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2017年上海楊浦區(qū)初三一模語文試題(附答案)》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2017年楊浦區(qū)初三一模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共40分)(一)默寫(15分)1、昨夜江邊春水生,O(《觀書有感(其二)》)2、,五十弦翻塞外聲。(《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3、,雪盡馬蹄輕。(《觀獵》)4、六十而耳順,,O(《孔孟論學》)5、若夫日出而林霏開,Q(《醉翁亭記》)(二)閱讀下面的詞,完成6-7題(4分)江城子?密州出獵(宋)蘇軾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6、詞中的“卷”字,既寫出了出獵場面的,更表現(xiàn)了出獵
2、者的精神面貌。(2分)7、下列對這首詞理解恰當?shù)囊豁検牵ǎ?分)A.本詞開篇“聊”“狂”兩字,雖隱有怨憤之情,但更多見作者豪邁氣概。B.本詞中詞人以孫權、馮唐自比,表達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強烈愿望。C.本詞結句卒章顯志,傳神描繪了作者馳騁于沙場,為國殺敵的英雄形象。D.本詞表面寫的是一次秋獵,實則表達了詞人報效國家的志向和豪邁氣概。(三)閱讀下文完成8-10題(9分)黔之驢①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⒁娭?,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②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逓;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
3、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⒁蛳玻嬛唬骸凹贾勾硕?!”因跳踉大嘯,斷其喉,盡其肉,乃去。8、本文作者是代箸名文學家。(2分)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稍出近之,憋憋然莫相知。10、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A.第①段交代了黔Z驢的由來及虎初見驢時的反應。B.第②段描繪了虎懼驢、察驢、戲驢、吃驢的經過。C.標題直指寫作意圖,諷刺了外強屮干的上層人物。D.本文啟示我們要有真才實學,否則必將陷入困境。(四)閱讀下文,完成11-14題(12分)孫子荊與王武子孫子荊年少時欲隱,語王武子:“當枕石漱流”,誤曰:“漱石枕流?!蓖?/p>
4、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孫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礪其齒?!睂O子荊以有才,少所推服,唯雅①敬王武子。武子喪時名士無不至者。子荊后來,臨尸■慟哭,賓客莫不垂涕。哭畢,向床曰:“卿常好我作驢鳴,今我為卿作?!斌w②似真聲,賓■客皆笑。孫舉頭曰:“使君輩存,令此人死!”。【注釋】①雅:向來。②體:貼近。11、解釋下列加點字(4分)(1)臨尸慟哭臨()(2)卿常好我作驢鳴好()12、下列對“使君輩存,令此人死!”的翻譯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分)A.(上天)讓你們這些人活著,卻讓王武子這樣的人死了!B.(上天)假使讓你們這些人活著,就要讓(王武子)這樣的人死了!C.
5、(上天)讓君子們活著,讓發(fā)笑的人去死!D.(上天)假使讓君子們活著,就讓發(fā)笑的人去死吧!13、“賓客皆笑”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3分)14、下列和孫子荊形象不符的一項是()(2分)A.有情義B.有才華C.有膽識D.有智慧二、現(xiàn)代文閱讀(40分)(一)閱讀下文,完成15-19題(18分)“孝”迎新春廖廓①春節(jié)就要到了,一些城市的社區(qū)干部像往年一樣,帶著年貨和慰問金給“空巢”老人拜年,向親友、鄰里發(fā)出感恩短信和敬老倡議,增進代際情感,弘揚慈孝文化,共建和諧社區(qū)。這讓我們感受到了孝敬老人的濃厚氛國。②“孝以德為本,百善孝為先”孝敬老人是中華名族的傳統(tǒng)美德。歷史上,木蘭代父從軍
6、,黃香扇枕溫席、王祥臥冰求鯉等孝敬老人的佳話傳頌至今。③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目前,我國65歲以上老人總數(shù)已經過億,是不容忽視的龐大群體。把孝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時代特點相結合,是緩解人口老齡化壓力的重要舉措。我們還應看到,隨著社會的轉型、競爭的加劇和人際關系的疏離,一些地方孝親敬老風氣日益淡薄,養(yǎng)老孝老情況不容樂觀:有的家庭子女雖多,老人依然生活困難;有些空巢老人形單影只,寂寞無助。這是我們不能不重視的問題。提倡孝敬老人,對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公民道德水準,意義重大。④孝敬老人,基礎在養(yǎng),重點在敬。養(yǎng)是物質上的保障,敬是精神上的慰藉,養(yǎng)敬兼?zhèn)洌钦嬲男⒌馈?/p>
7、孔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先哲的教誨,道出了“敬”之于“人”的重要性。敬是一種親情,一種春戀,一種溫馨,一種精神上的關懷。老人們需要精神上的關愛,不僅在于他們作為“人”而需要關懷,更在于他們因步入晚年而在心理上有更多的精神渴望。人到老年,既是思想上最成熟的時候,也是心理上最脆弱的時候:既有榮譽感,也容易有自卑感;既有寧靜感,也容易有孤獨感;既有戀子之情,也容易有厭世之心。在這種情況下,比衣食住行更重要的是精神的慰藉。對此,我們應予以足夠的重視。⑤歌德說:“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币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