德的層次性:辯證維度中的道德

道德的層次性:辯證維度中的道德

ID:12623495

大小:41.00 KB

頁數(shù):16頁

時間:2018-07-18

道德的層次性:辯證維度中的道德_第1頁
道德的層次性:辯證維度中的道德_第2頁
道德的層次性:辯證維度中的道德_第3頁
道德的層次性:辯證維度中的道德_第4頁
道德的層次性:辯證維度中的道德_第5頁
資源描述:

《道德的層次性:辯證維度中的道德》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道德的層次性:辯證維度中的道德2005年第2期第21卷(總第120期)南京政治學院JournalofPLANanjingInstituteofPolitiesNo.2.2005SerialNo.120Vlo1.21道德的層次性:辯證維黃明理度中的道德(淮陰師范學院公民道德建設研究所,江蘇淮安223001)摘要:道德的層次性是辯證維度中的道德真實.忽視道德的層次性容易產(chǎn)生道德悲觀主義和道德實用主義.道德的層次性源于道德的本質和道德發(fā)展的規(guī)律.道德的層次性可以從規(guī)范,境界,主體和功能等多角度加以劃分.關鍵詞:道德;道德層次性;道德境界中圖分類號:1382—0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

2、01—9774f2005)02—0033—05.在倫理學研究的傳統(tǒng)理路中,對何為"道德"或"道德的"的詮釋帶有明顯的形而上學傾向,突出表現(xiàn)在長期忽視對道德的層次性問題的研究.對道德的層次性等問題展開深入探討,不僅是推動馬克思主義倫理學與時俱進的需要,也是提高道德教育效果的客觀要求.一,忽視道德的層次性研究的后果道德的層次性是指道德要求的高低差別性和實踐表現(xiàn)的程度差異性及其上下從屬和相互制約的關系.應當看到,長期忽視道德的層次性研究,或片面地將道德的最高境界視為德性的惟一表現(xiàn),或片面地將道德降格為謀利的工具或資本,是導致當代中國道德生活"問題"的一個重要因素,它所帶來的后果主要表現(xiàn)在兩

3、個方面:第一,忽視道德的層次性容易使個體產(chǎn)生道德自卑感和對社會道德生活的悲觀主義態(tài)度.對道德層次性問題的忽視首先表現(xiàn)在,把道德的超越性當成道德的惟一特性,甚至把只可信仰而不可能完全企及的終極德性作為現(xiàn)實的標準.在相當長的時期里,我們提倡和踐行的道德主要是在革命戰(zhàn)爭這一特殊年代中形成的政治型道德而非和平時期的生活型道德.這種高,大,全的道德境界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是一個無法達到的道德標準.把終極境界的德性標尺作為理念的道德標準,一方面,它會使許多真正有意義的道德行為(如尊人與自重)被排除出善的范圍;另一方面,它也會使人們因罕見德行和德性之人而對社會道德生活產(chǎn)生悲觀主義.總之,道德的層次性理

4、論的缺失,是道德悲觀論的一個重要理論根源.同時,道德空想主義與道德的層次性理論的缺失也有著內在的關聯(lián)性.如果把"道德的"僅僅定義為終極之善,那些低層級的道德行為的善自然就會遭到否定或輕視.低層次道德善的不作為,使高層次的道德善缺乏量變的基礎和質變的可能.由于大多數(shù)人無法將高標準的道德要求自律化,而德行又是社會對個人人格認同的一個重要標準,因此,它使得一些人不得已而將道德面具化,從而產(chǎn)生雙重人格,甚至導致少數(shù)圓滑者的道德偽善.第二,忽視道德的層次性容易滋生道德實用主義,道德形式主義乃至個人主義.忽視道德的層次性的另一個表現(xiàn)是,否認道德的超越性和道德至善的可能性,將道德僅理解為謀取私人經(jīng)

5、濟,政治等利益的工具.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人們在批評傳統(tǒng)德性要求的理想性有余而現(xiàn)實性不足時,又在一定程度上走向了把道德完全工具化,功利化和實用化.比如,在經(jīng)濟倫理研究中,關于道德對經(jīng)濟活動的意義的研究,大多是圍繞道德如何有利于行為主體利益的最大化來展開的,所謂道德資源甚至道德資本等思想就是其典型例證."獲利"成為"經(jīng)濟人"收稿日期:2004—12—20作者簡介:黃明理(1961一),男,江蘇盱眙人,淮陰師范學院公民道德建設研究所所長,教授,哲學博士.一33—道德行為的根本目的和價值目標,"行德"成為"獲得"的工具,隱藏在道德形式背后的是私欲動機,德行成為巧妙的自私自利.把道德僅僅定義為

6、工具之善,道德難免要淪落為人們牟取個人私利的手段與機巧,成為各種形式的利己主義的遮羞布和理論根據(jù).早在1996年,《中國青年報》曾發(fā)起過一場"合理利己主義"是否合理的大討論.在討論中,很多人對集體主義原則提出懷疑.有人認為,基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經(jīng)濟成分多樣化的現(xiàn)實,介于極端的個人主義和公而忘私的集體主義之間的合理利己主義有其存在的根據(jù)和價值,"全然否定它的存在合理性,并不令人信服,且未必有助于當前社會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合理利己主義'應當是可以實踐的道德原則,而集體主義則是應當大力提倡的道德原則."有人干脆否定了集體主義存在的可能性,因為"對大多數(shù)人而言,集體主

7、義恐怕還是一種超前的,理論化的道德原則,……合理的利己主義者必將占有相當大的比例."還有人進一步論證說,極端個人主義是強盜道德,而公而忘私的集體主義是圣人道德,普通百姓既不愿意當強盜,又成不了圣人,因此,還是堅持合理利己主義比較合乎人性和可行.那次大討論的參與者以非倫理學理論工作者為主.在倫理學界,還有學者公開主張在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時應倡導個人主義倫理精神.l1J合理利己主義之所以被一些人認同,顯然與人們只看到道德功能的工具性層次而否定其目的性層次直接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