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教育隨筆:問題 思想 方略》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教育隨筆:問題思想方略教育隨筆:問題思想教育隨筆:問題思想方略教育隨筆:問題思想方略在認知世界和改造生存環(huán)境的思維活動中,人類智慧的誕生一般要經歷這樣的線性邏輯順序:即從研究問題出發(fā),接著提煉思想或理念,后擬定執(zhí)行方略,并付諸實施。這種認知與應對的法則,抑或是知與行的思維模式,實質上是人得以生存的一種智能應用方式,當然也是人類社會不斷前行的一種核心力量。比如,人們在衣食住行方面各種用物的創(chuàng)造與改良,就是憑借這種思維模式實現(xiàn)的。教育教學是一種培養(yǎng)人的事業(yè),也是在人的靈魂空間建構和培植一幅美麗圖畫的偉大工程。自然也離不開研究教育問題,提出教育思想,擬定教育方
2、略的思維模式。比如,一個孩子寫的作業(yè)馬虎,這就是遭遇到的教育問題。而后老師得出這個孩子學習不認真,不在心的結論,并決定責罰這個孩子,這就是認知中形成的教育思想。最后老師讓學生重寫一次作業(yè)。這即是解決問題的方略??墒?,育人工程的建筑卻又非常特殊:即我們所有付諸的工序和勞作都作用在一個不可見的空域,我們很難透明地了解它真實的樣子。因此,在這種情形下,我們就只能根據(jù)裸露其外的表象,做出自我的主觀策略,而后實施教育行為。因此,這里就有可能出現(xiàn)問題:如果是判斷正確,這自然可以培養(yǎng)正常人。但若判斷有誤,就有可能實施不合適的教育,其結果就有可能使孩子的發(fā)展走向畸形。可
3、以肯定的是,這種思維模式不但是人生存的需要,也是人職業(yè)發(fā)展的需要。離開了它,人認知世界就毫無價值,也不能獲取生存或職業(yè)濟進之道。因此,它是人不斷掌握規(guī)律,不斷超越自身,不斷改良行為的唯一法寶。然而,這樣的法寶卻并不能保證發(fā)現(xiàn)問題的真切性,也不能保證認知思想或理念的確切性,更不能保證方略的恰當性。因為物相有遮蔽,有隱藏,自然也有真?zhèn)?。倘若只看到一部分或一個片面,那其后的思想或方略當然會因其誤導。這是我們應用此法寶的第一種缺憾。第二種缺憾是我們人自身的問題:即研究問題的人比比皆是,提出思想的人也甚多,但提出實施方略并付諸行動的人卻只在少數(shù)。這就是道理人人都懂
4、,卻未見其行的根本所在(自然也包括我自己)。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對什么都能說出一番之我見的現(xiàn)象,就是喜歡研究問題的人。而在教導他人的過程中,總喜歡說“你要孝敬父母”“請你尊重他人”“愛我們的家鄉(xiāng)吧”等這類口號性話語的人,就是很喜歡表達思想的人。具體到教育教學中,我們教育者在做教育之事的時候,自然也常這樣犯渾。比如,我們在茶余飯后,會常常數(shù)說調皮或成績差孩子的種種行為;也會述說那些老師講了多次,學生還是出錯的故事;還會因為某一個教育思想或理念而提煉出幾句語詞,標示自我的教育特色。如此等等。這便是偏重研究問題,提煉思想的教育情形。值得憐憫的是,這樣的教育行徑
5、,其出發(fā)點都是很好的。因為教育問題的層出不窮,且紛繁復雜,所以每當諸多問題紛至沓之時,我們能認知問題,并形成的思想,這是難能可貴之事。所以在這里,我并沒有半點奚落或鄙薄之意,而是懷著一種敬意的。因為研究問題,提出思想,本身就擁有一種敬業(yè)之精神。但是,研究問題與提出思想,畢竟并未形成解決問題的方略,或尚未找尋到解決問題的良策。因此,作為教育者,在面臨各種各樣的教育問題時,還應當具有“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態(tài)度,并力爭把探尋解決問題的方略置于最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并把主要著力點使在“怎樣做”的向度上。而這就是教育智慧的發(fā)掘之事。那么,“怎樣做”的路徑在哪里呢?教育智慧
6、如何發(fā)掘呢?當然并不在思想或理念提出而后的自我陶醉之中,而在之后去繼續(xù)思尋的路上。其中的法門雖然并非唯一,但用心去探究,還是可以找到的。比如,針對學生學習拖沓的問題,我們就當圍繞克服這種不好的習慣而想辦法。其中可取的方略就是先要通過幾事讓孩子們知道這種習慣引發(fā)的不良后果,并必須試著讓他們自己承當該承擔的責任。而后就是用約定方式(包括時間和內容等),抑或是其它方式做一些克服類的“功”。當經歷了一定時間的練習后,這個孩子拖沓的習慣就會得到修正。還如,一個孩子語書念不成句,怎么辦呢?你可從咬響、一字不落、自主識字等做起(即念出聲,不念掉一個字,且不認識的字要自
7、查或自問),而后給予孩子多種展示朗讀的機會。這樣做的時間長了,孩子念書水平自然有進步。再如,孩子習作下不了筆咱辦呢?就讓他們從寫眼前所見之物開始。因為眼前之物均可入筆呀。怎么導呢?以組塊構段,以孩子自己的話寫句,開個頭,接個尾即可矣。如,寫一棵樹,則以“開頭”“干”“枝”“葉”“結尾”構段,接著就逐段邊聊邊寫,一遍小習作不就成了嗎?有人會問,這不是千篇一律了嗎?我的回答是,學步之作,牽而行之,亦可嘗試。況且,其中語句畢竟是學生自己寫的嘛。當然,我所例舉僅是把教育思想付諸方略的三腳貓的功夫,甚至粗俗得可笑。但無論怎樣去引導學生,都得注意有耐心,低水準看學生
8、;多贊賞,少吹毛求疵。這可是教育的真理。倘若缺失這兩個法則,不但良好的教育方略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