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療法禁忌癥慎用癥與禁忌癥

刮痧療法禁忌癥慎用癥與禁忌癥

ID:9410468

大小:27.00 KB

頁數(shù):2頁

時間:2018-04-30

刮痧療法禁忌癥慎用癥與禁忌癥_第1頁
刮痧療法禁忌癥慎用癥與禁忌癥_第2頁
資源描述:

《刮痧療法禁忌癥慎用癥與禁忌癥》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應用文檔-天天文庫。

1、刮痧療法禁忌癥慎用癥與禁忌癥1、有出血傾向的疾病,如血小板減少癥、白血病、過敏性紫癜癥等不宜用瀉刮手法,宜用補刮或平刮法。如出血傾向嚴重者應暫不用此法。2、新發(fā)生的骨折患部不宜刮痧,須待骨折愈合后方可在患部補刮。外科手術疤痕處亦應在兩個月以后方可局部刮痧。惡性腫瘤患者手術后,疤痕局部處慎刮。3、原因不明的腫塊及惡性腫瘤部位禁刮,可在腫瘤部位周圍進行補刮。4、婦女月經(jīng)期下腹部慎刮,妊娠期下腹部禁刮。刮痧療法注意事項刮痧時,皮膚局部汗孔開泄,為有利于扶正祛邪,增強治療效果,治療刮痧時應選擇環(huán)境,根據(jù)患者體質選擇適當?shù)氖址?,注意掌握刮拭的時間,重病人應采用綜合治療。1、治療

2、刮痧時應避風和注意保暖治療刮痧時應避風,注意保暖。室溫較低時應盡量減少暴露部位,夏季高溫時不可在電扇處或有對流風處刮痧。因刮痧時皮膚汗孔開泄,如遇風寒之邪,邪氣可通過開泄的毛孔直接入里,不但影響刮痧的療效,還會因感受風寒引發(fā)新的疾病。2、每次只治療一種病癥每次治療時刮拭時間不可過長,嚴格掌握每次刮痧只治療一種病癥的原則。不可連續(xù)大面積出痧治療,以保護正氣。教材中每個病癥所提供的刮拭部位,當經(jīng)絡穴位與全息穴區(qū)結合應用時,多種全息穴區(qū)治療部位,每次選刮1-2種即可。3、治療刮痧后飲熱水一杯治療刮痧使汗孔開泄,邪氣外排,要消耗部分體內的津液,刮痧后飲熱水一杯,不但可以補充消

3、耗的水分,還能促進新陳代謝,加速代謝產(chǎn)物的排出。4、刮痧后洗浴的時間治療刮痧后,為避免風寒之邪侵襲,須待皮膚毛孔閉合恢復原狀后,方可洗浴,一般約3小時左右。但在洗浴過程中,水漬未干時,可以刮痧。因洗浴時毛孔微微開泄,此時刮痧用時少,效果顯著,但應注意保暖。5、不同種類皮膚病刮拭方法皮膚病患者,皮損處干燥、無炎癥、滲液、潰爛者(如神經(jīng)性皮炎、白癜瘋、牛皮癬等病癥),可直接在皮損處刮拭。皮膚及皮下無痛性的良性結節(jié)部位亦可直接刮拭。如皮損處有化膿性炎癥、滲液潰爛的,以及急性炎癥紅、腫、熱、痛者(如濕疹、皰疹、疔、癤、癰、瘡等病癥),不可在皮損處或炎癥局部直接刮拭,可在皮損處

4、周圍刮拭。6、糖尿病、下肢靜脈曲張刮拭方法糖尿病患者皮膚抵抗力減低,血管脆性增加,不宜用瀉刮法。下肢靜脈曲張局部及下肢浮腫者,宜用補刮法或平刮法從肢體遠端向近端刮拭,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如何提高刮痧的療效1、要用專用的刮痧板和刮痧乳、刮痧油。因為專用刮痧板的形狀是根據(jù)人體的解剖形態(tài)設計的,適合人體經(jīng)絡穴位和全息穴區(qū)的刮拭,達到應有的刺激強度。刮痧乳的潤滑性好,加之其中含有益于皮膚的中藥成分,可以保護皮膚,預防感染,提高療效。2、正確掌握刮痧的方法和補瀉手法。體質強弱不同,病情輕重不同,發(fā)病時間長短不同,刮拭手法要有區(qū)別。3、選取刮拭部位要正確,哪疼刮哪是民間刮痧的方法,只

5、有根據(jù)不同的病癥選取相應的經(jīng)絡穴位,刮痧的效果才會顯著。4、充分利用刮痧的診斷作用和防病作用,堅持保健刮痧,未病先防,提前治療,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是最好的防病治病方法。注意:1、刮痧療法對疼痛性疾病,感冒發(fā)熱,亞健康狀態(tài),防病保健以及輕度臟腑功能失調有很好的療效。對于嚴重的臟腑功能失調、骨關節(jié)明顯變形等病癥刮痧起輔助治療作用。2、可以按照刮痧教材中各種病癥的提示部位去刮拭,前提是明確疾病的診斷。特別是刮拭效果不明顯時,要請醫(yī)生診斷清楚,再刮痧治療。3、重癥、疑難病癥應在醫(yī)生指導下刮痧。4、認真學習刮痧療法的注意事項,掌握適應癥、禁忌癥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