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易筋經原文加動作要領》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實用標準易筋經十二式《易筋經》原分上下兩卷,為佛家達摩尊者所創(chuàng)造,般刺密諦譯師翻譯的。據(jù)傳達
摩尊者自印度東來,住錫少林寺,傳授佛家的禪修“大乘法”,為“禪宗”東來第
一代宗祖(照印度推算他是第二十八祖)。他看見從學的僧侶,身體很壞,因此,
他創(chuàng)造這一套練功的方法。他的內容包括“靜功”與“動功”。關于靜功的練法,
歷代傳授,逐漸失真,后來的禪宗多偏于大乘教理的闡發(fā),對于練靜功只注重“參
話頭”一種方法了。我曾普通地叩問過很有名的幾位宗門大德,都不出這個范圍,
而且他們都不會動功,會動功的人又不精坐法,因此動功則與靜功分道揚鑣,竟至
2、不能配合運用了。至到今天,少林派易筋經的傳授,已屬支離破碎,真正可惜?,F(xiàn)在留傳的動功十二式,系王祖源氏得自嵩山少林寺的東西,與原來的“靜
功圖”、“擊技譜”已有些不同。我曾訪問請教過一些前輩,皆無法鑒定其優(yōu)劣,
大體的評論,認為王氏這種選擇是精美的。我根據(jù)前輩黃箴老的指導,也曾試練過
易筋經的方法,運用起來,全身氣脈流注合度,一直未發(fā)現(xiàn)過有遲速痞滯的偏倚跡
象,證明前輩的批判是正確的。茲將得自黃箴老傳授密義,分條介紹其操作方法如
下:第一式、韋馱捧杵的口訣:韋馱獻杵的架子,與第二節(jié)三式是有密切關系的,這三種姿勢,是易筋經動功
的基礎
3、,練氣的入門。這個架子開始運用平心靜氣、斂神的原則,結合人體的內景
文檔大全實用標準生理,經絡氣脈,運用得非常合理。深得“動中涵靜”,“動靜兩賅”的精義。尤
其對于調節(jié)肺氣發(fā)揮“肺主均衡”的作用,一開始便從這里下手,單刀直入直接掌
握了“肺為氣笥”的關鍵,控制了全體氣運的總樞紐,是非??少F的方法,比其他
各宗派的“起手”架子的確高明得多。細細體會口訣,就可以明白了。第一式韋馱捧杵的口訣如下:立身期正直,環(huán)拱手當胸。氣定神皆斂,心澄貌亦恭。這口訣的意思,是說開始練功,第一項的操作,要把身體端正直立,不能偏倚
偏斜,不能用勁,全身放松。
4、要想做到這項要求,必須先把“地盤”站好,解決腳
下“立”的問題。兩腳不可并踵站立著,一經并立,腳下氣機發(fā)動,就會有勁,反
而緊張不會松軟了。因此,必須兩腳相距約一尺二三寸的距離,最好以本人的腳為
標準,兩只腳的距離等于一個腳的長度。同時后踵和腳尖必須看齊,兩腳的內側空
襠里,立成一個長方形的樣子。第二項操作,要把脊柱豎立端直,不可弓背彎腰,把兩肩的“肩颙穴”(即肩的尖端處),微微向上略抬三四分高,則脊柱就會自然
筆直,而不帶一點強硬的滋味。第三項操作,兩眼半睜半閉,平視正前方,這樣可
以收到澄心和斂神的作用,因為“眼上視則心神上浮,
5、眼下視則心神下降”,不得
平衡。第四項操作,兩手順應自然地下垂,輕貼著大腿的外側。第五項操作,運動
垂著的兩手同時從下向正前方慢慢向胸前抬起,先伸后屈,兩掌手心相對,緩緩向
胸前收攏,距胸前約一拳停止,把兩掌相接“合十當胸”,與兩乳之間的“膻中穴
文檔大全實用標準”相對。這樣能使肺臟上下左右“位置適中”升降開合,呼吸有度,從而達到“氣
定”的要求。氣機能定,則心境澄清,神意內斂了。第二式、橫擔降魔杵的口訣:足趾柱地,兩手平開。心平氣靜,目瞪口呆。這口訣的意思是說,緊接第一式姿式動作之后,一面把兩掌交成“陰掌”(掌
心向下),順著左右
6、的方向,從合十當胸的架子,向左右外開,與肩相平行,開成
個一字形,這架子名字叫做“橫擔降魔杵”,是一個有意義的名稱。因為這時會自
覺兩肩沉重,如負重擔似的,一面把后踵升起,腳尖點地,功夫深了,只用腳大拇
趾點地,其余四趾是憑空離地的,這種動作,必須配合兩掌左右外開的運行,上下
同時動作,不可參前落后。在這個動作當中,心念一定要寄托在掌心和足趾尖,才能做到心平氣靜的境界,心平氣靜在外面的象征,是目瞪口呆的樣子,如果目瞬則
視亂,口動則氣粗,那就作用相反,而腳尖點地,必然站立不穩(wěn),東倒西歪,飄搖
欲墜了。第三式、掌托天門的口訣:掌托天門
7、目上視,足尖著地立身端,力周骽脅渾如植,咬緊牙關莫放寬,舌下生津將腭抵,鼻中調息覺心安,兩拳緩緩收回處,弛力還將挾重看。這口訣的意風是說接連著“橫擔降魔杵”之后,順著一字形的架子,兩手繼
文檔大全實用標準續(xù)向上作半個圓周的動作,同時兩掌隨著胳臂向上作半圓的當中,把“陰掌”緩緩
翻成“陽掌”(掌心向上),令兩掌心朗天,兩掌的中指微微接觸,直對“天門”
(前額發(fā)際內二寸),這時兩個胳臂已變成平行筆直,微微偎傍著兩耳門,這種架
子名叫“掌托天門”。同時用“眼根”的意識向上“內視”,從“天門”觀看到兩
掌。切切注意不可仰頭真的用眼去看,誤用
8、“觀法”必然頭暈腦脹,而且站立不穩(wěn)
了。在這動作的同時,還須用腳尖點地,繼續(xù)升起后踵,以不能再升高為度。后踵
且須微微向兩外側分開些,使“陰庫”收合,關閉“地戶”,使三陰的氣脈順三
陽而逆運上升。同時使“會陽”絡穴雙雙松開,以期“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