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九九消寒圖述略

清代九九消寒圖述略

ID:37254008

大?。?46.00 KB

頁數(shù):16頁

時間:2019-05-20

清代九九消寒圖述略_第1頁
清代九九消寒圖述略_第2頁
清代九九消寒圖述略_第3頁
清代九九消寒圖述略_第4頁
清代九九消寒圖述略_第5頁
資源描述:

《清代九九消寒圖述略》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清代九九消寒圖述略??????“夏至入伏,冬至數(shù)九”。每年陽歷12月21日或22日,太陽到達黃道的270度時,北半球逐漸進入了最寒冷的日子,即“冬至”開始,稱作“數(shù)九寒天”。從這天開始,自古以來在我國民間流傳著許多數(shù)九、畫九和寫九的風尚習俗,后來這種傳統(tǒng)民俗文化也盛行于清代宮廷之中。本文依據(jù)檔案文獻和私家著述所載,簡述從“冬九九歌”到“九九消寒圖”的演變過程,并結合實物詳述清宮所藏的各種“九九消寒圖”使用方法和記載內容,闡述清代對九九消寒圖的嬗變發(fā)展,蠡測清代民俗文化生活的一個側面。一?從“九九歌”到“九九消寒圖”??????

2、冬至是由天文節(jié)氣演變成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亦稱冬節(jié)、長至節(jié)、賀冬節(jié)、亞歲等。古代的冬至節(jié)習俗,上起百官朝賀,吉服放假,紅箋互拜,下至百業(yè)停工,相互宴請,饋贈禮品,俗有“冬至大如年”之諺。[1]其中習俗之一,就是從這天開始數(shù)九。??????關于數(shù)九的習俗,究竟起源于何時,迄今尚未見到確切的文字記載。但我們從敦煌漢簡和居延漢簡中,卻發(fā)現(xiàn)有“九九”的殘文。雖然這與數(shù)九習俗,未必有必然的聯(lián)系,但起碼說明當時人們已有“九九”的說法了。我們現(xiàn)在見到記載數(shù)九文字最早的書,是公元550年梁朝宗懔所著《荊楚歲時記》,書中有“俗用冬至日數(shù)及九九八十一日,

3、為寒盡”之句。??????九九歌在全國各地流傳甚廣,人們按照各地的農事物候和風俗習慣,編排出各自的九九諺語和順口溜,供人們記憶和應用。據(jù)史籍記載和各地民俗志書所見,從長江南北到黃河上下各地都有數(shù)九之說,只是同中有異,版本不一。在我國北方流傳最廣的一首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2]三言兩語就把節(jié)氣的寒冷程度與自然景物的變化關系說清了,歌詞瑯瑯上口,便于流傳記憶。????《帝京景物略》中說:一九二九,相喚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籬頭吹觱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

4、五九四十五,家家推鹽虎。六九五十四,口中呬暖氣。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單,八九七十二,貓狗尋陰地。九九八十一,窮漢受罪畢。才要伸腳睡,蚊蟲獦蚤出。[3]?????而在南方則根據(jù)當?shù)氐臍夂蛱攸c,另有說法。浙江一帶流傳的是:一九二九,相呼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籬頭吹篳篥;四九三十六,夜宿如露宿;五九四十五,窮漢街頭舞;不要舞、不要舞,還有春寒四十五;六九五十四,蒼蠅躲層次;七九六十三,布衲兩肩攤;八九七十二,豬狗躺海地;九九八十一,窮漢受罪畢;剛要伸懶腰,蚊蠅虼蚤出。[4]??????江蘇常州等吳文化地區(qū)流傳的是:頭九二九,相逢不出手

5、;三九四九,凍得索索抖;五九四十五,窮漢街上舞;六九五十四,蚊蠅叫吱吱;七九六十三,行人著衣單;八九七十二,赤腳踩爛泥;九九八十一,花開添綠葉。[5]江蘇丹陽地區(qū)為:頭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中心臘,河里凍死連毛鴨,六九河邊看柳,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單,八九七十二,貓狗喜蔭地,九九八十一,送飯地里吃(意即農忙了)。[6]??????總之,這些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九九歌,雖然說法不盡相同,但都離不開對冬去春來季節(jié)交替變化和耕作、生活情景的描繪,巧妙地利用自然界的一些生態(tài)反映和天氣征兆,表明了冬九九中的氣候變化發(fā)展規(guī)

6、律。同時,人們根據(jù)九九歌與節(jié)氣的變化規(guī)律,逐漸形成了一些諺語。像“春打六九頭”,是說立春一般總是在六九前一天。又有頭九暖主寒,諺云“頭九暖,九九寒”。又謂四九時必多雪雨,諺云“雨雪連綿四九天”。又云冬至前宜寒,諺云“冬前弗結冰,冬后凍殺人”等等。九九歌與諺語的在民間的流傳,既可以幫助人們判斷寒暑更迭信息、農耕的時令以及在生產(chǎn)、生活上如何適應的要求;又可以滿足人們對民俗文化娛樂審美的精神需要。???????隨著歲月的流逝,在民間又產(chǎn)生了“九九消寒”的習俗。而且這種習俗愈來愈豐富多彩,形式也不斷翻新。我國最早有“畫九”之法。相傳南

7、宋愛國志士文天祥被元軍押到京城,時值冬至日,他在獄中面對冬季凜冽寒風的考驗,胸懷著“人生自古誰無死”的大無畏精神,在獄中的墻壁上畫了一株紅梅,共有九枝,每枝九蕾,每天將一蕾改綴成花,九九八十一天畫滿九九八十一朵花,既計算著被囚的時日,又表達了自己凌霜傲雪的英雄氣概,寒消之日,慷慨就義。后人為了紀念這位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依據(jù)文天祥的意趣,逐漸演變成了不同版本的消寒圖?!兜劬q時紀勝》一書中云:“至日數(shù)九,畫素梅一枝,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盡而九九畢,則春深矣。曰九九消寒之圖”[7]。更有韻致的是,斯時婦女曉妝染梅,明人楊允

8、孚《灤京雜詠一百首》詠及此俗,其自注云:“冬至后,貼梅花一枝于窗間,佳人曉妝,日以胭脂日圖一圈,八十一圈既足,變作杏花,即暖回矣。”所以楊氏詩以詠之:試數(shù)窗間九九圖,余寒消盡暖回初。梅花點遍無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8]??????不過也有人對此舉頗有微詞,查嗣瑮在《燕京雜詠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