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憲法_靠近你_溫暖我》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憲法:靠近你,溫暖我傅達林[1](原載《人民檢察》2008年第1期)近讀于丹《論語心得》,深感其對孔子的闡釋精妙至極:“我不主張從性別的角度去看孔子。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溫度,沒有色彩?!焙靡粋€“只有溫度”的孔子,在這個凜冽的寒冬不僅驟然拉近了讀者心中的古今時空,而且激發(fā)了人們走近孔子、觸摸歷史的欲望。對于研讀法律的人來說,這樣的文化闡釋很容易讓我聯(lián)想到憲法。在一國的法律結構中,憲法的地位猶如孔子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憲法同樣是沒有色彩的,只有溫度。為人類謀求一種更為優(yōu)良的生活方式,是憲法恒久不變的追求??拷?/p>
2、她,我們感知到的并不是三六九等的權利色差,而是其關懷人性、尊重人權的溫暖體驗。前不久,在我國第七個法制宣傳日來臨的日子,中國人民大學韓大元教授提出了一個有益的建議:國家應當在1954年憲法起草地———浙江杭州劉莊設立憲法紀念館,應當將法制宣傳日改為憲法節(jié)?!案鶕?jù)本國的文化和傳統(tǒng),設立紀念憲法的紀念館或憲法節(jié)日,是世界各國的通行做法。”為此,他歷經八年,尋找我國第一部憲法的歷史資料。一位知名的學者,如此勞神費力情注小小的紀念館,不禁讓人肅然起敬;而其建議動機背后的那份傳承憲法精神的旨趣,則更加讓法治追隨者為之動容。正如美國哈佛
3、大學法學院勞倫斯·卻伯教授所說,“憲法是一個無窮無盡的、一個國家的世代人都參與對話的流動的語言。”它是前代人留給后代人的寶貴遺產,是整個民族精神的流淌,所以在美國、日本等都創(chuàng)建有憲法中心或憲法紀念館。通過這種參觀和紀念活動,公眾了解的不僅是憲法的歷史和本民族追求自由民主的精神,更能體驗到憲法對于人類自身的終極關懷,對于個體生存權利的尊重。撇開政治意義不說,筆者倒更愿意將韓大元教授的建議看作是讓公眾靠近憲法、讓憲法溫暖人生的重要途徑。畢竟在中國,習慣“宏大敘事”的憲法在民眾心中仍處于“束之高閣”的狀態(tài),我們觸摸憲法“
4、體溫”的時機和場合真是太少了。在人類歷史上,憲法總是伴隨著人民對抗強權、爭取權利的斗爭而演化發(fā)展,隨著一項項公民權利被寫進憲法文本,又隨著一項項公民權利走下文本而進入大眾生活,憲法不僅完成了自身的“體溫”設計,更以終極光源般的體溫輻射著法治道路上的人們。或許對我們而言,創(chuàng)建憲法紀念館和設立憲法節(jié)都只是讓憲法走進公民心中的一種方式而已;但由此契機,我們可以從更廣的視野和更深的層面去反思我們的憲法機制,去創(chuàng)建公民觸摸憲法、憲法溫暖人生的制度渠道,去讓更多的人信賴憲法、親近憲法,感受到“沒有色彩的憲法”的光芒。法律如人。一個人要想
5、獲得眾人的親近,就必須具備良好的品行和穩(wěn)定的形象,品行不端者眾人寡之,而面貌頻變者也無法讓人對其產生信賴感。同樣的道理,一部法律要得到人民的信仰和親近,首先必須在內容上獲得人民的認可并保持相對的穩(wěn)定,背離人民意愿的法律自然無法贏得民眾信賴,但修改過于頻繁也無助于法律威信的確立,朝令夕改的憲法不僅難以在民眾心目中樹立起必要的信譽,而且容易動搖國家法制的根基。新中國成立以來,憲法幾經磨難,內容的更迭甚至一度背離了人民的意志,使我們嚴重缺乏親近憲法、信仰憲法的歷史基因。1982年憲法在很大程度上結束了這種狀況,特別是經過修正后,內
6、容更加符合人民意愿。但同時也要看到,整個憲法的內容設計依然存在問題,宣示性的表述過于繁瑣,歷次修憲著重于宏觀體制建構,并不直接關注微觀的公民權利體系變遷。尤其是在權利體系的完備性、權利主體的普遍性、話語結構的科學性等方面存在缺陷,例如環(huán)境權、自由遷徙權、隱私權、救濟權等公民基本權利還沒有得到憲法明示或規(guī)定不完整,集會、結社、言論自由等權利缺乏相應的制度保障,憲法文本離列寧所說的“公民權利的宣言書”還有一定差距。在這個多元的時代,公民期待“只有溫度的憲法”是一部最具普適性的權利法典,如果權利的普遍性、至上性原則不強,就難以充分
7、抑制政府減免人權保障義務的傾向?!叭绻麤]有抽象的、宣示性的人權普遍性原則,如果沒有權利推定原則,實證主義的立憲模式就會侵蝕具體的人權,造成形形色色的特權和權利缺失。”而失去權利引力,憲法也就缺失了讓人親近的品格。所以,只有進一步健全公民基本權利體系,公眾才能對憲法產生自然親近感,才能更加感觸到憲法輸送的關懷與溫暖。同時值得注意的是,近乎“每屆人大一改”的憲法修訂活動,雖然在內容上保證了憲法與時俱進,但也事實上降低了憲法的穩(wěn)定性,影響了憲法在人民心中權威的樹立。信仰離不開權威,而權威相當程度上來自于穩(wěn)固,頻繁的修訂會傷害到法律
8、本身的威信。美國建國二百多年,政治環(huán)境和社會面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1787年憲法卻沿用至今,除了27條修正案,其治國的理論根基仍是遵循國父們當初在憲法中設計的基本原則。這種牢固的穩(wěn)定性原本就是憲法區(qū)別于一般法律的重要特征,也是美國憲法自始至終贏得民眾信仰的基石。親近憲法的另一方面,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