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相似圖形能力訓練題(培優(yōu))》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應用文檔-天天文庫。
1、考點一:線段的比一.已知,求的值。二.已知,則的值分別是多少?三.已知,則四.已知求的值。五.已知,求的值。9一.已知,則的值是多少?二.若,且,則的值是多少?三.已知,求的值。()四.已知是△ABC的三邊,,且,試判斷△ABC的形狀。9考點二:黃金分割一.如圖,已知點C和點D均為線段AB的黃金分割點,CD=6,求AB。二.已知點M是線段AB的黃金分割點,且,(1)寫出線段AB,AM,BM之間的比例式。(2)如果,求AM,BM的長度。三.已知AB=10,點P和點Q是線段AB的兩個黃金分割點,則PQ的長度是多少?四.已知線段,線段是線段的比例中
2、項,且為黃金數(shù),求線段的長度。五.如圖,以長為2的線段AB為邊作正方形ABCD,取AB的中點P,連接PD,在BA的延長線上取點F,使PF=PD,以AF為邊作正方形AMEF,點M在AD上。(1)求AM,DM的長。(2)求證:(3)根據(jù)(2)的結論,你能找出圖中的黃金分割點嗎?9考點三:相似圖形性質一.在△ABC中,AC⊥BC,CD⊥AB于D,BC=4,BD=2,則AD的長度是多少?二.如圖,在△ABC中,∠ACB=90°,CD是高,若AC=12,BC=16,則AD,BD的長度是多少?三.如圖梯形ABCD中,,交于O點,AD:BC=1:9,梯形A
3、BCD的面積是50,則△AOB的面積是多少?四.如圖,E,F(xiàn)分別是矩形ABCD的邊AD,BC的中點,若矩形ABCD~矩形EABF,AB=1,求矩形ABCD的面積。五.如右圖所示,梯形ABCD中,AD∥BC,E是AB上的一點,EF∥BC,并且EF將梯形ABCD分成的兩個梯形AEFD、EBCF相似,若AD=4,BC=9,求AE:EB。9考點四:探索相似圖形條件一.如圖,CD是△ABC的斜邊AB上的高,∠BAC的平分線分別交BC,CD于點E,F求證:二.如圖,D是AB的中點,CF∥AB,請問:成立嗎?為什么?三.在直角坐標系中,已知點,過點C作直線
4、交軸于點D,使得以D,O,C為頂點的三角形與△AOB相似,求點D的坐標。四.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點C為線段AB的中點,試問:在軸上,是否存在一點P,使以P,A,C為頂點的三角形與△AOB相似,若存在,請求出坐標。9二.如圖,已知△ABC中,∠C=90度,D,E分別是AB,AC上的兩點,,試說明ED⊥AB三.如圖,矩形ABCD中,點M是BC上的一點,DE⊥AM于E,試說明:四.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已知點A(0,6),B(8,0),動點P沿A0邊從A開始向點O以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移動,點Q沿BA從點B開始向點A以2個單位長度的速度移動
5、,如果P,Q同時出發(fā),設時間為,則為何值時,以Q,A,P為頂點的三角形與△ABO相似?()9考點五:相似圖形的應用1、如圖正方形ABCD的邊長為2,AE=1,M是CB上一個動點,且CN=1,當CM為何值時△AED與以M、N、C為頂點的三角形相似?2、如圖,正方形ABCD中,,MN=1,且它的兩端在CB、CD上滑動,當△AED與以M、N、C為頂點的三角形相似時,求CM的值?3、如圖,已知△ABC中,∠A=90°,AB=4,AC=3,點E是邊AB上一動點,且EF∥BC。(1)在AB上是否存在點E運動到某一位置時,使△AEF的面積與四邊形EBCF的
6、面積相等?如果存在,求出AE的長;如果不存在,簡要說明理由。(2)在AB上是否存在點E運動到某一位置時,使△AEF的周長與四邊形EBCF的周長相等?如果存在,求出AE的長;如果不存在,簡要說明理由。94、如圖,在矩形ABCD中,AB=12,BC=6,點P沿AB邊從點A開始向點B以每秒2個單位長度的速度移動,點Q沿DA邊從點D開始向點A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移動。如果P,Q同時出發(fā),用(秒)表示移動時間()。那么:(1)當時,求△QAP的面積(2)當為何值時,以點為頂點的三角形與ΔABC相似。5、如圖所示,在ΔABC中,BA=BC=20cm,
7、AC=30cm,點P從A點出發(fā),沿著AB以每秒4cm的速度向B點運動;同時點Q從C點出發(fā),沿CA以每秒3cm的速度向A點運動,設運動時間為x。(1)當x為何值時,△PQA~△BCA?(2)當,求的值;(3)ΔAPQ能否與ΔCQB相似?若能,求出AP的長;若不能,請說明理由。96、如圖,矩形ABCD中,CH⊥BD,垂足為H,P點是AD上的一個動點(P與A、D不重合),CP與BD交于E點。已知CH=,DH∶CD=5∶13,設AP=,四邊形ABEP的面積為。(1)求BD的長;(2)用含的代數(shù)式表示。7.如圖,矩形ABCD中,AD=3,AB=()動點
8、M,N同時從點B出發(fā),分別沿BA,BC方向運動,速度是1cm/s,過M作垂線交AN于P,CD于Q,當點N到達C時,點M也隨之停止,設運動時間為,(1)若時,求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