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晚明南京教案新探》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晚明南京教案新探萬明明萬歷末年的南京教案,作為基督教入華后第一次大規(guī)模中西文化沖突表象化的標志,載入史冊。我們所熟悉的,是天主教與儒、佛的沖突,也即中西文化沖突的結果,導致了南京教案的發(fā)生。對此,應是沒有疑義的,然而,除此以外,特定的時空關系,也向我們昭示事件的發(fā)生并非偶然。從史的發(fā)展角度而言,有必要追尋萬歷末年政局演變的脈絡,將南京教案這一晚明重要政治事件,置于當時廣闊的政治社會背景之中,進行歷史性考察。揭示政局與教案的關系,有助于我們加深對這一事件的認識。至于對教案史事的考述,以1930年張維華先生主要根據中文史料所撰《南京教案始末》一文最為詳盡,本
2、文僅以南京教案親歷者、葡籍耶穌會士曾德昭的記錄,與中文史料相互參證考察,作出簡論,就教于學界。?一?明代萬歷年間,繼唐、元代基督教兩次傳入中國之后,基督教第三次傳入中國,從而導致了佛教以后,外來文化的第二次大規(guī)模輸入,與中西文化的直接接觸,這無疑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自16世紀中葉沙勿略(TrangoisXavier)開始,西方傳教士為進入中國傳教,進行了堅持不懈的努力。直至萬歷十年(1582),意大利籍耶穌會士羅明堅(MicheleRuggieri)才首次得到明朝地方官員允準,進入中國內地居留傳教。次年,他與同籍耶穌會士利瑪竇(Mattio
3、Ricci)同到廣東肇慶,建立起中國內地第一座西式天主教堂。此后,經過近10年努力,萬歷二十八年十二月(1601年1月),利瑪竇終于盼到“上令方物解進,瑪竇伴送入京”①的一天。從此,西方傳教士在華居留傳教得到了中國最高統治者皇帝的默認。利瑪竇開始公開在帝都建立教堂,傳播天主教。利氏逝世于萬歷三十八年(1610),自其至京,又是幾近10年時間,當時,天主教在中國內地的傳播之地,先后己有7處:肇慶、韶州、南昌、南京、北京、上海、杭州。史載:“在京碩彥翕然景從”②,“授其學者遍宇內”③。作為學術傳教方式成功的體現,“當時看起來,或者可以說是一種基督教和儒教的混
4、合體,很有希望在不久以后成為中國的宗教。”④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利瑪竇逝世后僅6年,萬歷四十四年(1616)發(fā)生南京教案,西方傳教士受到沉重打擊,他們傳入西學的過程一度被阻。事件的發(fā)生,固然有中西兩種不同質文化的相互沖撞,以及利氏死后,傳教士中有突破他生前謹慎地多在上層傳教的做法,向民間擴大傳播的緣故,但也與當時朝中政局變化有密切關系。換言之,萬歷年間政局的波譎云變,對天主教與西學的傳入,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和作用。萬歷自沖年登極以后,依靠首輔張居正,銳意整飭吏治、改革經濟,頗見成效。但張居正死后,萬歷親政,這種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便戛然而止,朝事日益向不堪
5、滑去。中葉以后,萬歷不理朝政,政治腐敗日甚,經濟搜刮日厲,統治危機迭現。到此時,不同于列朝的末世危機,由于社會經濟的迅速發(fā)展,中國封建社會經濟結構發(fā)生變化,處于古代社會向近代社會過渡的前夜,社會內部各層面都涌動變革激流,而西方傳教士入華適逢其會。當社會面臨深刻變動之際,明朝政壇中代表變革的政治派別也就應運而生,這就是被反對派指為東林黨的士大夫清流派。萬歷中葉以后,兩種政治勢力形成并展開激烈的斗爭,一是以東林黨為核心的士大夫清流派,秉承時代氣息,堅決主張改革腐朽政治;另一則是以浙黨為首的,包括浙、楚、齊、宣、昆黨在內所有東林的反對派,他們以因循守舊為特征,
6、堅決維護腐朽政治,反對改革。明末黨爭劇烈,是非巨細難以全部加以定性分析和判斷,因此我們難有跳出黨爭的框架,從時代特征上把握封建士大夫中的清流和濁流,區(qū)別改革和保守,判斷進步和倒退。以東林為核心的清流派與以浙黨為核心的反對派之間的斗爭,在萬歷中葉以后持續(xù)不斷,根本上是改革還是守舊的斗爭。當時政局雖然多變,但萬變未離其宗,士大夫改革派和保守派兩大政治勢力間你消我長,斗爭始終貫穿其間,使危機迭現的朝局波瀾起伏之余,卻也有規(guī)律可尋。士大夫清流派的核心是東林黨。是以萬歷二十二年(1594)因爭國本被革職的吏部文選郎中顧憲成在革職后10年,于家鄉(xiāng)無錫東門建立東林書院
7、,講學會友,評論時政,因而被命名的士大夫政治力量。實際它的形成還可上溯到萬歷十五年(1587)丁亥京察,由此開了清流派澄清吏治的先河。他們的特點是反對神宗不理朝政,寵信鄭貴妃,久不立太子;反對神宗派出礦監(jiān)稅使,四出搜刮民財;反對內閣專政,要求整飭吏治,制止腐敗。他們充滿矯正王朝傾危的政治理想,無論是對社會的批判,還是經世致用的主張及其憂患意識,都證明他們代表的是變革時代的進步趨向。與此同時,封建士大夫中的一些人,也在面對現實苦苦尋求挽救社會危機、政治腐敗、道德淪喪的出路。他們與東林一樣關心國事民瘼,政治生涯也大多隨東林黨在朝起伏升降而波折,應當屬于以東林
8、黨為核心的士大夫清流派。這些人中有成為明末天主教三大柱石的徐光啟、李之藻和楊廷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