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評社會學釋義_心理學釋義和結構主義釋義》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第21卷第4期孝感學院學報VOL.21NO.42001年8月JOURNALOFXIAOGANUNIVERSITYAUG.2001評社會學釋義、心理學釋義和結構主義釋義汪正龍(南京大學中文系,江蘇南京210093)摘要:社會學釋義、心理學釋義和結構主義釋義是三種主要的文學意義解釋模式。社會學釋義關注文學生產的歷史條件和文學意象內容中的社會歷史成分,心理學釋義注重文學中描寫的意象內容所表現的共時性心理經驗,把文學當作心理經驗的某種投射,結構主義釋義既是一種以文本為中心的各敘事要素及其整體的研究,又對作品的原始模型或結構模式情有獨鐘。每一種釋義各有其適用的文本范圍,也各有其觀念和方法論
2、上的優(yōu)勢和局限。具體的文學釋義需要兼容并包的思想氣度和獨辟蹊徑的方法論取舍。關鍵詞:社會學;心理學;結構主義;釋義中圖分類號:I0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2544(2001)04-0056-05一、社會學釋義的意義,因而引起了各個時代知識分子的共鳴。社會學釋義對于不少文學作品的意義分析卓有成效,社會學釋義是文學釋義的主要模式之一。從文學與社會,與外在世界的關系上說,文學不能完全以致于連不贊成社會學批評和社會學釋義的韋勒擺脫模仿與經驗,這正是社會學釋義得以存在和興克也承認:“文學無論如何都脫離不了下面三方面的問題:作家的社會學、作品本身的社會內容以及盛的基礎。正因為著
3、眼于文學和社會的關系,社會學釋義在作家方面重視作品的歷史發(fā)生,其通常的文學對社會的影響等”,“因此,文學研究中所提出操作步驟之一是把文學還原為作者生活中的歷史的大多數問題是社會問題,至少終歸是或從含義上看是如此”。[1](P92-94)起源,在作品方面,它看重作品的意象體系所體現雖說古代關注文學社會歷史存在特性的釋義的時代社會內容,在讀者方面,它推舉文學的社會意義與社會價值。以陳子昂的詩《登幽州臺歌》為取向已經帶有社會學釋義的因素,但文學社會學釋義模式的真正建立還是19世紀社會學興起之后的例,此詩系陳子昂從軍失意所作。幽州臺是古代明事。丹納的“種族”、“環(huán)境”、“時代”文學生成和
4、發(fā)展君燕昭王為誠納天下賢才所設。因此,這首表面上的懷古詩并不是發(fā)一般的人生喟嘆,而有著特定的三動因的理論,孔德的實證科學觀念,馬克思的異化觀和階級斗爭學說,葛蘭西的文化霸權理論都是社會內容。“前不見古人”中的“古人”當是指燕昭社會學釋義的基本概念和立論資源。此外,黑格爾王,“后不見來者”中的“來者”應是指像燕昭王那樣求賢若渴的人。后兩句“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對社會學釋義觀念和范式的確立作用也不可低估,下”,追問古往今來,環(huán)顧四面八方,沒有知音,得不他的一元整體觀、進化發(fā)展觀和歷史理性決定論對社會學釋義模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整體觀為到賞識,悲痛至極,孤獨至極,理想和現實的劇烈
5、沖突激起他胸中的軒然大波。但悲憤之中仍有振奮之例,黑格爾在《精神現象》中提出了一句名言:“真理音,這是因為作者追求理想境界的激情溢于言表,就是整體。但整體只是通過自身發(fā)展而達于完滿的那種本質?!盵2](P12)馬克思則把社會結構看作一個又表現了一種傲岸獨醒的態(tài)度,這種感情具有普遍收稿日期:2001-04-03作者簡介:汪正龍(1965-),男,安徽銅陵人,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文藝學博士?!?6—評社會學釋義、心理學釋義和結構主義釋義整體,也把歷史由過去到現在再向未來的演變視為注重從當代的社會需要出發(fā)向文本發(fā)問,使社一個整體,他總是傾向于在社會結構和社會發(fā)展的會學釋義有時和特定時
6、期的政治、政策或時尚過從辯證運動中考察文學及其意義問題。后來,盧卡契甚密,整體性的引入和對普遍意義結論的追求使社把馬克思辯證法的核心歸結為整體性,認為整體先會學釋義在其發(fā)展過程中往往過多地觀念先行,而于事實,歷史是社會過程相聯(lián)系的各個方面,應當對文本客體化內容的恢復與還原重視不夠,有的便用對歷史過程的整體研究去代替對現實的機械描因此而跌入單純強調階級斗爭與經濟決定論的庸述,同時整體是運動的現實,包含著一定的趨勢和俗社會學的泥坑。結果。在與布洛赫等人的爭論中,盧卡契就是以現社會學釋義看來還需要回到文本客體化內容代主義文學走向了碎片化,喪失了對生活和歷史把自身,從中最大幅度地揭示文學
7、與社會政治、經濟、握的整體性而對其大加撻伐的。道德、心理、風俗、文化之間的聯(lián)系,還應當拓展社這樣,社會學釋義模式便具有歷時性和共時性會學釋義空間,比如可以從社會學角度研究文學的并重的特點。從歷時性上說,社會學釋義主要是一生產、消費、傳播情況等與文學意義的關聯(lián)。淡化思種歷史批評,即關注文本客體化內容的歷史層面,辯,回歸實證,從文學與社會交互關聯(lián)的經驗事實關注文本產生的歷史條件(包括作家生平、該文本中提出問題,應當是社會學批評和社會學釋義的一的創(chuàng)作背景、作者的意圖等);從共時性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