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在苯酚教學中運用“學案導學”模式的實踐體會》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在苯酚教學中運用“學案導學”模式的實踐體會 摘要:“學案導學”作為一種新型教育模式,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教師為教學主導,學生為學習主體,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其能實現(xiàn)由教到學的轉變,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和師生合作、平等交流,使學生最大限度參與課堂教學,而教師能更好地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文以蘇教版《苯酚》的教學為例,談如何以“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 £P鍵詞:苯酚教學學案導學實踐體會 “學案導學”指一種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學生根據(jù)教師設計的學案認真閱讀教材,了解教材內容,然后根據(jù)學案要求完成相關內容。筆者編寫了
2、苯酚的導學案,并應用于實際教學中。在此談談我的想法,與各位同仁共勉。4 首先,在《苯酚》教學中要求學生通過探究實驗,掌握苯酚的主要化學性質,并掌握一定的實驗技能技巧。首先讓學生通過分析苯酚的結構,聯(lián)系相關有機化合物知識大膽假設苯酚可能的化學性質,再通過實驗驗證自己的結論是否正確,并給出相應的解釋,實驗驗證后再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繼續(xù)探究并分析可能原因,從而得出新結論,提高培養(yǎng)學生實驗、分析和歸納問題的能力。經過探究苯酚是否有酸性及酸性強弱;能否與鈉反應并與乙醇、水比較;它和苯有無相似之處,與溴怎么反應等實驗后,提出新的問題,如探究苯酚與溴的反應類型,學生經歷了多次實踐活動后,不僅實
3、踐能力明顯提高,且學習興趣得到了激發(fā),能比較好地掌握苯酚的性質。但是本節(jié)探究實驗課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1)很多學生的動手能力有待提高,基礎操作不熟練,今后教學中需要加強對學生動手操作指導。(2)本節(jié)以學生實驗為主,課堂時間有限,知識點傳授變少,教學任務很緊張。(3)部分基礎薄弱的學生交流意識不強,討論環(huán)節(jié)只是聽眾,沒有主動探究思考?! √骄繉嶒炛?,我對苯酚易溶于有機溶劑的實驗進行了修改,教材上使用的是苯,考慮到苯的毒性我改成了乙醇。苯酚鈉與CO■的反應產物分析時,為了進一步說明生成NaHCO■而非Na■CO■,補充了苯酚與Na■CO■溶液的反應,使學生認識到苯酚與Na■C
4、O■不共存,加深對生成產物的理解。比較醇羥基與酚羥基的電離程度,驗證苯酚的弱酸性時,對于苯酚、水、無水乙醇和Na反應實驗,我認為理論上分析得出結論就可以了。因為水、無水乙醇是純凈物,而苯酚澄清液是混合物,其中有大量水,難以從實驗現(xiàn)象中比較。若采用純苯酚,常溫是晶體,加熱變成液體后與鈉反應,加熱條件下難以比較與鈉反應的快慢。 總體實驗效果是令人滿意的,但是一些細小的地方還有遺憾,如苯酚和濃溴水反應,苯酚與溴水反應實驗時苯酚的溶液應該是極稀的,溴水的濃度要高一些,當出現(xiàn)白色沉淀時立即停止加入溴水。上課時考慮到濃溴水的揮發(fā)性,我沒有讓學生動手操作,而是做了演示實驗,當時是直接在稀苯
5、酚中滴加濃溴水。因為滴入過量的濃溴水,多余的溴水會溶進三溴苯酚中并與之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黃色的2,4,4,6一四溴環(huán)己二烯酮沉淀。另外溴水本身的顏色是黃色的,所以如滴入過量溴水,沉4淀就是黃色的而不是白色的。雖然上課時實驗還是很成功的,看到了白色沉淀,但滴加的量很難控制,實驗成功不是必然的,如果把實驗操作改成:“在少量濃溴水中滴加1、2滴苯酚稀溶液,充分振蕩,靜置。”效果應該更好。再如苯酚和FeCl■溶液的反應是一個很靈敏的反應,學生操作時由于加試劑過量,可能觀察到的不是紫色而是黑色或藍色,當時我只是簡單地拿了一組很成功的紫色給全班看說:“應該是這樣的顏色?!备玫奶幚矸椒☉?/p>
6、是倒去一些試液,再加入水,即可以看到完美的紫色,更可以說明FeCl■溶液與苯酚顯色反應的靈敏性。 設計《苯酚》學案中我遵循的基本原則是:通過有梯度地設置學習問題,讓學生沿著“自己能解決的問題――通過點撥討論能解決的問題――師生共同探討能解決的問題”這個路徑循序漸進地探究。 一、學生自己能解決的問題 酚類的結構和苯酚的部分物理性質這些知識較為簡單,學生完全可以通過閱讀教材自學掌握,可引導學生自學并進行知識整理。苯酚的溶解性問題則通過簡單的課堂實驗得到解決,學生可以自主梳理。在每個引導問題下,有具體指導學生回答問題的填空題,方便學生自學?! 《?、通過點撥討論能解決的問題4
7、如推測苯酚的化學性質,教學大綱要求學生掌握苯酚結構,并從其結構出發(fā),分析、解釋苯酚的化學性質。通過對比苯酚與乙醇的結構特點,比較苯酚與乙醇分別跟鈉反應的快慢,得出羥基活性的比較;通過對比苯酚與苯的結構特點,比較苯酚與苯分別跟溴反應的條件不同、取代H個數(shù)的不同,從而比較苯酚與苯的取代反應,得出苯環(huán)上氫原子活性的不同,并最終歸納出不同基團間的相互影響?! ∪?、師生共同探討能解決的問題 苯酚與碳酸酸性強弱的比較是本節(jié)的重點內容,也是??键c之一。我將其設計成開放式實驗探究,讓學生思考并提出實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