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關于提問的“提問”》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學術(shù)論文-天天文庫。
1、關于提問的“提問” 摘要:問題設計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有效的提問可以使教學事半功倍,那么,教師該怎樣提問呢? 關鍵詞:課堂提問;提問藝術(shù);高效課堂 課堂提問是小學數(shù)學課堂的一種主要教學形式,也是教師的一種教學手段。如果說“問題是數(shù)學的心臟”,那么我覺得“提問便是數(shù)學課堂的心臟”。問題設計的恰當與否將直接影響到教學目標的達成、重難點的突破以及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zhì)的提高。而精心設計、準確恰當?shù)奶釂柾苡行У卮龠M學生的思維,把數(shù)學知識轉(zhuǎn)化成一種數(shù)學能力,進而提高課堂效率,為學生的后繼學習打下基礎?! 】?/p>
2、是不難發(fā)現(xiàn),課堂上簡單隨意重復的提問層出不窮,提問過后,學生的思考空間嚴重不足,導致優(yōu)生的思維代替全班的思維;高年級,特別是六年級,課堂中教師的聲音漸漸覆蓋整個課堂,零零星星的學生回答中也有大部分是齊聲做答。為了能夠及時完成當堂課的短期教學目標,教師往往把一個問題抽絲剝繭般拆成幾個瑣碎的小問題,牽著學生的鼻子走,讓學生失去了思考和探索的空間,逐漸丟失了思考的積極性,上課舉手的學生也越來越少,影響到了反饋的及時和全面,大大降低了課堂的效率?! ≌n堂提問是有效教學的核心,因此,只有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才能提高課堂效
3、率,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那么,課堂提問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提問要有明確的目的7 課堂提問總是在一定的目的支配下進行的,教師應根據(jù)不同的目標設計相應問題,讓問題為課堂教學內(nèi)容服務,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通過這一問題要解決什么,達到什么目的,可能出現(xiàn)怎樣的回答等,教師必須心中有數(shù)。而漫無目的的盲目提問會讓學生感到不著邊際和無所適從,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更有可能起到反作用?! ☆}目:植樹節(jié),同學們?nèi)ピ詷?,每?米栽一棵,當栽到第11棵時,發(fā)現(xiàn)樹苗不夠,于是改為每隔4米栽一棵?! √釂枺喝绻闶瞧渲幸粏T,你會
4、怎么做? 學生從怎樣求兩個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到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一下子沒回過味來,于是就出現(xiàn)了各種應付的策略?! ∩?:我會全拔了重新栽?! ∩?:我會再去買樹苗?! ∩?:打電話讓家長買了送來。 …… 學生基于生活經(jīng)驗的各種回答漸漸偏離了我的教學目的,于是我馬上調(diào)整問題:為了節(jié)省時間,不白費力氣,在拔樹之前,你能不能結(jié)合今天所學的知識給栽樹的同學提些建議呢? 這樣提問既明確又問在關鍵處,學生的思維又被我拉回了課堂,緊緊圍繞著我的教學目的展開了思考。 二、提問要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7 《圓柱的體積》一
5、直是六年級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教得習以為常,學生學得理所當然。往往是先復習圓的面積,再復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接著出示圓柱的直觀圖,提問:這個物體的體積你會求嗎?想不想知道圓柱的體積怎樣計算?進而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 ∵@樣的教學往往是教師建立在自己的主觀意愿上的,很少考慮到學生的需求,尤其到了高年級,這種現(xiàn)象更為嚴重。僅從知識的傳授、技能的掌握來看,這樣的課也能達成教學目標,但是從學生思維的參與度和主動性來看,無疑是低效的。心理學認為,內(nèi)發(fā)性的動機很重要,而內(nèi)發(fā)性動機的中心是“興
6、趣”。興趣是推動學生思維的巨大動力,如果教師設計的問題能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化被動為主動,便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纾晃唤處熢诮虒W《圓柱的體積》時這樣教學: 師(出示一個圓柱形小鐵塊):你能想辦法求出它的體積嗎? 生1:把它熔鑄成長方體,測量出長、寬、高,然后用長方體的體積公式求。 生2:在一個長方體透明容器里放點水,然后把這個圓柱完全放入水中,上升的水的體積就是圓柱的體積。 師:同學們剛才所想到的方法都可行,都能夠間接地求出圓柱的體積?! 煟ǔ鍪玖_馬柱的圖片):看,這是建筑中常見的羅馬柱。
7、如果你是一名工程隊的預算員,知道“每立方米羅馬柱大約需要混凝土2噸”,你能求出這根羅馬柱大約需要混凝土多少噸嗎? 生:要知道羅馬柱的體積就能求?! 煟哼€能像剛才那樣求它的體積嗎? 生:不能!因為羅馬柱不方便浸沒在水里。7 師:看來我們需要一個―― 生齊聲響應: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 這里教師設計的問題“求羅馬柱大約需要混凝土多少噸”,把“圓柱的體積”這一教學內(nèi)容轉(zhuǎn)化成了由學生自己提出來要學習的內(nèi)容,而不是教師要學生學的,激發(fā)了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其生疑、解疑,在這樣一個自發(fā)性的學習動機面前,學生
8、的積極性和思維參與度要高于前一個教學設計?! ∪?、提問要能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 還是《圓柱的體積》一課,在引導學生比較拼成的近似長方體與原來的圓柱有什么關系的時候,教師往往為了節(jié)省時間而設計這樣的提問來直奔主題:拼成的近似長方體與原來的圓柱相比,體積有沒有變?近似長方體的底面積等于圓柱的什么?近似長方體的高等于圓柱的什么?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那么圓柱的體積等于什么? 這樣的課堂提問往往出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