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教育學]《公共教育學》知識點》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公共教育學復習2010.7第一章緒論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教育學是研究人類教育現象(或事實)和教育問題,揭示教育規(guī)律的一門科學。教育學的根本任務、在揭示教育規(guī)律的基礎上,闡明教育工作的一般原理和基本要求,為制定教育方針和政策,確定教育工作的內容、方法和組織形式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教育學的歷史發(fā)展一、教育學的萌芽階段時間: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表現:感性化,注重現象描述,簡單的觀點與主張。代表人物與代表作:中國:孔子、孟子等,《學記》是最早的教育文獻。西方: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昆體良…..昆體良的《論演說家的教育》。二、教育學的獨立階段時間:17世紀-----19
2、世紀中葉,歐洲文藝復興后表現:從現象描述到理論概括,教育學開始從哲學和其它學科中分化出來,逐步形成獨立學科。代表人物與代表作:1、英國哲學家培根1623年《論科學的價值與發(fā)展》2、夸美紐斯1632年《大教學論》3、赫爾巴特1806年《普通教育學》返回《大教學論》的主要教育理論貢獻夸美紐斯高度評價了教育對改造社會和促進人的發(fā)展的作用,主張,“把一切知識教給一切人類”,實施普及教育。在這種教育思想指導下,他首次創(chuàng)立了系統的學校制度,建立了較完整的課程體系,按年齡實行班級授課制,編寫百科全書式的教科書,試圖建立分科教學,還提出自然性、直觀性、確切性等教育教學原則等。這些教育教學范式影響了近代整個歐
3、洲,并很快傳遍世界各國,奠定了近代教育的理論基礎。因此,夸美紐斯被稱為“教育科學之父”。赫爾巴特于1806年撰寫的《普通教育學》以及1835年出版的《教育學講授綱要》,是近代教育理論系統化和科學化的奠基之作。赫爾巴特第一個提出要使教育學成為科學,并認為應以倫理學和心理學作為教育學的基礎。其理論可概括為“三中心”:“教師、教材、課堂教學”赫爾巴特的教育理論及其貢獻赫爾巴特的教育理論體系被稱為傳統教育理論,赫爾巴特也成為傳統教育理論的代表人物。三、教育學的科學階段時間:19世紀中葉------20世紀初表現:1、進步教育運動和現代教育派的出現杜威與現代教育派《民本主義與教育》(兒童中心論、“新三
4、中心”……);2、自然科學方法的借鑒與應用;3、馬克思主義教育學的建立前蘇聯1939年凱洛夫的《教育學》。學習和研究教育學的方法觀察法調查法經驗總結法、實驗法等第二章教育的本質、起源、發(fā)展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論1.代表人物:法國社會學家利托爾諾2.基本觀點:法國社會學家利托爾諾在其所著《動物界的教育》《人種的教育演化》認為:教育是一種生物現象,是動物的一種本能活動。心理起源論1.代表人物:美國心理學家孟祿2.基本觀點:孟祿在其所著《教育史教科書》中,從心理學的觀點出發(fā),根據原始社會沒有學校、沒有教師、沒有教材的原始史實,判定教育應起源于兒童對成人無意識的模仿。兩種非馬克思主義觀點:評價1:
5、教育的生物起源論者把教育的起源歸之于動物的本能行為,歸之于天生的、像動物本能那樣原本具有的生物行為,教育過程即按生物學規(guī)律進行的本能過程,這就完全否認了人與動物的區(qū)別,否認了教育的社會性。評價2:教育的心理起源論者避免了生物起源論的錯誤所在,提出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說,有其合理的一面。模仿作為一種心理現象,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可視之為教育的諸種途徑之一。但孟祿的錯誤在于他把全部教育都歸之于無意識狀態(tài)下產生的模仿行為,不懂得人之所以成為人是有意識的本質規(guī)定,不懂得人的一切活動都是在意識支配下產生的目的性行為,因而,他的這種觀點仍然是錯誤的。勞動起源論(一)代表人物:馬克思、恩格斯(二)基本觀點:恩
6、格斯在《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中提出:“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本身”。勞動工具的制造標志從猿到人的轉變-----人及人類社會的誕生;勞動標志著人類從自然到社會的演變;勞動使人和社會產生了教育的需要,并創(chuàng)造了教育的條件。教育的本質一、教育的概念廣義:凡是一切有目的的增進人的知識技能、影響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動,不管是有組織的或是無組織的、系統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廣義教育包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種形式,學校教育是其典型代表。狹義的教育——即學校教育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的要求和年輕一代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對受教育者所進行的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傳授知識技能,培養(yǎng)思想品德,發(fā)展智力和體力的活
7、動,通過這種活動把受教育者培養(yǎng)成為一定社會服務的人。教育的本質屬性1、育人性2、目的性3、實踐性4、社會性本質教育是一種有目的的培養(yǎng)人的社會實踐活動第三章教育與社會的關系教育與社會生產力的關系(一)生產力對教育的制約作用1、生產力的發(fā)展制約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規(guī)模和速度;2、生產力的發(fā)展制約著人才培養(yǎng)的規(guī)格和學校教育的結構;3、生產力的發(fā)展制約著學校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的發(fā)展。教育是勞動力再生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