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ID:36903870

大?。?68.00 KB

頁數(shù):16頁

時間:2019-05-10

丁肇中《應有格物致知精神》_第1頁
丁肇中《應有格物致知精神》_第2頁
丁肇中《應有格物致知精神》_第3頁
丁肇中《應有格物致知精神》_第4頁
丁肇中《應有格物致知精神》_第5頁
資源描述:

《丁肇中《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美)丁肇中作者簡介丁肇中(1936-)美籍華裔物理學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國。三個月后隨父母回到中國。1956年到美國密執(zhí)安大學學習,1960年獲得科學碩士學位,1962年獲得(物理學)哲學博士學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內瓦歐洲核研究中心從事原子彈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國,擔任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講師,第二年提升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為物理學教授。1976年因在電磁力探索上發(fā)現(xiàn)J/4粒子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任職。他曾多次回國探親,

2、對祖國的科學事業(yè)極為關心,是中國科技大學客座教授。檢查預習情況字音、字形丁肇zhào中肇事埋沒mò彷徨pánghuáng字義彷徨:走來走去,猶豫不決,不知該往何處去。清談:本指魏晉間一些士大夫不務實際,空談哲理。后世泛指不切實際的談論。袖手旁觀: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協(xié)助別人。初讀課文,感知文章內容聽朗讀,邊聽邊思考下列問題:1、找出文中對“格物致知”的解釋。(《大學》中提到的幾條目)2、《大學》中所講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這與作者所講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否相同?3、作者所說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是什么?《大學》中提到

3、的幾條目誠意:使自己的意念真誠,思想純正,不欺騙自己。正心:心要端正。修身: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齊家:把自己的家族整頓好。精讀課文,理解作者觀點1、作者說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格物致知的精神,那么,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呢?2、判斷一個人是否具備“格物致知”精神的關鍵是什么?1、原因:一、這是由中國傳統(tǒng)教育導致的中國學生的弱點決定的;二、這是科學發(fā)展的歷史和實驗過程證明了的;三、這是應付今天的世界環(huán)境必不可少的。2、關鍵看他是否有對事物客觀的、有想象力的、有計劃的、積極的、主動的探索,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努力探索

4、”、“勇于實踐”、“大膽創(chuàng)新”的精神。研讀課文,學習論證方法本文運用了哪幾種論證方法?試結合文本內容作簡要分析。A、道理論證B、舉例論證C、對比論證擺事實與講道理相結合列舉事例闡述道理論述角度王陽明“格”竹苦思頭痛的失敗傳統(tǒng)儒家對實驗的態(tài)度是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反面事例通過實驗了解竹子的性質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極的、有計劃的探索正面事例中國學生功課好,面臨研究工作卻束手無策中國學生偏向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于抽象的思維而不愿動手反面事例作者在美國大學念物理時,因事先沒有準備,做研究才發(fā)現(xiàn)需要自己做主張、出

5、主意而恐慌的親身經歷以埋頭讀書應付一切,對于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正面事例延伸拓展課文第11段中說:“中國學生往往念功課成績很好,考試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時,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討論一下,這是不是符合實際的?如果是,應該怎樣改進?課堂小結本文思路清晰、說理充分,極雄辯地闡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學習它,不僅增長了知識,而且大大開啟了我們的思想之門?!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這種精神,使自己成為一個努力探索、勇于實踐、大膽創(chuàng)新的合格人才。要實現(xiàn)你的目標,最重要的是好奇心,

6、并且永遠對自己充滿信心,大膽嘗試,做你自己認為最正確的事?!≌刂型瑢W們,再見!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