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筑知識:古建筑尺寸規(guī)范

中國古建筑知識:古建筑尺寸規(guī)范

ID:9404094

大?。?9.00 KB

頁數:3頁

時間:2018-04-30

中國古建筑知識:古建筑尺寸規(guī)范_第1頁
中國古建筑知識:古建筑尺寸規(guī)范_第2頁
中國古建筑知識:古建筑尺寸規(guī)范_第3頁
資源描述:

《中國古建筑知識:古建筑尺寸規(guī)范》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應用文檔-天天文庫。

1、中國古建筑知識:古建筑尺寸規(guī)范1、面闊確定:按門尺吉字定明間面闊尺寸;次間按明間面闊的8/10定尺寸  2、進深確定:小式建筑不超五檁四步,七檁房則增加前后廊來處理;大式建筑按斗拱攢數定進深  3、柱高柱徑確定:柱高為明間面闊的8/10,柱徑為柱高的1/11  4、收分、側腳:小式建筑收分為柱高的1/100,大式建筑收分為柱高的7/1000;外檐柱側腳為柱高的1/100(或7/1000),金柱和中柱均無側腳  5、上出、下出(出水、回水):無斗拱大式或小式建筑上出為檐柱高的3/10,檐椽為上出的

2、2/3,飛椽為上出的1/3;下出尺寸小式做法為上出的4/5,大式做法為上出的3/4  6、臺明高度:小式建筑為1/5柱高或2D(D為柱徑),大式建筑為挑尖梁底高的1/4  7、步架、舉架:廊步架一般為4D~5D,金、脊步架一般為4D,頂步架不小于2D也不大于3D;舉架小式五檁房一般為五舉、七舉;七檁為五舉、六五舉、八五舉;等等  8、五架梁:高1.5D,厚1.2D或金柱徑1寸,長為四步架加2D五架梁劃線程序:將已初步加工完畢的木料在迎頭畫上垂直平分底面的中線  在中線上分別按平水高度(即墊板高度

3、,通常為0.8檁徑)和梁頭高度(通常為0.5檁徑)畫出平水和抬頭線位置,將兩端頭中線、平水線、抬頭線分別彈在梁長身各面、再以每面1/10的尺寸彈出梁底和側面的滾棱線抬頭線在正身又叫熊背線  同時又是側面上棱的滾棱線梁頭劃線首先應按檁徑大小在檁中線兩側畫出檁椀寬度,在此范圍內順梁身方向分四份,中間兩份為梁鼻子  兩側兩份為檁椀  9、三架梁:三架梁高為0.8檁徑或0.65檁徑,抬頭為1/2或1/3檁徑三架梁用料比五架梁小(厚為五架梁的8/10,高為5/6),故需適當減小平水(墊板)和抬頭(檁椀)高

4、度  10、桁、檁:檁徑一般為D或0.9D(大式帶斗拱做法為4~4.5斗口)  正身長按面闊,一端加榫長按自身直徑的3/10  下有重疊構件時均需做出“金盤”,金盤寬為3/10檁徑  11、瓜柱及角背:脊瓜柱高為脊檁和上金檁的垂直距離減掉三架梁的抬頭和熊背高度,另外再加下榫長,上面加脊檁椀高(按1/3檁徑)瓜柱厚為三架梁厚的8/10,寬為一份檁徑脊瓜柱上端也應留鼻子,寬度可按瓜柱寬的1/4,高同檁椀角背制作:凡瓜柱自身高度等于或大于寬度2倍時都須按角背,以怎強其穩(wěn)定性角背長為一步架,高為瓜柱高的

5、1/3~1/2  厚為自身高的1/3或瓜柱厚的1/3角背與瓜柱相交部分,在上部刻去高度的1/2,兩側做出包掩(俗稱“袖”),包掩為構件厚的1/10角背與梁背迭合,兩端還應栽木銷固定  12、抱頭梁:長為廊步架加梁頭長一份  高由平水(0.8檁徑)、抬頭(0.5檁徑)、熊背(1/10梁高)三部分組成  約1.5D其后尾做半榫插入金柱,半榫長為金柱徑的1/3~1/2,榫厚為梁厚的1/4梁后尾與金柱接觸處肩膀有撞肩和回肩兩部分,通常做法為“撞一回二”,即將榫外側部分三份,內一份做撞肩與柱子相抵,外兩份

6、向反向畫弧做回肩  13、額枋(檐枋):高D,厚0.8D,燕尾榫頭部寬和長相等為1/4~3/10柱徑,根部按每面寬度的1/10收分,使榫成大小頭燕尾榫兩側分三等分,一份為撞肩  兩分為回肩,反向畫弧枋子底面的燕尾榫頭部和根部均應比枋子上部每面收分1/10,使榫上大下小(稱為收溜)  14、金、脊枋:一般高為0.8D,寬為0.65D,做法與額枋(檐枋)相同  15、箍頭枋:用于稍間或山面轉角處,做箍頭榫與角柱相交的檐枋或額枋稱箍頭枋箍頭枋的頭飾大式做“霸王拳”  小式作“三岔頭”箍頭榫長度,霸王拳

7、由柱中外加一柱徑  三岔頭外加1.25柱徑箍頭榫厚應同燕尾榫,為柱徑的1/4~3/10霸王拳(或三岔頭)寬窄高低均為枋子正身部分的8/10,因此,先畫出扒腮線,將箍頭兩側按原枋厚各去掉1/10,高度由底面去掉枋高的2/10肩膀處按“撞一回二”畫出撞肩和回肩  16、門尺:門尺1尺=1.44營造尺=46.08cm  1門尺均分為8寸,每門尺的1寸=5.76cm;八個寸位分別為財、病、離、義、官、劫、害、本每寸分為5份  每份均有吉兇定義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