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人教版初二語文上冊期末試題》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測試評估一、積累與運用(21分)1、讀下面的句子,給加點的字注音,依據(jù)拼音寫漢字,用“——”劃出錯別字,并改正:(3分) ①迎接風雪zài()途的寒冬②未復有與()其奇者 ?、劭蓯壅呱蹀ǎ苎嘧觩iān()然歸來⑤重巒疊障⑥不可明狀2、下列加點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纖細(qiān)銳不可當dāng河堤(tí)B.兩棲(qī)惟妙惟肖(xiào)瑣屑(xiè)C.隕石(sǔn)重巒疊嶂(zhàng)扼制(è)D.藩籬(fān)迥然不同(jiǒng)氣氛(fèn)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
2、,恰當?shù)囊豁検牵ǎ儆捎诮處熀图议L缺乏有效的,兩者關系緊張是當前的普遍現(xiàn)象。②直到今天,遭天旱,四川有些農(nóng)村里還有人抬著祭品祭天,龍王降雨,保佑豐收。③這些劣質(zhì)奶粉造成的危害,奶制品銷售市場非整頓不可。A.溝通乞求駭人聽聞B.勾通祈求聳人聽聞C.勾通乞求聳人聽聞D.溝通祈求駭人聽聞4、仿照下面的句子,另寫兩句富有意蘊的句子:(2分)相思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相思是5、依次在橫線上填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分)他用兩手著上面,兩腳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現(xiàn)出努力的樣子。A.攀、縮、微傾B.攀、收、傾C.抓、縮
3、、微側(cè)D.抓、收、微傾6、運用課內(nèi)外古詩積累填空(3分)①《游山西村》一詩中,表明困難中仍然蘊藏有希望哲理的詩句是②《三峽》中與“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③古詩中勸學的詩句很多,如:。7、杜甫《望岳》一詩中,既是攀登泰山極頂?shù)氖难裕质桥实侨松敺宓氖难裕ū憩F(xiàn)作者志向高遠、堅定)的語句是:(2分)8、王維《使至塞上》中,以傳神之筆勾畫出一幅塞外雄渾景象的名句是:(2分)9、閱讀下面這段文言文完成文后的問題(10分)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
4、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1)解釋加點的詞語。(2分)A、可愛者甚蕃()B、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C、陶后鮮有聞()D、宜乎眾矣()(2)“花之隱逸者也”一句中“之”與下列哪項中加點的“之”意義相同()(2分)A、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B、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c、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D、孔子云:何陋之有?(3)認真理解第二段文字,指出下面水
5、陸草木之花比擬的對象。(2分)菊:牡丹:蓮:(4)下面分析有誤的一項是()(2分)A、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從生長環(huán)境方面寫“蓮”的高潔。B、濯清漣而不妖——從生活條件方面寫“蓮”的美麗。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從體態(tài)方面寫“蓮”的正直。D、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從風度方面寫“蓮”的清高。(5)翻譯下列句子。(2分)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二、(一)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題目:(10分) [甲]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前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
6、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間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乙]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0、解釋下列加點的字:(2分) (1)仿佛若有光()(2)屋舍儼然() ?。?)矜、寡、孤、獨()(4)盜竊亂賊而不作() 11、翻譯:(2分)
7、(1)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2、(2分)(1)[乙]文中“老有所終,幼有所長”在甲文中有具體的描繪,這一句話是: 。 ?。?)在大同社會里,現(xiàn)實社會中“□”,“□□□□□”等諸多黑暗現(xiàn)象將不復存在,代之而興的是一個“□□□□□”的和平,安定的局面?! ?3、讀了[乙]文以后想一想,文中所說的大同社會是不是陶淵明描繪的那個世外桃源?(2分) 14、仿照例句結(jié)構(gòu),再寫一個句子(2分)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二)蘇州園林(15分)①設計者和
8、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園林當然各各不同。②可是蘇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③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臺軒榭的□□,講究假山池沼的□□,講究花草樹木的□□,講究近景遠景的□□。④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