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教材(特定穴)

小兒推拿教材(特定穴)

ID:34464057

大小:103.93 KB

頁數(shù):7頁

時間:2019-03-06

小兒推拿教材(特定穴)_第1頁
小兒推拿教材(特定穴)_第2頁
小兒推拿教材(特定穴)_第3頁
小兒推拿教材(特定穴)_第4頁
小兒推拿教材(特定穴)_第5頁
資源描述:

《小兒推拿教材(特定穴)》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小兒推拿小兒推拿又稱小兒按摩。是指運用手法(特定手法)作用于小兒機體的穴位(特定穴)起到調整臟腑、氣血、經絡功能,來達到防治小兒疾病的一種外治方法。小兒從出生到成年,處于不斷生長發(fā)育的過程中,其生理、病理、辨證與治療(包括手法、穴位、操作、次數(shù)、時間)等方面都與成人有所不同。小兒的生理特點是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生機蓬勃,發(fā)育迅速。小兒出生后,機體的五臟六腑、氣血津液、筋肉骨骼等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等,尚未發(fā)育成熟完善。臟腑柔嫩,氣血未充,經脈未盛,神氣怯弱,內臟精氣未足,衛(wèi)外機能未固,中醫(yī)學謂之“稚陰稚陽”之體

2、,認為小兒“稚陽未充,稚陰未長”。小兒另一個生理特點是生長發(fā)育迅猛,從體格、智力以至臟腑功能,均不斷向著完善成熟方向發(fā)展,如旭日初升,草木方萌,欣欣向榮,古人把這種現(xiàn)象稱之為“純陽”。小兒生機旺盛,發(fā)育迅速,對水谷精氣等營養(yǎng)物質需要迫切,因而常見“陰常不足,陽常有余”。小兒的病理特點是發(fā)病容易,傳變迅速,若治療及時易趨康復。由于小兒臟腑功能柔弱,對疾病的抵抗力較差,加之寒暖不能自調,飲食不知自節(jié),外易為六淫侵襲,見易為飲食所傷,更不能耐受突然的強烈刺激,易受驚而病。小兒患病后病情變化迅速,邪氣易盛,正氣易虛,

3、表現(xiàn)為易虛、易實、易寒、易熱。若調治不當,易生他變,使輕病變重,重病轉危。由于小兒生機蓬勃,活力充沛,臟氣清靈,且病因單純,又少七情的所害,在患病之后,若能調治及時,則好轉也快,容易痊愈。小兒推拿臨床辨證以四診八綱為基礎,將臨床所獲四診資料,綜合分析,做出正確診斷。在四診當中,以望診為主,聞、問、切診為輔。新生兒不會說話,較大小兒也不能全面準確地訴說病情,因此兒科又有“啞科”之稱。在臨床上問診大多是通過患兒家屬間接進行的。聞診雖然反映一定的病情,但也不夠全面。小兒氣血未充,經脈未盛,就診時多哭鬧,氣息易亂,造

4、成切脈不易準確。只有望診不受各種條件限制,反映病情比較可靠。從八綱辨證來看,小兒屬“純陽”之體,感受外邪后,易從寒化熱,因而臨床以陽證、熱證、實證為多,虛實夾雜次之,純虛證較少。臨診時應根據(jù)小兒的生理、病理特點,仔細觀察、辨證分析,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由于小兒的肌膚嬌嫩,故在治療操作時,一般要借助一些介質,如滑石粉、薄荷汁、冬青膏等,這些介質不僅有潤滑皮膚、防止擦破皮膚,還有助于提高療效的作用。臨床選用介質時也宜辨證應用。小兒推拿手法應用著重強調“輕快柔和,平穩(wěn)著實”,年稍長的可參照成人推拿手法的要求。小兒推

5、拿治病在辨證的基礎上強調手法的補瀉,常用的補瀉方法有手法輕重補瀉、快慢補瀉、方向補瀉、經絡補瀉(又稱為迎隨補瀉法或順逆補瀉)、次數(shù)補瀉及平補平瀉法等。臨證時要根據(jù)病證選擇應用、以達功專力宏,方能體現(xiàn)補瀉。小兒推拿穴位大多數(shù)為小兒所特有,稱之謂小兒特定穴。多分布在肘、膝關節(jié)以下,且以手掌手背居多,操作起來比較方便。在小兒推拿穴位上,采用適當?shù)牟僮鞔螖?shù)、作用時間和刺激強度,則能使疾病盡快痊愈。若次數(shù)、時間、力度太過,則可損傷皮膚或加重病情;若不及則無濟于事。故在臨床上可根據(jù)患兒病癥的虛實、年齡的大小等,酌情增減、

6、靈活掌握。由于小兒發(fā)病方面的特點,臨床上以外感、飲食內傷、熱性病居多,故在治療上多采用解表、清熱、消導等方法。對于治療大寒、大熱的穴位及瀉法、重刺激手法等,要中病即止,以免損傷小兒正氣。另外,小兒患病,傳變迅速,易生他變,臨診時必須謹慎果斷,不可貽誤病情。必要時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推拿常用穴位小兒推拿穴位主要應用特定穴,這些穴位不僅有“點”狀,還有“線”狀及“面”狀。這些穴位以兩手居多,正所謂“小兒百脈匯于兩掌”。小兒推拿特定穴臨床應用時有以下特點:一是穴位與手法往往合起來稱呼,如推三關、揉板門、掐老龍等;

7、二是手法操作時間往往是以“次數(shù)”為計算。穴位中標示的“次數(shù)”僅作為6個月~1周歲患兒臨床應用時參考,臨診時還要根據(jù)患兒年齡大小,身體強弱,病情輕重等情況而有所增減;三是小兒推拿操作的順序,一般是先上肢,次頭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根據(jù)病情輕重緩急或患兒體位而定先后順序,年齡較大患兒可配合經穴使用。四是上肢特定穴位,習慣于推左手,一般不分男女。第一節(jié)頭面部穴位1.天門(攢竹)定位:兩眉中間至前發(fā)際成一直線。7/7操作:兩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稱開天門,又稱推攢竹。30-50次。作用:發(fā)汗解表,鎮(zhèn)靜安神

8、,開竅醒神。應用:常用于風寒感冒、頭痛、無汗、發(fā)熱等癥,多與推坎宮、揉太陽等合用;若驚惕不安,煩躁不寧多與清肝經、搗小天心、掐揉五指節(jié)、揉百會等合用。2.坎宮定位:自眉頭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橫線。操作:兩拇指自眉心向眉梢作分推,稱推坎宮,又稱推眉弓。30-50次。作用:疏風解表,醒腦明目,止頭痛。應用:常用于外感發(fā)熱、頭痛,多與推攢竹、揉太陽等合用;若用于治療目赤痛,多與清肝經、掐揉小天心、揉腎紋、清天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