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三論宗般若思想的主要論題之解析》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三論宗般若思想的主要論題之解析三論宗般若思想的主要論題之解析.txt37真誠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濃烈;真誠是焰火,在高處綻放才愈顯美麗;真誠是鮮花,送之于人,手有余香。三論宗般若思想的主要論題之解析廖鍾慶一、導言佛教思想傳自印度而非中國所本有,這是人盡皆知的事實。一種外來且具有深度的思想,傳入一個本身早已是高度文化發(fā)展的國家而能生根,基本上,說明了兩點重要的事實。第一,由此可看出中國文化所表現(xiàn)的高度之包容性。(注1)第二,由于佛教思想本身的復雜,從傳入至吸收、消化而生根,整個過程是一異常艱苦的奮斗。佛教思想最初是由西域間接地傳入,東漢之世,即有不
2、少大小乘佛典之譯出,此階段最為重要的人物殆為安世高與支婁迦讖。但漢代佛教思想之傳入,大體多依附道教神仙方術之說,罕為當時士人所注意及。至魏晉玄學清談大興,以此為契接之機,才將佛學真正的引入,而相應于玄學之精神的是大乘般若學。當時有所謂“格義”的方法,(注2)是用中國本有的思想與典籍(主要是老莊),此擬配合,以說佛義。經(jīng)過所謂的六家七宗,直到鳩摩羅什之廣譯般若經(jīng)論與其門下之宏揚,般若學始真正從玄學中獨立出來,換言之及推進一步說,大乘佛教思想最早為中國人具體地了解、吸收與消化的是般若學。究竟這大乘般若學主要的思想、即共基本論題是些什么呢?底下系統(tǒng)地將之
3、列述。二、因緣與無自性佛教思想中最基本的理論是“緣起”,由小乘到大乘均不能違背此理論。所謂綠起的理論,是指-切法均依因待緣而現(xiàn)起,離閡了因緣亦無所謂一切法。因緣本來各自有不同之意義,“因”是指主要的條件、有決定力的條件,“緣”是指輔助的條件。然于佛典中,因緣之使用則有廣義輿狹義之別。如《中諭?觀四諦品第二十四》云:“眾因綠生法,我說即是空?!贝酥兄耙蚓墶倍质腔\統(tǒng)地泛指一切條件而說,即取廣義。然將因緣與次第緣、緣緣、增上緣平視而當作是四緣之一,如《中論?觀因緣品第一》云:“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四緣生諸法,更無第五緣?!眲t為狹義。此層分別,不難
4、理解。緣起的理論,依般若學,可廣泛地通用到有情與器世問的,故此《十二門論》即曰:“眾緣所生法有二種:一:者內(nèi),二者外。眾緣亦有二種:一者內(nèi),二者外。外因緣者,如泥團、轉(zhuǎn)繩、陶師等和合故有瓶生。……內(nèi)因緣者,所謂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各各先因而后生。如是內(nèi)外諸法,皆從眾緣生?!保ā妒T論?觀因緣門第一》此段文明確地表示不但有情識、有生命之存在是依因待緣而現(xiàn)起,即使無情識、無生命之物亦不能例外,總起來即一切法皆因緣生。一切法皆因緣生,意即一切法是由于種種的條件和合而現(xiàn)起的。既由條件和合而現(xiàn)起,即表示一切法都不自在的,
5、也就是說一切法不能由自己來決定自己之謂。茲以《大智度論》中所舉的一例子來說明此義,因乳而有酪,但是,“乳從牛有,牛從水草有,如是無邊,皆有因緣?!保ā洞笾嵌日摗肪砹?。由此可知,順著條件系列去追溯,永不能停止,條件亦有條件之條件,無盡無邊,此即《中論》所說的“若法因待成,是法還稱待”之義(《中論?觀然可然品第十》)。一切因緣所生法既不能由自己決定自已,此即函著一切法無自性之說。所謂自性,即獨立不變之實在性。(注3)茲引《大智度論》以說明:“性名自有,不待因緣。若待因綠,則是作法,不名為性?!保ā洞笾嵌日摗肪砣唬白陨?,名本有決定實事,若性從因
6、緣和合邊生,當知未和合時則無,若先無,今從因綠和合有者,則知無性,若從因緣而生性者,性則是作法。性名不相待、不相因。常常獨有?!保ā洞笾嵌日摗肪硪话伲倪@兩段文字,足見自性與因緣生是邏輯地排斥的(注4)。主觀之我與我所對的客觀之法,假如被認為有其獨立不變之實在性,依佛家之教,則為一妄執(zhí)。既肯定一切法依因待緣而現(xiàn)起,則必須排斥有獨立不變之實我實法之存在之說,因此,不許有離因緣而獨立常住不變之自性,乃佛家之通義。由否定獨立不變之實在性故說無自性,無自性即函著無他性,因為自與他是相對待而立的,他性對他對他本身言即是自性,故對自性之否定即函看對他性之否定,
7、此即《中論》所謂的“以無自性故,他性亦復無”之義(《中論?觀因緣品第一》)。既肯定一切法皆從眾因緣生,何以故《中論?觀因緣品第一》又廣破四緣呢?其實所謂破,只是破執(zhí)著四緣有實自性,對于四緣不加以執(zhí)著,四緣如其為四緣而不加顏色,正是無自性,而亦無所破的。茲引《般若經(jīng)》與《大智度論》以明之?!督?jīng)初品》:“菩薩摩訶薩欲知諸法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學般若波羅蜜?!薄墩摗肪砣骸耙磺杏袨榉?,皆從四綠生。所謂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兴_欲知四緣自相、共相,當學般若波羅蜜。問曰:如般若波羅蜜中,四緣皆不可得,所以者何?若因中先有果,是事不然。因
8、中先無,亦不然。若先有,則無因。若先無,以何為因?若先無而有者,亦可從無因而生。復次,見果從因生,故名之為因,若先無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