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論馬克思生活哲學對費爾巴哈的超越(1)》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論馬克思生活哲學對費爾巴哈的超越(1)【內容提要】以比較生活的本質、主體、目標為具體的切入點,揭示兩種生活哲學的本質差別。文章認為,對費爾巴哈的批判,開顯出馬克思生活哲學的嶄新視閾。這是對費爾巴哈人本學的超越,實現(xiàn)了生活哲學范式和生活思維方式的根本性轉折?!娟P鍵詞】馬克思生活哲學/費爾巴哈/生活思維【正文】 費爾巴哈哲學止步處正是馬克思生活哲學的起點。馬克思的生活哲學無疑是在批判和超越費爾巴哈人本主義哲學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的。這種超越不僅體現(xiàn)在生活的本質、主體、目標等方面,更為重要的是馬克思生活哲學實現(xiàn)了話語轉
2、換、生活思維的重要轉折。本文擬就此作一對比,從而顯現(xiàn)出馬克思生活哲學的本質特征?! ∫弧∩畹囊?guī)定 馬克思和費爾巴哈的哲學都以生活作為研究對象,但他們對“生活”的理解不同。對生活本質的不同規(guī)定構成費爾巴哈與馬克思“生活哲學”不同的界域,也成為馬克思的“生活哲學”超越費爾巴哈哲學的邏輯支柱。馬克思對費爾巴哈的超越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從現(xiàn)存的生活到歷史的生活,二是從宗教生活到立足于生產活動的全面的生活 首先,費爾巴哈所理解的“生活”本質上是市民社會的生活。在費爾巴哈看來,“生活”即是利己行為以及日常
3、生活,即是對快樂與幸福的追求本身,即是享受“愛”。然而所有這一切在馬克思看來只是市民社會的生活,而不是一切社會形態(tài)的生活,尤其不是“人類社會”的生活。對此,馬克思評論說:“舊唯物主義的立腳點是市民社會,新唯物主義的立腳點則是人類社會或社會的人類?!?57)恩格斯在拿費爾巴哈的哲學與馬克思的哲學比較時也說:“根據費爾巴哈的道德論,證券交易所就是最高的道德殿堂,只要人們的投機始終都是得當?shù)?。?239) 二 生活的主體 無論是費爾巴哈還是馬克思,他們所談的生活都是指人的生活。生活的主體是人,而且
4、只能是人。這構成了費爾巴哈和馬克思生活哲學共同的出發(fā)點與關注點。然而“人”的含義,在費爾巴哈哲學的語境中與在馬克思生活哲學中卻具有完全不同的意味。費爾巴哈從“類”的角度理解人,把人理解為感性的、與他人處于感情關系中的肉體存在物;馬克思則從人的活動(馬克思早年也把人的這種活動稱作人的“類”特征)中考察人,把人和自然、人和人的關系都奠基于生產活動、實踐活動之上。這種本質的差異不僅構成費爾巴哈抽象的人本主義哲學與馬克思生活哲學不同的價值取向,而且成為后者超越前者的起點,從而實現(xiàn)了“生活哲學”的思維革命?! ≠M爾巴
5、哈在《黑格爾哲學批判》中指出,“人是作為‘類’而存在的”,在《基督教的本質》中又強調人具有類意識、類本質,從而把動物與人區(qū)別開來;在《未來哲學原理》中,他再次說人“是一種普遍的實體”,“是一個能意識到普遍性的普遍者,是自我意識的類”(206-216)。他對人的“類”本質的界定是“以自然界為出發(fā)點,并且立足于自然界的真理之上”(523)。費爾巴哈認為,他對人的類本質的規(guī)定并非空穴來風,兒是以全部近代哲學史作為依據的。 首先,他試圖批判和糾正法國18世紀唯物主義對人的看法。笛卡爾曾經說“動物是機器”,在此基礎
6、上,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認為“人是機器”。費爾巴哈認為,這只是從機器、動物和人的共同性方面來看的,沒有從它們各自的類特征去考察。因此,他首要的任務就是把人與動物劃分開來。在他看來,第一,人不僅具有受動性,更為重要的是具有主動性,而機器或動物則只是被動的;第二,人超越了機械性,是自由的,而機器則只承載著機械的必然規(guī)律。動物有感覺,但只有人才有最發(fā)達的感性,只有人才有愛的感覺。愛使人自由,人在感覺中、在愛中達到與自然的和諧或自由狀態(tài);第三,人是一種完滿的存在,人的本質具有整體性。在此基礎上,費爾巴哈甚至注意到了
7、人的活動的作用:“能夠把人從自然界抽出來嗎?不能!但直接從自然界產生的人,只是純粹自然的本質,而不是人。人是人的作品、是文化、歷史的產物。許多植物、甚至動物在人的培育下發(fā)生了如許的變化,以至在自然界根本找不到它的原形了”(247)。在這里,費爾巴哈認為,人是感性存在、理性存在與社會歷史存在的統(tǒng)一體,人的本質中包含有自然本質,但并不能歸結為自然本質。可惜的是,這種思想在費爾巴哈那里只是一種萌芽,始終未能占據主導地位,更談不上發(fā)展成為一個系統(tǒng)的理論體系。這一工作是由馬克思完成的。(轉載自zw.NSEaC.作文網
8、) 其次,他批判黑格爾哲學將“人”作為絕對理念的外化環(huán)節(jié),作為純粹的“理性人”,轉而強調人的感性屬性,反對把人當作精神實體,強調人是感性實體。他首先反對將人的肉體與靈魂分裂開來談人,強調這種分裂開來談論人“只不過是一種理論上的分割;在實踐中,在生活中,我們否定這種分割”(209),因為“人的本質是感性,而不是虛幻的抽象‘精神’”(213),“人的最內秘的本質不表現(xiàn)在‘我思故我在’的命題中,而表現(xiàn)在‘我欲故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