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論還是義務論_倫理學的困境與出路_任丑.pdf

目的論還是義務論_倫理學的困境與出路_任丑.pdf

ID:57023762

大?。?82.14 KB

頁數:6頁

時間:2020-07-31

目的論還是義務論_倫理學的困境與出路_任丑.pdf_第1頁
目的論還是義務論_倫理學的困境與出路_任丑.pdf_第2頁
目的論還是義務論_倫理學的困境與出路_任丑.pdf_第3頁
目的論還是義務論_倫理學的困境與出路_任丑.pdf_第4頁
目的論還是義務論_倫理學的困境與出路_任丑.pdf_第5頁
資源描述:

《目的論還是義務論_倫理學的困境與出路_任丑.pdf》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第61卷第4期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Vol.61.No.42008年7月WuhanUniversityJournal(HumanitySciences)July2008.401~406目的論還是義務論———倫理學的困境與出路任丑[摘要]貌似對立的目的論和義務論都是通向自由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它們內在的邏輯聯(lián)系彰顯了倫理學的內在邏輯進程:善—正當—自由,這就確證了倫理學是自由之學。[關鍵詞]目的論;義務論;自由[中圖分類號]B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81X(2008)04-0401-06目前,倫理學非常關注目的論和義務論之間

2、的分歧和對立,卻很少深入研究二者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這就難免陷入在二者之間做出非此即彼的選擇的困境。實際上,目的論和義務論之間不僅存在著表面的分歧和對立,更重要的是它們具有內在的邏輯聯(lián)系———這正是倫理學擺脫困境的可能出路。一、義務論和目的論的外在分歧一般來說,目的論認為善獨立于、優(yōu)先于正當,正當依賴于善,善是其判斷事物正當與否的根本標準。根據對善的不同解釋,目的論可區(qū)分為快樂主義、幸福主義、功利主義等類型,其中功利主義是典型的目的論。與目的論相對,義務論認為正當獨立于、優(yōu)先于善,善依賴于正當。依據對義務的不同理解,義務論可區(qū)分為規(guī)則義務

3、論、行為義務論等類型,其中康德的規(guī)則義務論是典型的義務論。為了簡明集中起見,我們主要以康德的義務論和功利目的論為考察對象。(一)康德義務論的義務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學原理》中,以自由規(guī)律為根據,從義務的性質提出了完全的義務、不完全的義務,從義務的對象提出了為他人的義務和為自己的義務。按照“道德形而上學”的層次,他將義務整理為:對自己的完全的義務,對他人的完全的義務,對自己的不完全的義務,對他人的不完全的義務?!巴耆牧x務”就是絕對沒有例外的義務,如:不要自殺;不要騙人等。“不完全的義務”則允許有例外,如:要[1]發(fā)展自己的才能;要幫助別人等

4、(第39-41頁)??档略诤髞淼摹兜赖滦味蠈W》中進一步深化了其義務理論,使之構成一個較為完整的義務體系。他把完全義務具體規(guī)定為法權義務,把不完全的義務具體規(guī)定為德性義務。法權義務和德性義務之間的不同在于:法權義務是一種和權利緊密相連的外在強迫,一個人盡義務的同時就享有相應的權利;德性義務是一種并非和權利緊密相聯(lián)的內在強迫,一個人盡義務的同時并不能因此要求享有某些權利。[2]康德把德性義務又具體區(qū)分為直接義務和間接義務(第337頁)。直接義務是為了合道德性,是絕對命令。間接義務是為了抵制并避免使人趨向邪惡的極大誘惑而追求幸福或財富這個外在

5、目的,它之所以是義務,是為了道德這個內在目的,因此是間接義務。沒有直接義務,間接義務就不具有道德價值;沒有間接義務,就會產生趨向邪惡的極大誘惑而對道德產生危害。這里,實際上已經把功利目的論包含收稿日期:2008-03-23作者簡介:任丑,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博士后,西南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北京100732?!?02·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61卷在義務論之中了。但康德看重的是直接義務,他主張的德性義務嚴格說來就是直接義務———這和目的論看重間接義務相對立。因此,他詳盡地探討了直接義務??档乱罁庵咀月傻母髟瓌t,把德性之義務(實即直接義務

6、)列表如下:1.我自己的目的,兼為我的義務(我自己的完善);2.他人的目的,促成它也是我的義務(他人的幸福);3.法則,兼為動力,由此而有合道德性;4.目的,兼為動力,由此而有合法性。其中,從德性對象看,1和3是德性之內在義務;2和4是德性之外在義務。從德性的形式和質料的[2]關系看,1和2是德性義務的實質要素;3和4是德性義務的形式要素(第365頁)??档抡J為,內在義務高于外在義務,形式要素高于質料要素。因此,合道德性高于合法性,自己的完善高于他人的幸?!驗樗说男腋J遣淮_定的,我不是上帝,不能而不是不愿使別人達到幸福,每個人的幸

7、福必須靠自己。自己的完善高于自己的幸福,即個人的自由完滿高于一切,是真正的道德目的———后來,波普爾從經驗功利目的的角度也表達了類似的思想。同時,康德并不反對為他人作奉獻———因為這是外在的義務,但他堅決反對利他主義的無條件的犧牲,因為“如果把每個人都應為他人而犧牲自己的幸福和真實愿望當作一項普遍法則,那么它就會變成[2]一個自相矛盾的準則”(第337頁)??档碌倪@一思想和密爾的有條件的自我犧牲的目的論思想是相近的,容后詳述??梢?真正的絕對命令是有內容的形式———這就是作為不完全義務的德性義務的內在義務。不難看出,康德是個地道的為己主義

8、者,也是一個真正的自由主義者,但正因為他要求每一個人都要盡力履行可普遍化的義務的為己主義,他反而又是最大的超越功利之上的為他主義者。綜上所述,康德從自由本體出發(fā)提出的義務有三個基本層次:(1)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