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電視新聞采訪技巧的探討》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電視新聞采訪技巧的探討 [摘要]:新聞采訪是電視新聞報道的一大優(yōu)勢,怎樣讓電視新聞采訪更加精彩和精準,這就對新聞采訪的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對電視新聞采訪技巧進行一些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電視新聞新聞采訪技巧探討 電視是一門綜合藝術,其組成要素有語言文字以及畫面聲音,也涉及到記者多方面的業(yè)務能力。其中新聞采訪的質量對新聞報道作品的優(yōu)劣有著直接影響。一個優(yōu)秀的采訪可以給觀眾貢獻更多準確、及時以及生動的新聞報道。通過電視屏幕,觀眾不但可以聽到采訪過程的話語交流,還可以對談話對象的面部表情以及行為舉止進行觀察,以
2、便更好地了解與掌握記者采訪意圖。對新聞記者來說,要具備一定的采訪基本功,注重運用電視新聞報道所特有的技巧進行深入和有效采訪?! ∫?、做好充足的事前準備工作 通常來說,一個好記者雖然不一定是個“專家”,但一定要是一個“雜家”。一個非常棒的現場報道要求記者務必具有廣博的知識、豐富的想象力以及開闊的視野,只有這樣才能在現場采訪的時候挑選到好的報道角度。在一些突發(fā)性事件的報道現場,要求記者在趕到現場之后,要迅速進入到角色里面,向知情人了解具體情況,對事發(fā)現場進行觀察與分析,對事件發(fā)展的情況進行一個整體了解,對可能要出現的新情況進
3、行一個大體的預測。另外,記者還要在比較短的時間里對整個報道的框架結構和主體基調進行合理構思,重點對采訪對象、現場場景進行把握,在采訪的時候如何進行開頭、結尾以及如何對采訪的進程進行掌握等。處理這些問題的重要關鍵還在于現場的記者要具備良好的新聞敏感力。以《安徽新聞聯播》為例,2009年8月8日,合肥四牌樓地下人行通道突然坍塌,造成地面馬路損毀嚴重,部分車輛掉進塌陷區(qū),市區(qū)交通嚴重堵塞。在第一時間得到消息后,《安徽新聞聯播》的文字及出鏡記者迅速到達現場。在現場被封鎖,一時間不能了解到更詳細的情況下,記者通過現場觀察塌陷狀況,采
4、訪目擊者和執(zhí)勤民警以及尋找拍攝制高點等手段,展現了塌陷現場全貌,向觀眾大致勾勒了事件發(fā)生的輪廓。在這一過程中,出鏡記者的現場表現尤其重要,通過她層層遞進的現場報道和攝像記者對現場敏銳的捕捉,以最具現場沖擊力的語言和畫面,使觀眾渴求最新鮮最生動的新聞訴求得到極大的滿足?! 《?、采訪要注意細節(jié)的控制 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自身的言談舉止和對嘉賓的態(tài)度不僅對節(jié)目效果有著一定影響,而且還對被采訪者對記者背后的媒體產生的印象和看法有著直接影響。因此,記者在采訪的時候,務必要做到禮貌提問和談話。要尊重采訪對象的風俗習慣,避免觸及對方的
5、特殊禁忌。要避免提問一些比較敏感以及涉及隱私的問題。假如必須對此方面進行詢問時,要先征求對方的意見,之后用溫和的、較易被對方接受的方法提出。在提問的時候,記者要仔細傾聽對方的回答,不要隨意打斷談話,要做到全神貫注,不東張西望和做其他小動作。同時,記者要應著重鍛煉自己的親和力與可信度,讓訪談嘉賓盡快熟悉自己,從而營造出輕松的對話氣氛。最常見的一種方法就是使用媒介。當受訪者因為種種原因不愿交談導致氣氛尷尬時,記者要盡快找尋對方興趣點,以此為媒介拉近雙方距離,營造輕松氛圍?! ∪?、有針對性的進行提問 電視新聞采訪主要是由記者出
6、境完成的,它不同于演播室里的主持人播報。在現場,記者應該用現場發(fā)生的事件、氣氛以及所見所感來感染自己,把自己的情緒調動起來,然后組織好語言把這種感受準確無誤地傳遞給觀眾。記者的表情、神態(tài)、語氣和聲調甚至現場的背景和背景音都在傳達著信息。這就要求現場記者要善于挑選以及捕捉最精彩的畫面,同時要將即時報道和即時評論結合起來,做到邊播邊評,夾敘夾議,所以這就要求記者有較強的表達能力,口齒清晰,層次分明。電視新聞采訪的一個非常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提問,提問能否獲得有效信息,直接關系到整個采訪的效果。因此現場記者通過對特定新聞人物的采訪,挖掘
7、他的內心思想,與采訪對象理性探討等,都是深化新聞內容的重要手法。比如在采制《阜陽:農村劣質奶粉何時休?》這一條稿件時,記者在對當地工商主管單位的采訪中,就目前市場上還存在劣質奶粉的問題向工商管理部門負責人進行提問,而該負責人一口咬定市場上沒有劣質奶粉出售。隨即記者拿出了自己在市場上購買到的劣質奶粉,該負責人選擇了沉默。在這個過程中,記者的提問層層深入,最終將事實呈現在觀眾面前。同時,在對受訪者進行采訪時不要直接都問完,要給受眾更多的懸念,層層深入,與受眾一起慢慢解讀,在關鍵時適當地調觀眾的胃口,達到意外的效果。對于拒絕采訪
8、者,不要氣餒,要堅持、耐心地多次主動溝通,用真誠打動和感染對方,讓對方知道你的意圖。如果不行要通過旁敲側擊間接說明事件的各個角度,整合各方觀點很容易說明問題的實質了?,F場情況、采訪對象發(fā)生變化時,要靈活多變圍繞主題提問,運用語言技巧,吸引受眾、引起共鳴,樹立起記者的良好形象。 四、營造氣氛,尊重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