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御選唐宋詩醇》大量征引《杜詩說》原因研究》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御選唐宋詩醇》大量征引《杜詩說》原因研究摘要:該文從四個方面,用了大量的實例分析了黃生《杜詩說》被《御選唐宋詩醇》大量征引的原因,肯定了黃生《杜詩說》的成就。關鍵詞:《杜詩說》《御選唐宋詩醇》原因分析★基金項目:安徽省省級優(yōu)秀青年人才基金項目資助,項目號:2010SQRW123《杜詩說》是明清之際的皖南布衣詩人、學者、文論家黃生研究杜詩的選注本,收錄了六百余首杜詩,共十二卷。其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在友朋的資助下刻印成書。《杜詩說》一經(jīng)刊行,就引起了時人的重視,不僅被仇兆鰲的《杜詩詳注》
2、、李文煒的《杜律通解》、浦起龍的《讀杜心解》等多處征引,連乾隆時期編纂的《御選唐宋詩醇》也在其中征引了四十余處。經(jīng)作者統(tǒng)計,《御選唐宋詩醇》中征引較多的杜詩研究者有仇兆鰲、王嗣?、浦起龍、朱鶴齡、李因篤、沈德潛等,這其中多為注杜的名家,而黃生作為一介布衣,偏居皖南,卻與諸位大家同列,不能不引起作者的思考。細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一、黃生的注杜原則符合其選擇標準《御選唐宋詩醇》對注評的選擇標準已在其序中明確指出:“杜甫源出于《國風》、二雅,而性情真摯,亦為唐人第一……然詩三百篇,尼山所定,其論
3、詩一則謂歸于溫柔敦厚,一則謂可以興觀群怨?!盵4]肯定的是杜詩的“溫柔敦厚”、“忠孝大義”,忽視其中的諷刺。而黃生注杜的主導思想,即如其在《杜詩概說》中所說:“杜公屢上不第,卒以獻賦受明皇特達之知,故感慕終身不替。雖前后鋪陳時事,無所不備,于其君荒淫失國,惟痛之而不忍譏之。此臣子之禮也。乃說者不得公心,影響傅會,輒云有所譏切,此注杜大頭腦差失處。妄筆流傳,杜公之目將不暝于地下矣?!盵1]為《杜詩說》定了基調(diào),肯定了杜甫的“一飯不忘君”的忠君思想,在其評注杜詩時也是把握了這一原則,如評《曲江對雨》
4、:"公感玄宗知遇,詩中每每見之。五六指南內(nèi)之事,X之也……本詩人之忠厚,法宣圣之微(征)詞,豈古今抽黃?白之士所敢望哉!”[1]此就是一例??疾禳S生注杜,雖也偶涉譏刺說,但總體較為溫和。如其評《冬日洛城北謁玄元皇帝廟》:“時明皇巡游無度,故以虞舜、周穆反正為比今明皇亦為奸臣所蔽,遺棄賢才,故以為喻。讀末四句,意益顯矣。'黃鵠',喻君子;'隨陽雁',喻小人。君子無路上進,而君側小人但為身謀,不為國計,時事可知。此識者之隱憂也?!盵1]而這恰好符合了《御選唐宋詩醇》的選擇標準。二、黃生研究杜詩的深入
5、持久和感同身受要做到對杜詩詩意的正確闡發(fā),首先要熟悉杜詩,對杜詩研究始終保持興趣和熱情,清代的杜詩研究者們都用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如錢謙益耗費了大半生的時間和精力于《錢注杜詩》,仇兆鰲的《杜詩詳注》研究則用了二十二年之久。黃生也同樣始終關注杜詩,其在《杜詩概說》中說道:“讀唐詩,一讀了然,再過亦無異解。惟讀杜詩,屢進屢得,足驗公造境迥絕諸賢,淺衷膚學,未易遽窺堂奧。前人率筆注杜,多為來者笑端;今茲鄙說,豈敢自矜無漏。第公心神所在,妄意窺見一斑,支離穿穴之病,吾知免矣?!盵1]在《杜詩說序》中還說
6、道:“不慧出入杜詩,余三十年,不敢復為之說?!盵1]介紹了自己用三十多年的時間來研究杜詩,以'‘期于杜公之志無憾而后即安”的杜詩研究經(jīng)歷。其間他的生活境遇也是一波三折,經(jīng)歷過外出謀生,旅食于人,也遇到過兵災人禍,困頓生活,甚至山河易代,這些與杜甫相似的顛沛流離的生活體驗,無疑都加深了黃生對杜詩的認識。如其評《喜達行在所》(其二):“前敘賊中脫走事,后敘喜達行在意。無夕不然曰夕,已經(jīng)改歲曰春。四寫冒險脫走,語簡而意透,然不得上句,亦托不出。'間道暫時人',意中必死;'書到汝為人',意外幸生。皆善述
7、離亂之苦者。七八真情實語,亦寫得出,說得透,從五六讀下,則知其悲其喜。不在一己之死生,而關宗社之大計。此章若答所親之語?!盵1]將詩人亂世流離之心態(tài)分析得絲絲入扣。三、闡釋方法較為全面,穿鑿之處較少正確的方法是逆杜之意的保證,清代的許多杜詩研究者都有著自己的闡釋方法,如汪澈在《知本堂讀杜》自序中提到的讀杜之法:"必全首一氣讀之,一題數(shù)首一氣讀之,全部一氣讀之,乃可得作者之本旨?!盵2]強調(diào)對杜詩的全面解讀;吳興祚在《杜詩論文序》中提到的方法則是:“不強杜以從我,而舉杜以還杜?!盵2]指出解杜重在
8、用杜詩來還原作者的本意。吳見思的《杜詩論文?總論》則說:“杜詩而曰論文,止就其文意稍加衍釋,校之鉤深鑿空者,庶明白易簡焉?!盵2]強調(diào)用解文的方式來闡釋詩意,但似易陷入穿鑿的危險。浦起龍更是提出"吾讀杜十年,索杜于杜,弗得;索杜于百氏詮釋之杜,愈益弗得;既乃攝吾心之心印杜之心,吾之心悶悶然而往,杜之心活活然而來,邂逅于無何有之鄉(xiāng),而吾之解出焉……吾還杜以詩,吾還杜之詩以心?!盵3]強調(diào)不人云亦云,此言甚佳,但用己心去還杜,似太冒險。黃生說過:“竊怪后之說詩者,不能通知作者之志,其為評論注釋,非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