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方面論文

法理方面論文

ID:42863680

大?。?7.50 KB

頁數(shù):7頁

時間:2019-09-23

法理方面論文_第1頁
法理方面論文_第2頁
法理方面論文_第3頁
法理方面論文_第4頁
法理方面論文_第5頁
資源描述:

《法理方面論文》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論法治與人治相互關系及應對策略摘要:人治、法治二者Z間的關系如何處理,成為理論界和實務界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本文從歷史上對"法治''和“人治''詞義的不同理解著手,展開了法治與人治二者在治理社會中的相互關系,進一步討論我們應該以科學的態(tài)度來調整二者之間的才盾,從而實現(xiàn)社會效益最大化。關鍵詞:法治人治社會效益一、歷史上對“法治''和“人治"詞義的不同理解歷史上關于法治和人治的爭論,主要指以卞三次。笫一次是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法兩家對這一問題的不同觀點。儒家主張人治(或德治、禮治);法家主張法治。笫二次指古希臘思想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徳在這一問題上的不同觀點。前者主張人治,示者主張法治。第三次指

2、17、18世紀資產階級先進思想家為反對封建專制提出的有關法治的觀點。在這三次爭論屮,法治論者和人治論者對法治和人治二詞的詞義是怎樣理解的?為了說明這一問題,我們就需要了解雙方的分歧究竟是什么。就了解法治和人治的詞義而論,這些分歧大體上可概括為以下三點。第一個主要分歧是:國家治理主要依靠什么,是法律還是道德?人治論者認為國家主要應山具冇高尚道德的圣君、賢人通過道德感化來進行治理。法治論者則認為主要應由掌握國家權力的人通過強制性的法律(實際上指刑法)來治理。中國古代儒法雙方的不同觀點就體現(xiàn)了上述分歧。例如儒家認為,“道(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政者,正

3、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反過來,法家則認為,“圣人之治國,不能恃人之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為非也。”因而,就“不務徳而務法”。在古希臘思想家關于人治和法治Z爭中也體現(xiàn)了上述分歧。柏拉圖在其代表作《理想國》中力主“賢人政治",并主張除非由哲學家成為國王,人類將永無寧日。他極為蔑視法律的作用,認為不應將許多法律條文強加于“優(yōu)秀的人",如果需要什么規(guī)則,他們自己會發(fā)現(xiàn)的。只是在他的“賢人政治”的理想國方案失敗之后,他才在自己晚期著作屮將法律稱為“第二位最好(secondbest),即退而求其次的選擇。與柏拉圖和反,亞里士多徳主張“法治應當優(yōu)于一人之治。”在西方歷史上,這是法治論的第一個經(jīng)典性論述

4、。這里還應注意,亞里士多徳對這一問題的提法是:“由最好的一人或最好的法律統(tǒng)治,哪一方面較為有利?他主張法治優(yōu)于人治的一個主要論據(jù)是:法治等于神和理智的統(tǒng)治,而人治則使政治中混入了獸性的因素。因為一般人總不能消除獸欲,雖最好的賢人也難免有熱忱。這就往往在執(zhí)政時引起偏見?!胺汕∏≌敲獬磺星橛绊懙纳窈屠碇堑捏w現(xiàn)「'同吋他還主張,即使是一個才德最簡的人作為統(tǒng)治者的國家中,“一切政務還得以整部法律為依歸,只在法律所不能包括而失其權威的問題上才可讓個人運用其才智。"再次,他為法治作辯護的論據(jù)中還涉及到木文下面將討論的其他兩個主要分歧。第二個主要分歧是:對人的行為的指引,主要依靠一?般性的法律

5、規(guī)則,還是依靠針對具休情況的具體指引?人治論強調具體指引,法治論強調一般性規(guī)則。這一分歧在屮國古代儒法兩家關于人治、法治Z爭中冇所體現(xiàn),特別是一些法家強調法律的特點在于它是一種尺寸、繩墨、規(guī)矩等,即能作為對人的行為進行-?般性指引的準則。但總的來說,倫法雙方并未就一般性指引和貝體指引的分歧展開明顯爭論。與此不同,在古希臘思想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Z間在這一問題上的分歧相當突出。柏拉圖反對法治的一個重耍論據(jù)是:法律就像一個愚蠢的醫(yī)生,不顧病人的病情而機械地開藥方。然而,人類個性不同,人的行為紛繁復雜,人事變化無常,法律不可能規(guī)定出適合每一特殊情況的規(guī)則。所以“對一切人最好的事情不是法律的全權

6、而是了解君主Z術和有智慧的人的全權。"亞里士多徳在反駁上述觀點時指出,“法律確實不能完備無遺,不能寫定一切細節(jié),這些原可留待人們去審議。主張法治的人并不想抹殺人們的智慮。他們就認為這種審議與其寄托一人,毋寧交給眾人?!彼凇赌峥蓡峥蓚惱韺W》一書中也進一步探討了一-般性規(guī)則和具體情況Z間的關系,“法律總是-?般規(guī)定,但實際情況中又冇一般規(guī)定中不可能包括的事?!痹谶@種情況下,就需要采取糾正法律因一般性而造成缺陷的衡平手段,例如修改法律,執(zhí)法者根據(jù)法律精神來解釋法律,容許法官離開法律條文作出判決等。第三個主要分歧是:在政治制度上應實行民主還是專制?法治論者主張民主、共和(包括君主立憲),人治論

7、者主張君主制、君主專制或寡頭政治。柏拉圖主張賢人政治和哲學家國干在政治制度上講就是維護君主制和寡頭政治。亞里丄多徳在主張法治優(yōu)于一人之治時,也提出了擁護民主和共和制的觀點。他認為,“群眾比任何一個可能作鮫好的裁斷”,“多數(shù)群眾也比少數(shù)人不易腐敗?!痹谄矫裾w已經(jīng)興起的情況下,以一人為治的君主政體也不適宜了;在君主政體下,如果繼任的后嗣是一個庸才,就必然會危害全邦,而在實行法治的情況下,就不會發(fā)生這一問題;同時,平民政體意味實行輪番制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