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離子色譜—電化學測定環(huán)境水中的酚類物質》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離子色譜—電化學測定環(huán)境水中的酚類物質摘要:建立了離子色譜—電化學測定環(huán)境水中酚類物質的方法。本方法使用IonPacAS11和IonPacAG11,24mmol/LNaOH+20%(v/v)乙腈為流動相,以Pt為工作電極,Ag/AgC1為參比電極,0.6V直流安培檢測法。本方法對苯酚、4-甲酚、2,4-二甲酚的檢出限分別為6、3/1.5μg/L(S/N=3);在20-600μg/L范圍內具有良好的線性(r2在0.9989-0.9997之間);相對標準偏差為2.4-2.9%;生活用水加標回收率為94%-100%。關鍵詞:離子色譜;電化學;酚類物質1引言
2、酚類物質是一類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廣泛應用于煉焦、印染、造紙、塑料等工業(yè),但排放的工業(yè)廢水也是一類重要的環(huán)境污染物[1,2],其中苯酚、2,4-二甲基酚等被美國環(huán)保局(EPA)列為優(yōu)先監(jiān)測的污染物,因此必須建立快速、簡便的測定方法。本文選用了離子色譜—電化學方法測定了水中的三種酚,并將方法應用于生活用水的檢測,得到了滿意的結果。2實驗部分2.1儀器與試劑Dionex-600型離子色譜儀(美國,Dionex):四元梯度泵;ED50電化學檢測器,Pt工作電極,Ag/AgCl參比電極;Milli-QAdvantageA10超純水機(美國,Millipore)
3、;0.45μm水溶性濾膜(美國,Dionex);色譜數據采集和處理采用Chromeleon6.50色譜工作站;苯酚(分析純,杭州雙林化工試劑廠);2,4-二甲酚(分析純,美國AcrosOrgaics公司);4-甲酚(分析純,成都科龍化工試劑廠)。2.2色譜條件色譜柱為IonPacAS11(4mm×250mm)+IonPacAG11(4mm×50mm),淋洗液為24mmol/LNaOH+20%乙腈,流速為1.0mL/min,進樣體積為25μL,柱溫30℃,Pt工作電極,Ag/AgC1為參比電極,工作電壓0.6V。2.3標樣的配置稱取0.05g的苯酚、4
4、-甲酚、2,4-二甲酚,乙腈定容到50ml,得到1000mg/L的標樣,使用時,超純水稀釋即可。2.4樣品處理實際水樣經0.45μm水溶性濾膜過濾,進色譜系統(tǒng)分析。3結果與討論3.1流動相的選擇酚屬于弱酸,在堿性條件下,以陰離子形式存在,能通過陰離子交換的形式被保留,進而被流動相洗脫,因此我們選擇AS11離子交換色譜柱,以24mmol/LNaOH為淋洗液,試驗發(fā)現,4-甲酚和2,4-二甲酚存在拖尾現象(見圖1)。為了改善峰型,我們向流動相中加入了20%(v/v)的乙腈,色譜峰性得到改善(見圖2),而且出峰時間縮短,因此本實驗選擇流動相為24mmol/
5、LNaOH+20%(v/v)乙腈。www.sepu.net圖1流動相為24mmol/LNaOH圖2流動相為24mmol/LNaOH+20%乙腈(v/v)3.2電壓的選擇酚被淋洗液淋洗出色譜柱后,以R-O-的形式到達檢測器,這種離子形式在電位的作用下,也能被氧化出項氧化電流,因此可以通過電化學形式測定,本實驗考察了施加電位對峰高的影響(見圖3),從圖中可以看出,隨電壓的增大,峰高增大,但是電壓大于0.6V時,基線噪聲太大,接近0.2nA,對檢測限不利,因此本實驗選擇0.6v。圖3電位與峰高關系圖3.3方法的線性范圍、精密度和檢出限在最佳試驗條件下,配制
6、含有8種不同濃度的混合標準工作溶液,在選定的色譜條件和電位檢測波形下考察了方法的檢出限、精密度和線性范圍(結果見表1),結果表明該方法具有較低的檢出限。表1線性范圍、重現性及檢出限3.4自來水實際樣品測定在最佳條件下,測定了自來水中的酚含量,并測定了加標回收率(結果見表2)。表2自來水中酚類的含量及其回收率參考文獻:[1]LIDH,OHJR,PARKJ.Directextractionofalkylphenols,chlorophenolsandbisphenolAfromacid-di-gestedsedimentsuspensionforsimu
7、ltaneousgaschro-matographic-massspectrometricanalysis[J].JChrom-atogrA,2003,1012(2):207-214.[2]MARTNEZD,POCURULLE.MARCRM,etal.Separationofelevenpriorityphenolsbycapillaryzoneelectrophoresiswithultravioletdetection[J].JChromatogrA,1996,734(2):36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