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材料作文審題立意十法2》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材料作文審題立意十法2六、傾向揣摩法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語句常常蘊含著命題者的情感,審題時必須充分捕捉這些語言信息,體會命題者的感情色彩,這樣才能根據(jù)命題者的感情傾向確立最佳的立意角度。示例當(dāng)斷臂的維納斯展示在人們面前時,吸引了無數(shù)好事之徒趨之若鶩。他們提出種種接上維納斯斷臂的奇思妙想。維納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個充滿誘惑力的圈套。但迄今為止仍未有任何設(shè)計能取得普遍的贊賞。“好事之徒”,“趨之若鶩”,貶斥之情溢于言表,顯然對想接上斷臂這種做法持否定態(tài)度,對斷臂維納斯持贊賞態(tài)度??梢蕴釤掃@樣的觀點:①要有獨特的美;②要順其自然,不必把自己的觀點強加與人。如
2、不顧材料的傾向性而提煉“攻關(guān)不怕難”、“堅持就能成功”之類的觀點,就有跑題之嫌。七、多向發(fā)散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較散。對于這樣的材料,審題時可以采用多向發(fā)散的思維方法,圍繞材料展開多角度立意。示例薛潭學(xué)謳于秦青,未盡秦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于郊衢。撫節(jié)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薛潭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從薛潭角度,我們可抓住他“學(xué)謳”、“未盡秦青之技”就“辭歸”,得出“要謙虛”的啟示;也可從他意識到自己遠未學(xué)到老師的本事而“謝求反”,總結(jié)出“要知錯即改”的道理。從老師秦青的角度,我們可從他面對學(xué)生的自以為是,并未發(fā)怒,而是“弗止,餞于
3、郊衢”,且“撫節(jié)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的不一般的舉動中,受到啟發(fā):“教育要講究方法”。然而薛潭“終身不敢言歸”的做法值得商榷。倘若學(xué)生真的將老師的本事全部學(xué)到家的話,那又何必“終身不敢言歸”呢?我們完全可以理直氣壯地另行拜師,博采眾長。當(dāng)然,提煉出多個觀點后,應(yīng)擇優(yōu)而作。八、舍次求主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會牽涉許多人和事。因此,審題時要明確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棄次要人物或事件,從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審題立意。示例公交車靠站停穩(wěn)后,車站上一位婦女為抓緊時間,抱起原先站著等車的小孩上車。車上一青年乘客主動起身讓座。抱小
4、孩婦女謝過對方,放下小孩,笑笑說:“小家伙剛會走路,還是讓他自己站吧?!贝丝?,見兩人互相謙讓,無人入座,一旁的時髦少婦眼明手快,一屁股坐下,并大聲招呼道:“囡囡,媽媽幫儂搶到座位了?!辈牧现泄渤霈F(xiàn)了三個“人物”。無論從讓座青年角度提倡“要助人為樂”,還是從搶座位的時髦少婦方面提出“要文明禮讓”,似乎均無不可。然而從整個材料的重心、指向來看,應(yīng)舍棄后兩個次要人物,著眼點放在主角抱小孩的婦女身上,宜立意“盡早讓孩子自立”。九、求同存異法此法對組合性材料作文尤為適宜。如果提供的組合性材料內(nèi)涵是一致的,可以抽取其共同的、本質(zhì)的內(nèi)容,提煉出一個論點;如果提供的材料
5、之間內(nèi)涵不一致,甚至相差很遠,那么應(yīng)摒棄相異的面,尋找交叉、重合的點。示例丹麥人去釣魚會隨身帶一把尺子,釣到魚,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將不夠尺寸的小魚放回河里。他們說:“讓小魚長大不更好嗎?”兩千多年前,我國孟子曾說過:“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币恢幸煌?、一古一今的兩材料,告訴我們的是同一個道理:在急功近利、異常浮躁的當(dāng)今社會,務(wù)必“要有遠見卓識”。十、互補完善法示例①佛羅倫薩詩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②波蘭諺語:“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辈牧息佟白咦约旱穆贰睆娬{(diào)要有堅定的信念;材料②“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是講走路時要有虛心
6、求教的精神,要聽從他人指導(dǎo)。兩者孰是孰非?兩者具有很強的互補性,若將兩者結(jié)合起來,就既全面又合理。因此,可以提煉這樣的觀點:只有既有“走自己的路”的堅定信念,又有“常問路”的虛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當(dāng)然,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方法還有很多,而各種方法也并非孤立的,可能互有交叉。若在具體的審題立意過程中能靈活地綜合運用,效果則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