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身體知研究的脈絡

日本身體知研究的脈絡

ID:44257864

大?。?9.00 KB

頁數(shù):5頁

時間:2019-10-20

日本身體知研究的脈絡_第1頁
日本身體知研究的脈絡_第2頁
日本身體知研究的脈絡_第3頁
日本身體知研究的脈絡_第4頁
日本身體知研究的脈絡_第5頁
資源描述:

《日本身體知研究的脈絡》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日本身體知研究的脈絡摘要:為了清晰體育中身體知研究的可能性,對日本的相關研究進行了全面梳理,結論如下。體育領域關注身體知,主要是為了宣揚學校教育中體育的獨特價值;學校教育關注身體知,則是為了批判此前學校教育的弊端。研究取向上,可歸為三類:廣義的運動學習與運動教育論、以身體知為焦點的文化論、揭示身體知的結構及機能的機制論。身體知的機制論研究方面,現(xiàn)象學意義上的相關研究,突出強調身體知在運動學習中的始源特征,主要探討了其發(fā)生、發(fā)展與傳承的機制,自然科學領域的相關研究,以提高運動學習的實效性動機,重視借助數(shù)學描述把內在知覺言語化。關鍵詞:身體知;體育的獨自性;運動形態(tài)學;系統(tǒng)科學;人工智能科學;體育

2、教學中圖分類號:G80-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59001-0038-081.序復合詞“身體知”的“身體”并非物理學、解剖學意義上“冷冰冰的毫無生氣的軀體”,而是指運動與感覺同在的“身體”,“活生生、有血有肉,洋溢著生命氣息的身體”;“知”則不僅僅意指單純意義上的“知識”,而是突出強調當事人在遇到新情況時能夠準確判斷、完善解決的“智慧”。從“知”的方式來看,“身體知”的認知方式并非言語構成的邏輯思考,而是直觀、切實的行動。從“身體知”的視角審視教育及體育中“懂”與“會”的問題時,“會”將被賦予“知”的位置,即,“身體知”是由“懂”與“會”交織而成的知的整體。學自行車,摔倒幾次之

3、后突然“會”了,彈奏不熟練的曲目,經(jīng)反復練習,熟練了,皆為“身體知”使然。近年來,國內體育學界已開始關注身體知研究。賈齊指出,要想深入探究運動學習的價值,切實提升體育課程?教學理論研究水平,“暗默知與形式知關系的研究、身體知的研究等具體課題”必不可少。進而,他把體育課程性質定位于歷史性社會性“運動文化”的繼承與發(fā)展,認為其價值由表里一體的兩個側面構成。表層價值是運動技能的形成,深層價值是認識能力的發(fā)展與情感體驗。深層價值一一認識能力的發(fā)展與情感體驗,可與身體知同義理解,淺層價值則可理解為身體知獲得發(fā)展的表現(xiàn)形式。尤其是在他倡導的體育課程與教學研究方法論體系中,他以身體知為立腳點,對運動學習?指

4、導應遵循的規(guī)律進行了分析。拙文亦曾指出,若要超越“體質教育論”的局限,使“身體教育”真正確立,同樣離不開身體論、身體知的研究的實質性進展。另一篇拙文也曾以日本體育學者金子明友的身體知論為研究對象,從其身體知論的淵源、結構、核心思想三個方面,對身體知的含義予以了梳理。直接使用“身體知”一詞的文獻之外,還有一些文獻未直接使用“身體知”一詞,但其觀點與身體知的思想極為接近。楊炳榮受教育哲學中“默會知”研究的啟發(fā),指出應該把體育教學過程理解為“一個特殊的認識、感受和體驗過程”,體育教學過程的特殊之處在于用身體去認識、感受和體驗,即身體知的過程。毛振明對傳統(tǒng)的體育目標體系進行批判的同時,提出了“體育實踐

5、能力”的目標體系,強調“懂”與“會”或知識與技能的統(tǒng)一。深入思考的話,“懂”與“會”或知識與技能統(tǒng)一的“場”,實際上只能是“身體”,因此,若要深入探究“體育實踐能力”的深層學理,同樣離不開身體知的研究。張洪潭站在傳授知識的立場,認為體育課程的主旨與其他課程一樣在于知識的傳承,只是其他文化課傳習的是“認知性知識”,體育課傳習的則是“操作性知識”。從認識主體的角度考慮時,“操作性知識”的認識主體實為身體,因此“操作性知識”可與“身體知”同義理解。以上相關文獻,關注身體知的角度與重視程度有所差異,但共通之處在于全都站在身體知的立場,反思傳統(tǒng)體育課程?教學體系的弊端,嘗試重建具有鮮明學科特征的課程體系

6、。這對提升我國體育課程?教學的理論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總體而言,以上研究尚都停留于問題提出水平,無論研究的廣度還是研究的深度,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國際上身體知的相關研究大致有兩個分支:一是教育人類學中“身體經(jīng)驗”方面的研究,突出強調認知體系中“身體經(jīng)驗"的首要位置,如德國的Grupe,O在分析sports的內涵時曾把“身體經(jīng)驗”賦予''一次性經(jīng)驗”的位置;二是認知心理學中“具身認知”的研究,突出強調身體與認知不可分割的特征,如被認為是誘發(fā)“后認知主義”變革的原動力的認知心理學中“具身認知”的研究,其最顯著特征在于突出強調身體與認知的同在性。分支雖然不同,但它們共同的思想源頭主要為梅洛一

7、龐蒂的現(xiàn)象學身體論,以及邁克爾?波蘭尼的“默會知”思想。當前,國際上的身體知研究,日本非常具有代表性。受胡塞爾現(xiàn)象學,尤其是梅洛一龐蒂的現(xiàn)象學身體論影響,二戰(zhàn)之后,身體論在日本哲學界愈加受到關注。身體論研究的一個重要使命是反思近代以來理性主義招致的諸種現(xiàn)代問題,試圖從復興感性尋找出略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從身體論的角度審視傳統(tǒng)認識論的局限性時,“身體知”一詞應運而生。進而,身體知的研究很快就跳出哲學領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