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內與種間關系1

種內與種間關系1

ID:27687788

大?。?.15 MB

頁數(shù):31頁

時間:2018-12-05

種內與種間關系1_第1頁
種內與種間關系1_第2頁
種內與種間關系1_第3頁
種內與種間關系1_第4頁
種內與種間關系1_第5頁
資源描述:

《種內與種間關系1》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第七章種內與種間關系一、種內競爭1,密度效應1)最后產量衡值法則(lawofconstantfinalyield)不管初始播種密度如何,在一定范圍內,當條件相同時,植物的最后產量差不多總是一樣的。最后產量衡值法則可表示為:Y=×d=Ki其中:表示植物個體平均重量;d為密度;Y為單位面積產量;Ki是一常數(shù)。2)–3/2自疏法則該法則可用下式表示:=C×d-3/2兩邊取對數(shù)得:lg=lgC–3/2lgd表示植物個體平均重量;d為密度;C是一常數(shù)2,動物的婚配制度1)婚配制度的定義和進化婚配制度是指種群內婚配的種種類型,包括配偶的數(shù)目,配偶持續(xù)時間,以及對后代的撫育等。高等動物最常見的婚配制度是一雄

2、多雌制,而一雄一雌的單配偶制則是由原始的一雄多雌的多配偶制進化而來的。美國生態(tài)學家Wilson認為:2)婚配制度的類型單配制(monogamy)多配制一雄多雌制(polygamy)一雌多雄(polyandry)3)決定婚配制度類型的環(huán)境因素資源的分布是決定動物婚配制度的主要生態(tài)因素,尤其是食物和營巢地在空間和時間上的分布情況。3,領域性和社會等級領域(territory)是指由個體、家庭或其它社群單位所占據(jù)的,并積極保衛(wèi)不讓同種其它成員侵入的空間。以威脅、直接進攻驅趕入侵者等,稱為領域行為。具領域性(territoriality)的種類在脊椎動物中最多,尤其是鳥獸。特點:領域面積隨其占有者的體

3、重而擴大。領域面積受食物品質的影響領域面積和行為往往隨生活史,尤其是繁殖節(jié)律而變化。社會等級(socialhierarchy)是指動物種群中各個動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順序的等級現(xiàn)象。等級形成的基礎是支配行為,或稱支配-從屬關系。社會等級的優(yōu)越性包括優(yōu)勢個體在食物、棲所、配偶選擇中均有優(yōu)先權。領域性和社會等級是兩類重要的社會性行為,與種群調節(jié)有密切聯(lián)系。4,他感作用通常指一種植物通過向體外分泌代謝過程中的化學物質,對其它植物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二、種間關系1,競爭關系是指兩物種或更多物種共同利用同樣的有限資源時而產生的相互競爭作用。1)競爭排斥原理(Principleofcompetitiveex

4、clusion)在一個穩(wěn)定的環(huán)境內,兩個以上受資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資源利用方式的種,不能長期共存在一起,也即完全的競爭者不能共存。利用性競爭干擾性競爭2)競爭的類型競爭結果的不對稱性是種間競爭的一個共同特點。3)競爭模型——Lotka-Volterra模型式中:α是種2的一個個體對種1的阻礙系數(shù)(競爭系數(shù))β是種1的一個個體對種2的阻礙系數(shù)兩物種的競爭結局從理論上講可有以下三種:(1)種1勝而種2被排除;(2)種2勝而種1被排除;(3)兩種共存。N1取勝,N2滅亡(b)N2取勝,N1滅亡(c)不穩(wěn)定共存(兩種都有可能取勝)(d)穩(wěn)定的平衡(兩種共存)4)生態(tài)位(niche)理論生態(tài)位(nic

5、he):指物種在生物群落或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占據(jù)的地位和角色。棲息地(habitat):有機體所處的物理環(huán)境。棲息地一般包括許多生態(tài)位并支持許多物種。由Grinell在1917年最早提出,Elton在1927年再定義,Hutchinson提出n-維生態(tài)位的概念生態(tài)位空間(nichespace)Hutchinson(1958)提出影響有機體的每個條件,和有機體能夠利用的每個資源都可以被認為是一個軸或維(dimension),在此軸或維上,可以定義有機體將出現(xiàn)的一個范圍。同時考慮一系列這樣的維,就可以得到有機體生態(tài)位的一個增強了的定義圖,稱為生態(tài)位空間?;A生態(tài)位:物種能夠棲息的理論上的最大空間。實際生態(tài)

6、位:物種能夠占據(jù)的生態(tài)位空間。(由競爭和捕食脅迫造成,互利共生可擴大實際生態(tài)位)。5)生態(tài)位分化三個共存物種的資源利用曲線。(a)圖生態(tài)位狹,相互重疊少;(b)圖生態(tài)位寬,相互重疊多。d為曲線峰值間的距離,w為曲線的標準差6)競爭釋放和性狀替換競爭釋放:在缺乏競爭者時,物種擴張其實際生態(tài)位的現(xiàn)象。性狀替換:生態(tài)位收縮導致形態(tài)性狀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2,捕食作用捕食(predation):一種生物攝取其它種生物個體的全部或部分為食。前者稱為捕食者(predator),后者稱為獵物或被食者(prey)。食草動物(herbivores)食肉動物(carnivores)雜食動物(omnivores)單食者

7、寡食者廣食者(1)捕食者與獵物的協(xié)同進化協(xié)同進化(coevolution)一個物種的性狀作為對另一物種性狀的反應而進化,而后一物種的這一性狀本身又是作為對前一物種性狀的反應而進化的。捕食者與獵物協(xié)同進化的結果常常是使有害的“負作用”減弱。(2)獵物—捕食者的簡單模型該方程是以第二和第三營養(yǎng)級,特別是小型動物捕食關系為基礎的。式中:N是獵物密度;a是獵物的內稟增長率;α為獵物與捕食者相遇被吃掉的幾率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