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現(xiàn)代中國與阿拉伯的文化交流(1)》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現(xiàn)代中國與阿拉伯的文化交流[內(nèi)容摘要]“十一五”以來,隨著中國與阿拉伯國家政治、經(jīng)貿(mào)關(guān)系的不斷加深,雙方的文化關(guān)系也得到進一步加強。從2004年中阿合作論壇成立,到今年北京第二屆阿拉伯藝術(shù)節(jié)成功舉辦,雙方文化交流領(lǐng)域不斷拓寬,渠道不斷增多,內(nèi)容也更加豐富多彩。[關(guān)鍵詞]中國;阿拉伯;文化;文化交流[ABSTRACT]"EleventhFive-Year",alongwiththepoliticsbetweenChinaandArabcountries,thedeepeningeconomicandtraderelations,culturalr
2、elationsbetweenthetwosideshavealsobeenfurtherstrengthened.Since2004theestablishmentofSino-ArabCooperationForum,toBeijingthisyear,thesecondArabartsfestivalsuccess,thetwosidescontinuetobroadenthefieldofculturalexchanges,increasingchannels,contentandmorecolorful.【KEYWORD】China;
3、Arab;Culture;Culturalexchange中國與阿拉伯國家作為21世紀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因此兩地的交往也深深影響了日后的世界政局、文化發(fā)展、歷史變革等??v觀歷史,一般人常常會注意到個體之間的交戰(zhàn)帶給兩個的影響,殊不知實際上在文化方面的交流往往才是比戰(zhàn)爭影響更為深遠的部分。而透過不同民族和國家在文化上的交流也正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原動力之一。阿拉伯國家地處歐、亞、非交界,總面積1400萬平方公里。作為人類文明的搖籃、世界三大宗教的誕生地,這里現(xiàn)有第8頁共8頁22個阿拉伯國家共3.1億人口,他們有共同的民族屬性和語言。7世紀伊斯蘭教誕生
4、,給阿拉伯民族注入強大活力,龐大的阿拉伯帝國,兼收并蓄,絲綢、香料之路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偉大使者,輝煌的阿拉伯——伊斯蘭文明的文學(xué)、天文、醫(yī)術(shù)、建筑、工藝、紡織、書法等獨具神韻,是人類文明的瑰寶。阿拉伯世界經(jīng)歷了鼎盛輝煌,也遭遇衰落挫折。今天他們從傳統(tǒng)中吸取力量,又融合現(xiàn)代文明,利用獨特資源,活躍在國際舞臺上。中國是世界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并且中國文化又屬于早熟型,所以,在很長時間,中國文化在世界文化體系中一直是一個主要的輻射源,一方面在東亞和東南亞形成了多民族多國家的儒家文化圈,另一方面,它的思想和制度(如人本思想、科舉制度)、技術(shù)(如四大發(fā)明
5、)和物品(如絲綢、瓷器、茶葉)傳播到世界各地,極大地推進了整個世界的文明進程。在近代資本主義從西方崛起以來,世界文明從軸心時代進入全球一體化時代,中國文化的比較優(yōu)勢逐漸衰落了,中國以文化輸出為主轉(zhuǎn)為以文化接受為主。中國的現(xiàn)代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中國文化在世界文化體系中所扮演的這種角色在短期內(nèi)不會有根本的改變,我們所面對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問題也主要是如何正確處理外來文化的問題。對世界主流文化來說,中國文化的處境是如此,但是,中國文化仍有機會在許多國家的許多方面扮演影響的主角。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以及中國追求現(xiàn)代化的經(jīng)驗和成果對一些國家(特別是發(fā)展中國家)
6、是有借鑒意義的。在世界文化內(nèi)部的整合度還很低的時候,我們既要緊迫地吸收外來文化以推進中國文化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也要不失時機地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所以兩地的交流和合作更尤為重要。一、中阿文明古代的交融和互動中國和阿拉伯國家都擁有輝煌燦爛的文明。中阿友好交往歷史源遠流長,兩個文明之間的交融和互動構(gòu)建了偉大的絲綢之路,為人類留下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早在2100多年前漢武帝時期,中國的友好使者張騫不畏艱險,兩次出使西域,曾到達過阿拉伯地區(qū)。中國的大航海家鄭和也曾7次下西洋,3次到達阿拉伯灣,為推動中阿的文化和貿(mào)易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元朝時期,著名的摩洛哥旅行
7、家伊本?白圖泰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盛贊“中國人是各民族中手藝最高明,最富有藝術(shù)才華的人民”。時至今日,開鑿于3第8頁共8頁世紀的新疆克孜爾石窟和廣州的阿曼蘇哈爾號紀念碑成為當(dāng)年通過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進行友好交流的歷史見證。長期的友好交往使得中國與阿拉伯這兩大燦爛文明交相輝映,相得益彰,也為中阿關(guān)系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圖絲綢之路1、回教的傳入(1)回教於唐代何年傳人,學(xué)者意見不一。陳垣的回回教人中國史略,認為永徽二年大食與中國正式通使。即為回教傳入中國之始。但事實上政治關(guān)系非即等於宗教關(guān)系,故回教傳人中國的年代,迄未解決。但可確知的是唐朝是
8、回教徒開始廣泛在中國傳教的時期之一。(2)回教之傳入廣州,始於唐代,此則無可疑。因為唐肅宗至丈宗時代,約八世紀中期至九世紀中期,廣州已多回教徒聚居。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