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為什么“我”越讀書越困窘-.doc》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應用文檔-天天文庫。
1、為什么“我”越讀書越困窘? 對于同樣拋棄了家鄉(xiāng)的 80后、90后農村大學生來說, 留在一線城市的成本越來越高?! 〕鞘胁粚儆谀?, 家鄉(xiāng)又似乎回不去讀出來還不是打工? 小時候,常聽大人念叨:“讀得書多勝斗丘,不勞耕種自然收。白日不怕人來借,夜晚不怕賊來偷。”這是我家鄉(xiāng)自古流傳的一首打油詩。今天,當著孩子的面,做父母的會說:“多讀一點書總不壞事。”在外人面前,他們又會說:“讀書有什么用?讀出來還不是打工!” 一方面希望孩子多受點教育,一方面又對讀書的出路不抱太大希望,這中間包含著農村人多少矛盾,多少無奈!
2、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早已被殘酷的現(xiàn)實打破。出生于1980年代的人,從小學讀到大學,幾乎都在遭遇教育收費的高峰,而且在求學過程中很難得到資助;與此同時,農村稅費多如牛毛,高稅費從1980年代末一直持續(xù)到2006年,壓得農民喘不過氣來。作為滿載家庭希望的大學生,在畢業(yè)后又立即碰上“畢業(yè)就失業(yè)”的嚴峻狀況,勉強找到一份餓不死的工作之時,又面臨著高房價、高失業(yè)率、高的婚姻成本等種種壓力。自顧不暇,又如何能夠改變家庭的狀況呢? 我曾寫過一篇散文:“如果問,在我成長的歲月中,有什么最值得慶幸和最后悔的事,
3、那么我會說:我最慶幸的是我上了大學,沒有辜負大人的期望;而我最后悔的也是我讀到了大學,把整個家庭讀穿了,父親、母親和妹妹因為我的讀書而長期受煎熬。大學期間,父親來信寫道:‘我知道你的錢太少,但在這個月內沒有錢寄給你,下個月我一定想辦法再寄給你?!泵看沃刈x至此,便會泣下沾襟?! 【W(wǎng)上曾有個段子,引起了80后農村青年的共鳴:“我們讀小學的時候,讀大學不要錢;我們讀大學的時候,讀小學不要錢;我們還沒能工作的時候,工作是分配的;我們可以工作的時候,撞得頭破血流才勉強找份餓不死人的事做;當我們不能掙錢的時候,房子是分配的
4、;當我們掙錢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房子已經買不起;當我們沒找對象的時候,姑娘是講心的;當我們找對象的時候,姑娘是講金的。請問:我們這一代到底招惹誰啦!”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國家對農村教育的投入稍有加大,90后在讀書期間承受的經濟壓力或許有所減輕,但是,他們畢業(yè)之后面臨的出路不容樂觀。而對于00后,村子里的小學和附近的初中可能早被撤并,有的孩子不得不到一二十里外的鎮(zhèn)上讀書,甚至自帶課桌?! ∞r村的教育環(huán)境和質量,是否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有所改善呢?讀書致貧是不是一種時代??? 盡管不少農村父母舉全家之力培養(yǎng)孩子上大學,但農村孩
5、子考入重點大學的幾率不高;能夠考上二本院校就已經萬歲了。 對此,我有著真切感受。我從師范學院畢業(yè)后,在湖北大別山區(qū)的一所省級重點高中――M縣一中工作了7年。M縣人口130萬,中考參考人數(shù)從以前的2.4萬人降至現(xiàn)在的一萬多,一中錄取了成績靠前的1200人,學生每天學習12個小時。在2013年之前,M縣一中每年通過高考考上一本的,約在350人左右,也是湖北大別山區(qū)僅次于黃岡中學的高中,幾乎每年都能夠保證有兩三個人考上清華北大,而M縣其他七所普通高中的升學情況就可想而知了。農村學生是普通大學的主力軍?! ?010年夏
6、天,我在北大聽溫儒敏教授講中學語文教育,他告訴大家:像北大這樣的頂尖級大學,每年來自城市的學生占到了88%。而《上海大學2011年度教育教學質量報告》指出:上海大學的農村學生僅占11%?! ∵@幾年來,國家開始允許名牌大學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額進行“自主招生”,并且這個比例在逐年擴大,然而,這種招生的考查重點是“知識面”、“靈活性”、“思維能力”、“現(xiàn)場表現(xiàn)的能力”,那些優(yōu)秀的農村學生也很難脫穎而出?! ∽鳛樵谥攸c高中工作了7年的我,對此十分了解:同樣是省重點高中,通過自主招生的人數(shù),武漢市一所學校可能會達到一兩百
7、人,而縣城高中可能不足十人。農村學生從小就在一種落后的教育環(huán)境中成長,絕大部分人去打工,好一點的讀個二本、三本或者高職高專。而三本院校的學費,一年一到兩萬,完全是在走教育產業(yè)化之路。國家的大量教育投入主要集中于985、211這些重點大學,而讀普通院校的農村孩子畢業(yè)后,在人才市場上如何競爭? 有一個紀錄片叫《為什么窮――出路》,拍攝的是湖北的故事――農村孩子沒考上好大學,花錢讀個三本。那個只有一根手指的母親,拼盡全力供女兒上學,希望她將來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讓我潸然淚下。讀書致貧是不是一種時代???這些學生畢業(yè)后,要
8、多少年才能賺回大學費用?這樣的教育,與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有多少關系? 當然,培養(yǎng)人才的意義,絕不應該僅僅停留于改變個人命運和家庭狀況這個目的之上,而是希望他們將來能夠為家鄉(xiāng)做點貢獻。但是,恢復高考三十多年來,從農村走出的大學生,又有幾個人愿意回到故土呢? 每次從城市回到家鄉(xiāng),我跟許多人感受相同:除了樓房多一點,河水不再清澈,家鄉(xiāng)一二十年來沒有大改變。我們所接受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