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3.2 青春有格 課時練習(有答案)》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3.2青春有格1、俗話說:“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幫助別人,就是快樂自己?!毕铝凶龇荏w現(xiàn)這一點的有( )①心中有他人 ②積少成多,積善成德③換位思考,與人為善?、苷f話做事,只顧自己,不顧別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點燃蠟燭照亮他人者,也不會給自己帶來黑暗?!泵绹枷爰医芨ミd的這句話表明()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給予會比接受更快樂C.助人不僅是付出,也會有收獲D.善良要見諸行動3、中國古話說:人無恥,無自立。這句話是說()A.因為有羞恥心,人才會節(jié)制自己的行為,不做庸俗卑賤的事情,有尊嚴地生活B.自尊心和羞恥心沒有聯(lián)系C.人要沒有任何廉恥
2、心,才能自立D.沒有了羞恥心,就不能獨立4、巴爾扎克說:“只有那些曉得控制他們?nèi)秉c,不讓這些缺點控制自己的人,才是強者?!边@句話告訴我們( )A.強者是沒有缺點的B.普通人無法控制自己的缺點C.當你有缺點時就不能成為強者D.要磨礪意志,不斷增強自控力5、“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①是人的一種精神境界,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格調(diào),有我們的“至善”追求②是一種“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實踐過程,是一種向往美好、永不言棄的精神狀態(tài)③要求我們養(yǎng)成自我省察的習慣,通過自省和慎獨,端正自己的行為④是說每個人都能止于至善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
3、④D.①②④6、下列行為屬于“慎獨”的是( )①自習課上,同學們安靜地學習?、谝粋€小女孩在個人獨處的場合將果皮扔進垃圾箱 ③一位男生躲在校園的角落里吸煙?、芊堑迷诶蠋煹谋O(jiān)督下才完成作業(yè)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7、“晏子使楚”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墓适?。對這個故事,理解正確的是( )①晏子的虛榮心太強?、谌魏螘r候都不能喪失人格③晏子維護了自己的尊嚴?、荜套泳S護了齊國的尊嚴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8、有一首歌這樣唱道:“請讓我來幫助你,3就像幫助我自己;請讓我去關心你,就像關心我自己,這世界會變得更美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這是“止于至善
4、”的完美詮釋。關于“止于至善”,下列認識錯誤的是( )A.它是人的一種精神境界,是一種“至善”追求B.它是一種“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實踐過程C.可以從點滴小事做起,直到達到一定標準就可以不用再審查自己的行為了D.是一種向往美好、永不言棄的精神狀態(tài)9、中學生李曉與好友組建了一支志愿者服務隊,經(jīng)常開展“獻愛心”活動。此事引來了不少非議:有人說他們是出風頭,有人說他們是爭表現(xiàn),有時連家長也不理解,認為這樣做既辛苦也沒什么好處。但李曉和好友并未因此有所改變,仍然堅持開展“獻愛心”活動。(1)你如何評價李曉他們的行為?(2)作為中學生,你應該怎樣做呢?10、材料一:岑桑
5、有句名言:“青春讓每個人都開花一次,但不擔保每個人都結一次果。能不能結果往往取決于當你還是一朵花的時候。”材料二:《論語》中“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原指每日從三個方面檢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覺地檢查自己。(1)上述材料給你什么啟示?(2)通過反思,你認為自己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3參考答案1.A2.C3.A4.D5.A6.A7.D8.C9.(1)李曉和好友不畏這些非議,堅持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服務社會,是中華美德的彰顯,是一種向往美好、永不言棄的精神狀態(tài),是“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2)向李曉學習,積極參與“獻愛心”活動,努力做負責任的公民?!耙娰t思齊”,在
6、生活中尋找“賢”,將他們作為榜樣。好的榜樣昭示著做人、做事的基本態(tài)度,激發(fā)我們對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給予我們自我完善的力量。10.(1)我們要珍惜青春年華,養(yǎng)成自我省察的習慣。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通過自省和慎獨,端正自己的行為,止于至善。(2)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即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