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親近活動走進數(shù)學收獲多多.doc》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親近活動走進數(shù)學收獲多多記得很久以前我在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學生的頭腦不是一個被填滿的容器,而是需要被點燃的火把?!边@句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是的,教師不是學生思維的保姆,教師要讓知識成為學生思考的果實。帶著知識走向學生,不如帶著學生走向知識。在現(xiàn)代教育中,只有學生的主動參與,主動學習,才可能是有效和成功的教育。正是基于以上認識,2001-2002學年度我在擔任一年級兩個班的數(shù)學工作時,有意識的在這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例如:在講逆向求和應用題時,以前講課就是先復習相關舊知識,然后學習例題,最后練習鞏固,這樣總會使一些學習基礎中下等的孩子處于似懂非懂的狀態(tài),學習效果一般。而這學期
2、再講這節(jié)課時,一上課,我就告訴學生今天我們大家要在蘋果樹下(貼在黑板上的一幅畫)做游戲,并明確提出,“誰能在游戲中明白點什么道理,老師應送給他一個紅蘋果。”學生們一聽,個個躍躍欲試。第一個游戲是“捉迷藏”,我捉他們藏。在歡快樂曲中,他們有的爬上桌子,有的則鉆到講臺下,卻都掩飾不住一臉的興奮。我捉到8個學生后,神秘地問:“你能猜出今天玩捉迷藏的同學有多少人嗎?”我的話音剛落,只見刷的一下,一只只小手爭先恐后地舉了起來,更有許多孩子迫不及待的報出數(shù)來,“22人?!薄?2人!”“你們是怎么想的?”孩子們理直氣壯地說“把捉到的和沒捉到的合起來就是今天玩游戲的同學?!痹诖蠹业恼坡曋?許多孩子得到
3、了紅蘋果。在以往的教學中,只要有大部分學生明白道理就可以進行例題教學,但我想這時還會有一部分學生沒有從游戲中受到啟發(fā),不能讓這部分學生落伍,于是我又與學生開展了第二個活動。第二個游戲是“貪吃的金魚”(我用玻璃做了一個教具,呈長方形,上方有口可喂“食”,中間有一塊隔板可將長方形分成左右兩部分,正面右半邊貼了一張可愛的金魚圖形。)我拿出一杯“魚食”,問:“知道老師要放進多少粒魚食嗎?”學生當然不知道,然后我很快將魚食倒入玻璃匣中,并插下隔板,說:“咱們先看看金魚吃了多少粒魚食?!毕崎_“金魚”,學生能清楚地數(shù)出進入魚腹的有6粒,然后我又和學生一起數(shù)出外面還剩5粒沒吃,我馬上追問:“這回你知道
4、老師放進去多少粒魚食了嗎?”學生們這回子也不舉了,大聲嚷嚷起來,“11粒!”追問原因,連平時最慢的一個孩子也說出“把金魚吃了的和沒吃的合起來就老師放進去的。”兩個游戲做完了,過去我認為的說不清,難理解的逆向求和問題,在活動中,被學生找到了解決的辦法。他們用自己明白的道理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象征成功的蘋果被摘光了,學生思維的火花被點燃了,我從心里感到由衷的高興。一年級第一學期學習鐘表的認識時,我發(fā)給每組一張紙,一枚圓圖釘,請他們自己制作一塊鐘表,孩子們可高興了,組長分工后,小組成員立刻行動起來,剪的剪,寫的寫,5分鐘后,六塊形狀各異的表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有的組做的中規(guī)中矩,有的組則別出心
5、裁,把數(shù)都集中在右半部,左半邊畫上了漂亮的圖畫,成了出色的小設計師,還有的組把剛才課上所涉及到的24小時計時法也表現(xiàn)出來,12個數(shù)的外圈一一對應又標上了13-24。說實話,我還真沒見過這么多別具一格的鐘表呢。在這種活動式的學習中,孩子們不僅告訴了我他們明白了新知識,而且發(fā)揮出了我們想象不到的創(chuàng)造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我想”變成了“我要想”。通過這一年的實踐,我深深感到被動地學到的知識是死知識,沒有思維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學習。荷蘭著名學者斯塔爾說:“學習數(shù)學唯一正確的方法是實行“再創(chuàng)造”,也就是由學生本人把要學的東西自己去發(fā)現(xiàn)或創(chuàng)造出來,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去進行這種再創(chuàng)造?!睂W生主
6、動發(fā)展的潛能是巨大的”,而活動正是由于其從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出發(fā),從學生的親身經(jīng)歷入手,而成為學生的主體性形成與發(fā)展的最好舞臺。我把學生帶進活動,活動把學生帶進數(shù)學,數(shù)學點燃思維火花。所以,讓我們多給孩子一些機會,讓他們自己去體驗;多給孩子一個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多給孩子一片空間,讓他自己向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