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溫針灸治療氣虛血瘀型中風后遺癥的臨床效果研究》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溫針灸治療氣虛血瘀型中風后遺癥的臨床效果研究鄧樹峰(廣西省百色市右江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針灸科廣西百色533000)【摘要】目的:研究溫針灸治療氣虛血瘀型中風后遺癥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木院收治的中風后遺癥病例90例,經(jīng)采用中醫(yī)辨證論治均屬于氣虛血瘀型中風后遺癥康復病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5例,其中對照組選用針灸治療,觀察組選用溫針灸治療,研究兩組療效差異性。結果:經(jīng)過每周一療程的4個療程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病殘程度及肌力評估等方面分析,比較臨床治療總有效率,觀察組(91.11%)高于對照組(84.44
2、%),兩組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性意義(χ2=11.06,P<0.05)o結論:溫針灸治療氣虛血瘀型中風后遺癥的臨床效果顯著,優(yōu)于單純針灸治療的臨床效果,為提高臨床治療氣虛血瘀型中風后遺癥病例的療效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方法?!娟P鍵詞】中風后遺癥;氣虛血瘀型;溫針灸【中圖分類號】R2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1752(2016)04-0318-02中風是受氣血逆亂,產(chǎn)牛風、火、痰、瘀阻塞,導致腦脈絡痹阻或血溢腦脈之外所造成的突然昏仆,口舌歪斜,半身不遂或偏癱麻木等癥狀的一類中老年的常見病
3、[1]。常具有發(fā)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及復發(fā)率高等臨床急性特點。由于中風后康復具有長期性,中風導致的后遺癥肓接影響患者的日常牛活質(zhì)量。木院采用溫針灸治療氣虛血瘀型中風后遺癥取得滿意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木院收治的中風后遺癥病例90例,勢48例,女42例,年齡(52?72)歲,平均年齡(62±6.5)歲;病程(3?7)年,平均病程(4.5±2.5)年;經(jīng)選用腦部CT及MRI確診為腦血栓42例,腦出血39例,腦梗死9例,
4、臨床癥候表現(xiàn)為肢體功能障礙,活動受限,口舌歪斜,無活動性出血傾向,肝腎功能正常,能接受針灸治療等,符合腦血管疾病診斷標準⑵。1.2辨證論治本文收治的90例中風后遺癥患者突然昏仆,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偏身麻木,面色胱白,氣短乏力,舌質(zhì)暗淡,舌苔薄白,脈沉細。該癥狀符合中醫(yī)辯證的氣虛血瘀型中風后遺癥,臨床治法選擇為益氣活血,扶正祛邪,治療以輔助中風病例康復,使中風后遺癥癥狀得以改善。1.3治療方法依據(jù)中醫(yī)辨證施治,隨機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5例,其中對照組選用針灸治療,臉穴選取患側(cè)風池穴,手三里、曲池、合谷
5、、外關、中渚、承扶、足三里、昆侖、丘墟及血海等隨證加減針灸,留針30min,每周為一療程,間隔休息一天后,繼續(xù)下1療程,針灸4個療程后對比評價臨床治療效果。觀察組選用溫針灸治療,即選用針灸與艾灸相結合,選穴同對照組,針灸得氣后留針過程中,將艾團捻裹于針柄上點燃,通過針體將熱力傳入穴位起到進一步溫通經(jīng)脈、行氣活血,扶正祛邪通絡阻痹的作用[3]。1.4療效評價依據(jù)中風后遺癥康復后改善臨床癥狀評價標準[4],療效指標分為①顯效:臨床癥狀得到顯著改善、體征明顯好轉(zhuǎn),思維意識清處,語言表達及四肢功能活動恢復較好,生活
6、基本能自理;②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有所改善但不明顯,思維較清楚,語言及四肢功能有所好轉(zhuǎn);③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變化其至加重現(xiàn)象。1.5統(tǒng)計學方法本文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5.0分析,組間比較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性統(tǒng)計學意義。2.結果本文90例中風后遺癥患者通過采用不同針灸治療方法,依據(jù)臨床評價標準,對比分析兩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見表1,其中觀察組91.11%,對照組84.44%,兩組療效比較PV0.05,χ2=11.06,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性意義。兩組療效分析見表。3?討論
7、伴隨社會進步,生活條件的改善,認為年均壽命延長,社會老齡化問題也隨之加劇,中老年人常見病之一的腦血管疾病也日益增多?,F(xiàn)代醫(yī)學認為血管疾病形成因素主要是生活條件的改善,高脂蛋白的食物攝食過多,同時老年人身體機能的退化,而口活動量減少,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病率增多,并發(fā)后遺癥康復周期長,臨床治療效果不明顯。另外患者因腦動脈粥樣硬化,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阻力增大,使血管,管腔狹窄或閉塞,進一步導致局部腦組織缺血,缺氧而發(fā)生腦梗塞,或因腦動脈硬化腦血管彈性降低,使承壓能力下降,當血壓異常搏動時,腦血管破裂引起出血。腦
8、血管疾病歸屬于中醫(yī)學的中風范疇,發(fā)生病機是由“虛、痰、瘀”所致,本虛而標實。年高積損、臟腑功能虛衰,痰濕內(nèi)生,上蒙清竅,氣血阻滯,脈絡閉阻或血不循經(jīng),離經(jīng)之血,蒙閉清竅導致筋脈失養(yǎng),肌滕不用所形成肢體偏癱,口舌歪斜,半身麻木等體征。治療以《素問?生氣通天論》曰據(jù)此取陽經(jīng)穴位,即取調(diào)理陽氣,以柔養(yǎng)筋脈之作用,H陽經(jīng)穴位多氣多血,陽明經(jīng)氣血通暢,正氣得以輔助,機體功能逐漸恢復,正合“治痿獨取陽明”之意。諸穴合用,共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