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事哲學philosophy of heart

心事哲學philosophy of heart

ID:25624441

大?。?7.50 KB

頁數(shù):11頁

時間:2018-11-21

心事哲學philosophy of heart_第1頁
心事哲學philosophy of heart_第2頁
心事哲學philosophy of heart_第3頁
心事哲學philosophy of heart_第4頁
心事哲學philosophy of heart_第5頁
資源描述:

《心事哲學philosophy of heart》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心事哲學PhilosophyofHeart1。心智和心事(MindandHeart)心靈(consciousness)在哲學上主要被看作是心智(mind),盡管從可能的用法上看,心智是相當廣義的,似乎可以包括許多種心理活動,但是理性思維顯然被認為是其中最主要的和最具決定性的,大概處于管理者和立法者的地位。理性之外的其它那些心理活動,就被定位為肉體性的(body)。各種感覺以及像弗洛伊德發(fā)現(xiàn)的那些非理性的、無意識的欲望和沖動,通常被認為更多地屬于肉體。Ryle曾經(jīng)在批評心身二元論時曾經(jīng)譏諷哲學在制造“機器中的幽靈”。不過最值得批評的并非那個幽靈,而

2、是在完整的心靈中顯然有一大片心田被忽視或輕視,正如我們能夠意識到的,理論不太重視人的心事(heart)。把心靈簡化為只關心知識的理性,同時把欲望簡化為肉體,這是雙重的錯誤理解,它顯然導致了對精神/情感生活的忽視。不僅在哲學里,甚至在心理學中,對精神/情感生活的理解都是非常薄弱膚淺的,盡管在實際生活中的人們都知道精神/情感生活在心靈中有著不亞于理性的重要性。現(xiàn)代知識體系對心靈的理解不僅是片面的——缺乏對精神/情感生活的理解,而且是不正確的——精神/情感生活是完整心靈的一個重要變量,在缺乏這個變量的情況下,對理性的理解,甚至對肉體欲望的理解,都會變得

3、相當可疑。有一點應該是明顯的:那些持久的、深刻的生活動力、對生活意義的體會(肯定的或否定的)、對各種價值的理解,最終都是在精神/情感生活中形成的。如果某種肉體或物質(zhì)的欲望不是同時變成一種深刻的情感動力的話,就不可能永遠被追求下去,像葛郎臺的守財奴欲望就必須被理解為深刻的精神追求(盡管是變態(tài)的),否則不能理解。情感世界由諸如熱情、愿望、夢想、感情和經(jīng)驗方式等構(gòu)成,它涉及一切事情。深刻的情感生活就是精神生活,也就是心事(heart)。在心—身的二元結(jié)構(gòu)的強迫性要求,我們就不得不把情感生活理解為類似或接近于肉體欲望的東西,這大大降低了情感的層次,可是事

4、實并非如此。與二元結(jié)構(gòu)相比,心智—心事—肉身(mind-heart-body)的三元結(jié)構(gòu)可能更有助于理解人。在中國的傳統(tǒng)概念體系里,心靈同時指心事和心智,但心事的分量更重,中國的“思”和“想”,都基于心事——“心田(上的活動)”和“用心去考慮”。西方概念體系更重視知識,所以特別發(fā)展了邏輯論證和證明、科學分析和證實、普遍原理和公理系統(tǒng)等來生產(chǎn)知識;而中國則更重視悟,所以強調(diào)曖昧的、隱喻的、濃縮的(像古典詩詞那樣要求以極簡練的語言表達最大化的意義和情景)、默會的(借用MichaelPolanyi的tacitknoind/heart)的完整故事或者說是

5、綜合文本(syntext)。西方思想以知識論為基本框架,心智的任務是獲得知識,而比知識更高的、超越了知識界限的東西就屬于宗教。在中國思想里,心智主要關心的不是屬于心智的純粹的或經(jīng)驗的知識問題,而是把心事的問題看作是心智的問題。關于心事的話語包含很強的直觀性,所謂“悟”即由心而知(knoind)里遠遠地漠視著心事(盡管也有所謂“美學”,但在結(jié)構(gòu)和研究方式上都是對知識論的模仿)。心智的哲學適合討論知識、真理和事實這個系列的問題,即所謂“是”(tobe)的問題系列。我們所以一直不能有效地討論價值、倫理和美學問題,即通常稱為“應是”(oughttobe)

6、的問題系列(不過,以倫理學句型代表價值問題并不太公正),就是因為我們以為知識論思維模式是普遍的思維模式,它也可以用來解決價值問題。當發(fā)現(xiàn)在實際上行不通,又無非得出結(jié)論說,價值問題在知識論意義上是無法解決的(從Hume發(fā)現(xiàn)“是”推不出“應是”,到Moore證明善不可定義,到),就是說,一件事情和這件事情的真理是一起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既然行為是創(chuàng)造性的,那么生活事實(即行為結(jié)果,factum)就總是暫時性的。當關于某種事實的知識投入使用就改變了原來的事實,或者說,當知識抓住生活事實時就失去了它,所以,知識是存在的一個變量,知識不僅僅是關于世界的知識(kn

7、oade-to-be而不是tobe,更需要心事哲學或“心而上學”(meta-psycology)而不是“形而上學”meta-physics的思考角度。2。另一種概念體系一種語言總需要一種作為它的詞庫的管理/生成方式的概念體系。最有效率的概念體系就是Aristotelian的種屬概念體系(非西方語言也許沒有這種概念理論,但這種概念體系卻是在語言中存在著的)。如果沒有這種概念體系就不可能清楚表達。這一點沒有疑問。不過由于人們把這種概念體系同時作為知識生產(chǎn)的組織規(guī)則,用它來規(guī)定知識部門、思想路徑和解釋方式,這樣把表達方式推廣為思想方式是否有效,則是個問

8、題。在這里我想繼續(xù)討論《一個或所有問題》中的一個基本想法:現(xiàn)在世界通用的概念體系基本上是以名詞為核心的種屬科層制度體系,也就是亞里士多德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quán)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quán)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nèi)容,確認文檔內(nèi)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nèi)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