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每個孩子都能成功》.doc》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談閱讀《每個孩子都能成功》的體會對于我們教師來說,閱讀學習教育名著,是提高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最終目的是改進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實施,提高教育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益?;诖?,我也閱讀了一部分名著,有文學方面的,也有教育教學方面的。就在前不久,朋友推薦了美國著名的學習問題專家托馬斯-阿姆特郎先生的《每個孩子都能成功》這本教育名著,讀后,我真是受益匪淺?!睹總€孩子都能成功》這本書,揭示了許多十分有學習天賦的孩子卻被送進學業(yè)殘疾班的令人震撼的悲劇根源,獨具匠心。無論是對正在接受厭學煎熬的孩子的家長,還是差生的父母,或者是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小孩的家長,都有開闊思路、糾正偏差的效果。由于時
2、間倉促,我只是粗閱了一遍就感覺收獲了很多,對于讀教育名著也有了一些新的看法。正象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家庭教育,它是一個全世界都很重視的話題,中國的老百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熱切關(guān)注和探討著這個話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健康成長?如何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作者從宏觀上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科學發(fā)展觀是以人為本的,關(guān)系著國家的發(fā)展和民族的興衰。體現(xiàn)在家庭教育上是以孩子為本、以孩子的健康發(fā)展為本,要用科學發(fā)展觀指導家庭教育,孩子在成長成才的過程中,家庭教育起著基礎(chǔ)的、廣泛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讀的時候能夠沉下心來,回想一下自己進行教育時的點點滴滴,能與
3、教育教學的實踐活動結(jié)合起來,那么做到這些的話,你一定會有所得,會有所悟的!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托馬斯-阿姆特郎先生進行了15年的調(diào)查研究,最終寫成了經(jīng)典教育專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實際上根本沒有天生的所謂學習上不行的孩子。證實了教育是一門神秘科學,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細心地分析?!睹總€孩子都能成功》一書正是認真探析了學習這一重要的教育現(xiàn)象。書中關(guān)于一個叫比利小孩的故事.談到他總是喜歡發(fā)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兒,但因為他似乎不會按學校的規(guī)定的方式辦事,他甚至不會計算房間的面積而被勒令退學。使我聯(lián)想到托馬斯先生在書中的具體分析,就是很多孩子學習不好的原因,最后歸結(jié)到底是——現(xiàn)今的學校教育很難
4、適應孩子們,老師們僅僅重視的是孩子們很有限的幾個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使得很多孩子天生的才能和潛能被打壓了,從而產(chǎn)生了很多不適應學校教育的“差生”,“學習上的殘疾人”,當這些標簽被無情地貼到孩子的身上時,孩子們就真正地成為了學業(yè)殘疾人了。在今天我們當前的學校教育中幾乎天天都在制造著大量的“學習殘疾人”,只是我們中國人給他們貼上的標簽不太一樣----“差生”,現(xiàn)在叫的好聽一點就是“后進生”。他們帶著這個標簽在學習生涯中艱難跋涉,永遠走不出失敗的陰影。例如書中的比利讓水沿著水槽流下,帶著乒乓球滾入洞槽,輪番撞擊數(shù)只鈴鐺鳴叫,使一頭玩具小豬旋轉(zhuǎn)起來,最后進入玩具鱷魚嘴里。這樣,一個鱷魚似的小切削
5、器便被啟動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鉛筆。他發(fā)明的一些其他機械,也是既富創(chuàng)造性又有實用性。然而,比利卻因為學習不好被學校認為是“問題學生”。回想自己實際教學過程中的“學困生”問題,有過成功的案例,但也有一些是讓自己覺得失敗的示例。想想其實不管什么樣的小孩,都有各自的優(yōu)勢和劣勢,作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應該有一份教育的情懷,“有容乃大”的胸懷,有了這樣的胸懷才可以做真教育!學校教育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對每個學生同一個尺度同一個標準去要求,有些孩子會因為無能為力而放棄。對于一些學生考一百分是她的最佳成績,而有的學生考七十分就已付出了最大努力。
6、作為教師應該更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而不是學習的結(jié)果,要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得到了提高,要把每個學生的潛能充分發(fā)揮出來,要給每個學生提供體驗成功的途徑,要為每個學生設置可實現(xiàn)的目標,使學生真正體驗到通過學習獲得成功的快樂。自信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睹總€孩子都能成功》這本書中托馬斯先生的研究成果表明,實際上根本沒有天生的所謂學習上不行的孩子。即使是那些有特定學習殘疾、閱讀困難癥、好動癥、功能紊亂性讀書困難癥、數(shù)學滯塞癥等學習有障礙的孩子,絕大部分也是世人帶著有色眼鏡看待的結(jié)果。托馬斯先生發(fā)現(xiàn):孩子學習有困難,本質(zhì)上是他的學習方法只是跟你不一樣而已。在書中有一個活潑好學的六
7、歲小姑娘,當她第一天上學去是多么地激動。她對這么一個有紀念意義的日子充滿了期待。然而,實際情況并非象她的想像。她發(fā)現(xiàn)自己已習慣于把時間花在小池邊和朋友們畫畫、唱歌和戲水、堆磚游戲,在學校卻必須要恪守規(guī)則,生活在一個不得不長時間坐在座位上去解析老師復雜的說辭,眼睛要盯著書本上那些她不喜歡的數(shù)字與字母。當她在老師面前流露出自己對學習的失望與迷惑時,老師卻建議她去專家那兒做個檢查。于是,她就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檢查,從此被人認為是徹頭徹尾的“癡呆生”。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