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不應該打孩子

家長應不應該打孩子

ID:9787571

大?。?5.50 KB

頁數:4頁

時間:2018-05-09

家長應不應該打孩子_第1頁
家長應不應該打孩子_第2頁
家長應不應該打孩子_第3頁
家長應不應該打孩子_第4頁
資源描述:

《家長應不應該打孩子》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家長應不應該打孩子對現代父母來說,“打孩子”也許是最不被認同的教育方法,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然而,從沒打過孩子的父母恐怕很少,只有“十全十美”的父母才能做到絕對不打孩子,而世上極少有如此完美的父母。父母往往在忍無可忍的情形下動了手,事后又十分后悔、自責。關于體罰對孩子造成的不良影響,這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對較多,簡要概括,有如下幾點:1、影響親子感情2、養(yǎng)成暴力傾向3、傷害自尊心4、造成懦弱、自卑的性格5、導致拘束、緊張情緒6、學會撒謊7、讓孩子失去內疚感“打”也有積極意義作為一種手段,盡管打孩子看起來很不人道,但也許它本身無所謂好壞。一種看似野蠻的方式,完全可能是出自善良的意

2、圖,也可以實現很多高尚的目的。1、讓孩子迅速學會遠離危險物,避免肉體的傷害。2、避免放縱孩子做壞事。3、克服孩子自我中心的傾向,糾正任性。4、學會如何克服挫折,改正自身錯誤。5、讓孩子從小樹立起正義的觀念。6種情況下不能打孩子如今,信奉“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理念的人應該不在少數,持這種觀念的人肯定會反對打孩子,甚至認為打孩子是愚蠢的,是父母自己無能,是不會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的一種表現。的確,在以下很多情況下,是不能打孩子的。1、孩子犯錯誤,是因為父母事先沒有告訴孩子不能這樣做,或者父母沒有把話講清楚。2、孩子所犯的錯誤,父母自己也在犯。3、父母在暴怒之下不

3、能打孩子。4、孩子生理與心理具有以下特殊情況者不能打:行為亢奮有神經障礙的孩子,十分敏感的孩子,曾受過情感傷害的孩子。5、不到3歲的孩子不要打。6、6歲以后要盡量少打,12歲以后的孩子不能打。一般而言,孩子6歲以后就應盡量減少體罰,而到了12歲就應完全停止了。6歲以后,多數孩子已經進入學校了,獨立自主意識有了較好的發(fā)展,自尊心越來越強,開始努力地做事情,渴望著憑借自己的能力、勤奮,不斷帶來各種成就。這時體罰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喪失成長所必須的成功體驗,影響人格的健康發(fā)展,養(yǎng)成消極、自卑的人格;而且在這一時期進行體罰,孩子能夠清楚地記住父母對自己的體罰,在心靈蒙上一層

4、陰影。進入青春期后,兒童在肢體運動、認知、道德感等方面日漸完善,逐步形成完整的統(tǒng)一的自我。他們強烈感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獨特的個體,具有認識自我、表達自我、張揚自我的強烈要求。如果這時體罰孩子,他會感到這是對自己人格的嚴重踐踏,產生強烈的抵觸心理,一些男孩子甚至還會產生某種報復與逆反心理;而且,隨著知識的增多,他們會清楚知道父母的這種做法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是一種違反法律的錯誤行為,因而會對父母產生不良印象,認為他們不遵守法律。4種情況下可以打孩子在中國,父母打孩子,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采訪現在的父母時發(fā)現:盡管有少數人不打孩子,但多數還是打的。如果你認為“不打不成

5、才”,“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是禍害”等觀點是有道理的,如果你經常不能通過積極的鼓勵,也不能通過講道理讓孩子遵守規(guī)則,那么你可能認為在以下情況下,父母或許可以通過“打”的方式,給孩子以威嚇,使其改邪歸正。1、如果孩子喜歡觸摸一些危險物,喜歡到一些不安全的場所,但由于孩子年齡太小,不能理解自己所作所為的嚴重性,或者理解了但管不住自己,家里人又沒有足夠時間看住孩子時。比如:有很多孩子喜歡撥弄電源插頭、開水瓶、玩火等,如果不及時而有效地加以制止,將會發(fā)生不堪設想的后果。2、當孩子某些作為、習慣、心理傾向,長大后有可能發(fā)展為違犯法律或不道德的行為時。3、過于自私、自我中心傾向嚴

6、重,心中絲毫沒有他人的位置。4、父母或老師已多次提醒他有規(guī)則存在,但他仍然故意犯規(guī)時,或者犯規(guī)后還絲毫不認錯,下次還想再犯時,可以打孩子。簡單地說,屢教不改時,可以打他。特別提醒:孩子不能亂打雖然主張在有些情況下,可以打孩子,但也不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殘酷、虐待性地責打孩子,或者沒頭沒腦地亂打一氣,逮住哪里打哪里,不管是頭部還是臉部。不要用任何工具如鞭子、拖鞋等,用手打屁股就可以了,絕不允許拍打孩子的頭、眼睛和耳朵。在實施體罰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及時懲罰,不能倒算帳。2、講明道理,告訴孩子下次應該怎么做。3、不要在外人面前打孩子。4、不能經常打孩子。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