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微生物學細菌的感染與免疫

醫(yī)學微生物學細菌的感染與免疫

ID:40214882

大?。?05.05 KB

頁數:41頁

時間:2019-07-26

醫(yī)學微生物學細菌的感染與免疫_第1頁
醫(yī)學微生物學細菌的感染與免疫_第2頁
醫(yī)學微生物學細菌的感染與免疫_第3頁
醫(yī)學微生物學細菌的感染與免疫_第4頁
醫(yī)學微生物學細菌的感染與免疫_第5頁
資源描述:

《醫(yī)學微生物學細菌的感染與免疫》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第7章 細菌的感染與免疫Essentials:1、掌握正常菌群的概念及生理作用2、掌握機會致病菌的致病條件及其特點3、掌握細菌毒力的物質基礎4、了解感染的類型第一節(jié)正常菌群與條件致病菌一)概念:寄居在正常人體開放性部位的正常微生物群,正常時對人體有益無害,并與宿主保持動態(tài)平衡的生態(tài)體系.因以細菌為主,又稱為正常菌群Groups:residentflora常住菌transientflora暫住菌一、正常菌群(normalflora)二)分布:Anatomiclocation凡與外界接觸和相通的部位均有其寄居

2、,尤以腸道、口腔、陰道和皮膚量最多,稱為四大“菌庫”三)特點Characteristics:①不同組織部位其種類不同(表7-1)②同一部位不同層次其種類不同A.深層——原籍菌(常住菌)是有益的如:結腸中的大腸桿菌、雙歧桿菌B.表層——外籍菌(暫住菌)可能是有害的四)生理作用:MedicalSignificance①生物拮抗Antagonism②營養(yǎng)作用Nutritionalfunction③免疫作用Immunity④抗衰老作用Anti-decrepitude⑤抑癌作用Anti-tumor生物拮抗機制正常菌

3、群通過競爭受體,營養(yǎng)和空間及產生有害代謝物等方式,抵抗外來致病菌,使之不能定植或被殺死A.競爭黏附(占位性保護)作用競爭上皮細胞表面受體,形成生物膜,使外來菌不能定植而入侵機體,發(fā)揮屏障和占位性保護作用B.產生有害代謝產物:酸類、H2O2C.競爭營養(yǎng)物質通過競爭營養(yǎng),大量繁殖,處于優(yōu)勢地位二、微生態(tài)平衡與失調MicroeubiosisandMicrodysbiosis一)微生態(tài)平衡:Microeubiosis宿主微生物環(huán)境指正常微生物群與其宿主生態(tài)環(huán)境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生理性組合的動態(tài)平衡影響因素:1.

4、宿主hosts年齡生理或病理狀態(tài)2.微生物群mirobiota部位種類數量3.環(huán)境environment原籍菌多是有益的某一生態(tài)環(huán)境中微生物群的種類是相對穩(wěn)定的優(yōu)勢菌常是決定微生態(tài)平衡的關鍵因素二)微生態(tài)失調Microdysbiosis1.Definition:在外界環(huán)境影響下,原微生態(tài)平衡由生理性組合轉變?yōu)椴±硇越M合的狀態(tài).如菌群失調概念正常菌群各菌種間的比例發(fā)生大幅度的變化為菌群失調。如果引起宿主生理功能紊亂或病理損傷導致出現癥狀,則稱為菌群失調癥或菌群交替癥(microbialselectionan

5、dsubstitution)。菌群失調時常導致二重感染或重疊感染(superinfection)。2.Microdysbiosisreasons:①濫用抗生素造成菌群失調②正常菌群寄居部位改變③導致機體免疫功能降低的因素4.MicrodysbiosispreventionandcureA.合理使用抗生素等B.服用微生態(tài)調節(jié)劑正常微生物優(yōu)勢菌種(益生菌)促進正常微生物生長物質(益生元)C.增強機體免疫力D.保護微生態(tài)環(huán)境E.保護宏觀生態(tài)環(huán)境(空氣、水、土壤)如:雙歧桿菌、乳桿菌、腸球菌如:乳糖、蔗糖、麥芽糖

6、三、機會/條件致病菌Opportunisticpathogens/conditionalpathogen1)Definition:在正常情況下不致病,僅在特定條件下致病的正常微生物群2)Pathogenicconddition致病條件:①正常菌群寄居部位改變②宿主免疫功能低下③菌群失調3)PathogenicCharacteristics致病特點A.毒力弱或無明顯毒力B.常為耐藥菌或多重耐藥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C.新的機會致病菌不斷出現如陰溝腸桿菌第二節(jié)細菌的致病性Pathogenesisofbacteri

7、a病原體(pathogen)能引起宿主感染的微生物致病性或病原性(pathogenicity)病原體對宿主感染致病的能力致病的特性:細菌具有種和宿主特異性致病能力的大?。憾玖χ虏Q定因素:毒力侵入的數量侵入的門戶一、細菌的毒力(virulence)概念:細菌致病能力或致病性質的強弱程度細菌毒力的物質基礎:侵襲力、毒素細菌的毒力指標:ID50(medianinfectivedoes)能引起試驗動物50%感染所需要的最小劑量LD50(medianlethaldoes)能引起試驗動物50%死亡所需要的最小劑量(

8、一)侵襲力(invasiveness)概念:病原菌突破宿主機體的免疫防御機制,并在宿主體內定植、繁殖與擴散的能力主要物質:1、菌體表面結構:①黏附因子—具有黏附作用的細菌表層結構或組分.存于細菌表面化學成分為蛋白質的黏附物質---黏附素化學性質—蛋白質、多糖、糖脂、糖蛋白、磷壁酸黏附素分類:菌毛與非菌毛黏附素菌毛:多存在于G-菌:非菌毛黏附素:多存在于G+菌。如膜磷壁酸、糖萼等G-菌外膜蛋白(一)侵襲力(invasivenes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