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敦煌本《祭驢文》發(fā)微》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2008年第4期(總第110期)敦煌研究DUNHUANGRESEARCHN0.4.2008●ToTAL110敦煌本《祭驢文》發(fā)微張鴻勛張臻(天水師范學院中文系,甘肅天水741001)內(nèi)容摘要:敦煌寫本S.1477卷僅存佚名作者《祭驢文》一篇。該文借祭亡驢之名,抒憤世嫉俗之情,文辭亦莊亦諧,乃承晚唐以來利世小品出現(xiàn)之諷世佳作。本文就篇中所蘊含之創(chuàng)作時代,俳諧文體、隸事用典、社會風習等方面,作一考察與闡釋,冀為研讀該祭文之助。關鍵詞:教煌;祭驢文,發(fā)微闡釋中圖分類號:G256.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4106(2008}04-0059-08
2、敦煌寫本S.1477卷,首殘尾全,自“山館里為覓口口”起,至“愿汝生于田舍家,且得共男女一般看”止,而尾題“祭驢文一首”尚在,即為篇題。至于篇首所缺,揆諸祭文通例,應首表祭時,次言祭主,再表祭品、受祭者,之后才開始敘說祭事云云,如S.0381。十二娘祭婆婆”文:惟歲次丁亥五月庚子朔,十五日甲寅,孫女十二娘謹以請酌之奠,致祭于故婆婆之靈,伏惟天然德厚,自性憐憐??[1】據(jù)此,則本篇祭文篇首所佚當為“某年月日,某以某致祭某某”數(shù)語而已。這篇《祭驢文》所悼,明是亡驢,然實為抒一已之憤激,文辭亦莊亦諧,是承襲晚唐刺世小品文之風出現(xiàn)的一篇諷世佳作。此祭文之顯世
3、,筆者所見是首由譚蟬雪先生于《敦煌文學·祭文》章舉出(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繼者張錫厚先生在《敦煌文學源流》第三章亦有論述(作家出版社,2000年5月),而柴劍虹先生《敦煌寫本中的憤世嫉俗之文——以S.1477<祭驢文>為例》一文(《敦煌研究》2004年第1期),更對《祭驢文》的思想、內(nèi)容、文體特點等有全面的論述。然祭文某些語詞透露出的當時一些世態(tài)物情,仍有待闡發(fā)。故不揣谫陋,略陳鄙見,以佇侯明教。撰作時代的考察《祭驢文》的撰作時代,柴劍虹先生“鑒于文中用了‘驢背吟詩’的典故”,故“判斷此文當作于晚唐五代”。案:“驢背吟詩”在唐代著名者有
4、三事。依時間首先是杜甫的“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這是詩人自言在長安寄食生活的名句;次有大家熟知的賈島(779—843)驢背推敲詩句故事,見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19引《劉公嘉話》:(賈)島初赴舉京師,一日,子驢上得句云:。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始欲著“推”字,又欲著“敲”字,練之未定,遂于驢上吟哦,時時引手作推敲之勢。時韓愈吏部權(quán)京兆,島不覺沖至第三節(jié)。左右擁至尹前,島具對所得詩句云云。韓立馬良久,謂島日:。作‘敲’字佳收稿日期:2008-03—12作者簡介:張鴻勛(1935一),男,河南省鄭州市人,天水
5、師范學院中文系教授,敦煌研究院兼職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敦煌文學。張臻(1967一),男,河南省鄭州市人,天水師范學院數(shù)學系畢業(yè)生.·59·矣”。[2]其實,賈島驢背吟詩之事,所傳不止于此,五代王定?!短妻浴肪?1“無官受黜”條又載一則賈島驢背吟詩的故事,不過結(jié)局卻與上述不同:賈島,字閬仙??雖行坐寢食,吟味不輟。嘗跨驢張蓋,橫截天衢,時秋風正厲,黃葉可掃。島忽吟日:“落葉滿長安”,志重其沖口直致,求足一聯(lián),杳不可得,不知身之所從也。因之唐突大京兆劉棲楚,被系一夕而釋之。[3】再次,則為李賀(790一816)故事,見李商隱撰《李長吉小傳》:(賀)恒
6、從小奚奴,騎距驢,背以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見所出多,輒日:“是兒要當嘔出心乃爾!鞏4]以上事典,皆為唐人,而《祭驢文》除說到“驢背吟詩”外,還有更能比定《祭驢文》時代的“愛把借人更將牽磨”一句,這卻是五代后梁九優(yōu)太史胡趲的趣事,見《太平廣記》卷252“諧謔·俳優(yōu)人”條,引《玉堂閑話》載:趲又自好博弈。嘗獨跨一驢,日到故人家棋,多早去晚歸,年歲之間,不曾暫輟。每到其家,主人必戒家童曰:“與都知于后院喂飼驢子?!壁幧醺兄箘t.跨歸。一日,非時宣召,趲倉忙索驢,及牽前至,則覺喘氣,通體汗流,乃正與主人拽鎧耳,趲方知自來與其
7、拽磨。明早,復展步而至,主人亦日:“與都知抬舉驢子。”日:“驢子今日偶來不得?!敝魅巳眨骸昂我?”趲曰:“只從昨回宅,便患頭旋惡心,起止未得,且乞假將患?!敝魅艘啻笮?。口以趲之黠也如是,而不知其所乘,.,經(jīng)年與人旋鎧亨利,亦數(shù)為同人對銜揶擒之orS3牽驢磨面的記述,雖早見于《俳諧集·驢山公九錫文》之“嘉麥既熟,實須精面,負磨回衡,迅若轉(zhuǎn)電”,但突出“借驢”牽磨,傳為笑談,卻只見于此?!队裉瞄e話》,《崇文總目》傳記類著錄十卷;而《宋史·藝文志》入小說類,作三卷;《郡齋讀書志》入史部地理類,亦作三卷,日:“王仁裕撰。晉天福三年,仁裕被命使高季興,記自汴至
8、荊南道涂賦詠及飲宴酬倡,殆百余篇”。此書十卷本、三卷本均不·60·傳,但宋·曾儲《類說》卷54、重編《說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