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公正-從原則到語境

分配公正-從原則到語境

ID:33985576

大小:71.30 KB

頁數(shù):6頁

時間:2019-03-03

分配公正-從原則到語境_第1頁
分配公正-從原則到語境_第2頁
分配公正-從原則到語境_第3頁
分配公正-從原則到語境_第4頁
分配公正-從原則到語境_第5頁
資源描述:

《分配公正-從原則到語境》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應用文檔-天天文庫。

1、分配公正:從原則到語境——兩種理論境域的分歧與思考【原文出處】哲學研究【原刊地名】京【原刊期號】200510【原刊頁號】101~107【分類號】B1【分類名】哲學原理【復印期號】200603【作者】魏小萍【作者簡介】作者單位:魏小萍,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菊}】專題·政治哲學【參考文獻】[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1963年,人民出版社。[2]MarketSocialism:theCurrentDebate,1993,NewYork/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3]MEGA

2、2,Berlin:DietzVerlag.[4]Nozick,Robert,1974,Anarchy,State,andUtopia,Blackwell.[5]Rawls,John,1971,ATheoryofJustice,Cambridge,Mass:HarvardUniversityPress.分配公正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與社會主義經(jīng)濟體制改革不斷走向深入、并且由有計劃的商品經(jīng)濟體制向市場經(jīng)濟體制轉軌,以及由此帶來的經(jīng)濟收入貧富分化現(xiàn)象有著直接關聯(lián)。我們在這里不討論利用權勢、貪污腐敗、坑蒙拐騙等

3、不合法手段帶來的非法致富現(xiàn)象,以及經(jīng)濟體制轉軌過程中雙軌制、法制不健全的暫時存在帶來的暴富現(xiàn)象,而是討論在法制條件下市場經(jīng)濟本身存在著的貧富分化趨勢和分配公正問題。這一分化可以由兩種條件產生:優(yōu)勝劣汰的市場競爭機制和按勞分配所帶來的收入差異。明顯的收入差異一旦能夠合法地轉化為資本,準資本投入生產領域必然要產生按資分配的合法性問題。由于按資分配潛在包含的巨大分配差異,矯正分配必然成為按資分配的輔助措施。在這種情況下,新自由主義理論在很多場合被人們自覺或者不自覺地所接受。因而,對馬克思的分配公正理論與自由主義的分

4、配公正理論進行比較分析,對于我們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從理論上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存在著的以按勞分配為主體、不同分配方式并存的現(xiàn)實,顯然是十分必要的?!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分配方式的批判指向生產關系馬克思雖然從來沒有抽象地論證過分配公正理論,但是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導致的分配方面的非公正性的批判,是其批判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核心成分。馬克思的批判首先開始于哲學層次。在《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用異化勞動理論批判以資本、地產和勞動相分離為前提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認為這種生產關系使工人的

5、勞動成為一種異化勞動,其勞動產品的一部分被資本擁有者所占有,因而發(fā)生了勞動者與其勞動產品的異化、與勞動過程的異化,進而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異化以及人與類的異化。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剝削關系的批判以勞動價值理論為核心,批判的結果是形成了剩余價值理論,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剩余價值理論是借助于數(shù)學手段對早期異化勞動理論的經(jīng)濟學論證。勞動價值論以對工人工資的破解為契機,分析了在資本主義雇用勞動制度下,勞動力的價值與價格的背離,背離的差價正是資本的利潤,它是超出于勞動力價格的價值部分,即剩余價值。因此,在馬克思看來,資本家的利潤

6、不是由總資本生成。馬克思將總資本分為不變資本(c)和可變資本(v),只有可變資本(v)所帶來的剩余勞動(m)才是利潤的真正來源,可變資本和剩余勞動的比例就是剩余價值率。馬克思因此用剩余價值率的概念取代了利潤率的概念,這也就是說,資本家用資本購買生產手段(c)、勞動力(v)投入生產活動,然后通過出售產品獲得的大于原初投入貨幣(G)的貨幣(G′),是原貨幣加上工人的剩余勞動(m)所構成。在與馬克思主義者的辯論中,諾齊克曾經(jīng)對此評論過,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蘊涵著其分配公正原則是勞動產品的自我所有原則:資本家占有工人

7、的剩余勞動是不公正的,因為它屬于工人所有。諾齊克這里是想說,馬克思批判資本主義所依據(jù)的原則本身蘊涵著自己所說的“自我所有原則”。正是這樣,馬克思并不是批判這一原則,而是批判這一原則在勞動者與勞動手段發(fā)生分離的情況下走向了自身的反面。在馬克思看來,資本家之所以能夠通過雇用工人無償占有工人的剩余勞動,是因為勞動者與勞動手段發(fā)生了分離,并因此而不得不受雇于物質財富占有者。馬克思所批判的正是這種社會關系,這是社會學層次的論證。如果說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剝削關系的批判以資本、勞動的分離為前提,那么馬克思的研究就一定會由分離

8、的事實延伸至分離之所以形成的程序。這一程序一直是馬克思關注的對象,例如在他的早期、中期和晚期始終對人類生產關系的歷史進程和早期狀況抱有極大的興趣。歷史性與普遍性并不是一種對立關系。如果說馬克思的分配公正涵義具有歷史性和相對性,這或許應該理解為分配公正的涵義和實現(xiàn)的條件受著歷史發(fā)展的限制;同時分配公正在一定的條件中是相對于歷史的非公正而言的,例如資本主義的分配關系要比奴隸制和封建制的分配關系更加進步;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