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水稻品種sd抗褐飛虱的遺傳分析及初步定位》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萬方數據SichUanAgricUItUraIUniversityMasterDisertrionGeneticanalysisandmappingofbrownplanthopperresistanceinricevarietySDCANDIDATE:lunHuangDIRECTEDBY:MojuCaoGuangjMRRenMAJOR:BiochemistryandMolecularBiologyRESSEARCHAREA:PlantMolecularBiologyJUNE2014萬方數據論文獨創(chuàng)性聲明fIIHIII
2、IIIIIIIIIIU}J0120843本人鄭重聲明:所呈交的學位論文是我個人在導師指導下進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盡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別加以標注和致謝的地方外,學位論文中不包含其他個人或集體已經發(fā)表或撰寫過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為獲得四川農業(yè)大學或其它教育機構的學位或證書所使用過的材料。與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對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貢獻均已在論文中作了明確的說明并表示了謝意。研究生簽名:節(jié)、/{美≯0}午年6FJJ2.H關于論文使用授權的聲明本人完全了解四川農業(yè)大學有關保留、使用學位論文的規(guī)定,即:學校有權保留并向國家有關部門或
3、機構送交論文的復印件和電子版,允許論文被查閱和借閱,可以采用影印、縮印或掃描等復制手段保存、匯編學位論文。同意四川農業(yè)大學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體上發(fā)表、傳播學位論文的全部或部分內容?;乇菊撐牟槐C堋?诒菊撐谋C?,在—-年解密后適用本授權。(請在以上口內劃“√”)研究生簽名:節(jié)。餞導師簽名2.o/L/.年f月心日1D,壚年‘月/'2-日萬方數據中文摘要褐飛虱(Nilaparvatalugensst4/)是亞洲水稻種植區(qū)為害最嚴重的害蟲之一。它不僅能通過刺吸方式直接為害水稻,還能傳播水稻草狀叢矮病(GrassStunt)
4、_j;U齒葉矮縮病(RaggdeStunt)。當褐飛虱為害嚴重時,稻株成片枯黃,倒伏,俗稱“虱燒”。一直以來,化學防治在控制褐飛虱為害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大量的使用化學藥劑不僅污染環(huán)境,也將很多益蟲殺死,破壞生態(tài)平衡,而且導致褐飛虱抗藥性增加,致使褐飛虱為害加重。實踐證明,利用水稻品種自身的抗蟲特性是一種經濟有效的防治手段。四川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從引進資源中篩選出一份抗褐飛虱水稻品種sD。本文通過采用不同抗性鑒定方法對sD品種抗褐飛虱表現特點及遺傳進行研究,并利用分子標記技術以SDXTNl的F2:,群體為定位群體開
5、展分子標記定位研究。其主要結果如下:1.SD在整個生育期對褐飛虱均有穩(wěn)定的抗性。本試驗以水稻品種PTB33為抗蟲對照,以品種TNl為感蟲對照,利用不同的鑒定方法從苗期、分蘗期和成株期分別對水稻品種SD進行了接蟲鑒定。采用標準苗盤法在苗期進行接蟲鑒定,抗性平均級別分別是:1.50(SD),o.76(PTB33),8.67(TNI);采用蜜露鑒定法在分蘗期進行接蟲鑒定,蜜露平均面積分別是:7.14ram2(SD),0.83mm2(PTB33),171.83mm2(TNI);采用單株鑒定法在成株期進行接蟲鑒定,當TNl完全死
6、亡時,sD只有2.3片葉枯萎。2.SD的抗蟲性由一個顯性抗蟲基因控制,并暫定名為“Bph-513”。用抗蟲品種sD和感蟲品種TNl雜交構建SD×TNl的F2群體和F2:3家系,以及(SD×TNl)×G46A---交群體。利用苗期集團法對F::3家系進行接蟲鑒定,結果顯示,抗蟲家系數:抗感分離家系數:感蟲家系數=70:131:72,經×2檢驗,符合1:2:1的比例(X2=0.3617、驗,符合1:1的分離比(X2=3.288、生群體,采用SSR標記、INDEL標記和SNP標記將sD抗褐飛虱基因Bph-SD定位在第4染色體短臂上的分子標記sN8與SNll之間,該基因與兩個標記的遺傳距離均是2.8cM,與分子標記RMl6489、HST3、SN9共分離。綜上所述,水稻品種sD對褐飛虱具有全生育期抗性,并能穩(wěn)定的遺傳給后代,此抗性受單個顯性基因Bph-SD控制,Bph.SD被定位在水稻第四染色體短臂
9、SNP標記SN8萬方數據與5Nll之問。關鍵詞:水稻,抗褐飛虱,遺傳分析,分子標記,基因定位II萬方數據AbstractThebrownplanthopper(BPH)(Nilaparvatalugens5略/)isoneofthemostseriouspestsinthericegrowthareasofAsia.BPHc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