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氣” 溯 源

“卦氣” 溯 源

ID:22358900

大?。?4.50 KB

頁數(shù):23頁

時間:2018-10-28

“卦氣” 溯 源  _第1頁
“卦氣” 溯 源  _第2頁
“卦氣” 溯 源  _第3頁
“卦氣” 溯 源  _第4頁
“卦氣” 溯 源  _第5頁
資源描述:

《“卦氣” 溯 源 》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卦氣”溯源摘要:本文考證漢代易學中的"卦氣"說在孟喜之前早已有傳,其源出于先儒古說;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子夏易傳》和《易傳》中,均有"卦氣"說的思想;殷墟甲骨文中的四方之名,以及《尚書.堯典》中的"析""因""夷""?",與后天八卦方位中的四正卦相同,由此可知"卦氣"說淵源久遠。作者強調(diào),古人經(jīng)過"仰觀""俯察",對天地萬物隨節(jié)氣變化的規(guī)律有了認識之后建構了易學的象數(shù)義理合一模式,象數(shù)含蘊著義理,義理脫胎于象數(shù),這是易學乃至易學哲學的獨特學術理路與"觀象系辭"的特殊闡述方式。關鍵詞:易學;易學哲學;卦氣

2、作者劉大鈞,1943年生,中國周易學會會長,《周易研究》主編,山東大學易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卦氣"說是象數(shù)易學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學說,深入探討此一學說,可加深對易學、易學哲學乃至整個中華文化精妙底蘊及慧見的理解,意義非常重大,此本文之所由作也。一、西漢"卦氣"考施、孟、梁丘三家居西漢古《易》十三家之首。《漢書.藝文志》:"《易經(jīng)》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顏師古注:"上下經(jīng)及十翼,故十二篇。"又云:"章句施、孟、梁丘氏各二篇。""漢興,田何傳之,訖于宣、元,有施、孟、梁丘、京氏列于學官。

3、"可見施、孟、梁丘三家之《易》在西漢的重要地位和影響。所謂"施、孟、梁丘"系指施仇、孟喜、梁丘賀三家,他們同為田王孫弟子。而田王孫師承丁寬,丁寬乃田何的得意門生。施、孟、梁丘三家,宣、元時皆立于學官??际┏鸶事度?公元前51年)曾于石渠閣"與五經(jīng)諸儒雜論同異"(《漢書.儒林傳》),可見施氏在當時學界已有著顯赫的地位。故施氏《易》的完成,必當在此之前。案京氏生于公元前77年,當石渠閣會議時,他已經(jīng)二十六歲,據(jù)理而推,此時應已受《易》于焦延壽。而焦氏自稱學于孟喜,故孟氏《易》的完成,亦必在此之前。由梁丘賀

4、、施仇宣帝時皆立為博士思之,估計三家《易》的完成,當在宣帝即位之初或稍前,約公元前70年左右。在施、孟、梁丘三家中,以梁丘賀當時最為得寵?!稘h書.儒林傳》稱:"賀筮有應,繇是近幸,為太中大夫,給事中,至少府,為人小心周密,上信重之。"但那時在學界聲望最高、影響最大的卻是孟喜。據(jù)《漢書.儒林傳》載,"博士缺,眾人薦喜"即其證。但因"上聞喜改師法,遂不用喜"。此所云孟喜"改師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據(jù)《漢書.儒林傳》:"喜好自稱譽,得易家候陰陽災變書,詐言田生且死時枕喜膝,獨傳喜,諸儒以此耀之。同門梁丘賀疏

5、通證明之,曰:'田生絕于施仇手中,時喜歸東海,安得此事?'"由于"上信重之"的"同門梁丘賀疏通證明之",于是,孟喜"改師法"遂成千古定案,至今兩千余年從來無人懷疑。孟喜所得"易家候陰陽災變書",先儒多認定即"卦氣"說。"卦氣"說(本文所言成熟的"卦氣"說,請詳《新唐書.歷志》及清惠棟《易漢學.孟長卿易上下》,文中不再出注)首見于《孟氏章句》。孟氏之書唐時尚存:《新唐書.藝文志》:"孟喜章句十卷。"故唐人僧一行尚能見之。據(jù)《新唐書.歷志》一行解釋"卦議"曰:"十二月卦出于孟氏章句,其說《易》本于氣,而后以

6、人事明之。""據(jù)孟氏冬至初《中孚》用事……消息一變,十有二變而歲復初,其《坎》《震》《離》《兌》二十四氣次主一爻,其初則二分二至也。"考《漢書.京房傳》云,京房"事梁人焦延壽……其說長于災變,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風、雨、寒、溫為候,各有占驗,房用之尤精。"孟康注此曰:"分卦值日之法,一爻主一日,六十四卦分為三百六十日,余四卦震、離、兌、坎為方伯監(jiān)司之官。所以用震、離、兌、坎者,是二至二分用事之日,又是四時各專主之氣。各卦主時,其占法各以其日觀其善惡也。"由這段對于京房所傳"卦氣"的介紹及孟康注文看

7、,焦、京之學確為師承孟喜而來。但《漢書.儒林傳》則認定京房"黨焦延壽獨得隱士之說,托之孟氏,不相與同。"就連孟喜的弟子翟牧、白生也出來呼應此說,當京房以為延壽《易》即孟喜《易》時,他們表示"不肯",皆曰"非也"。就這樣,京房所傳焦氏之學,變成焦氏得于"隱士之說",而孟氏由田王孫處所得"易家候陰陽災變書",亦被《漢書.儒林傳》結論為孟喜之"詐言"。事實果真如此嗎?為了弄清這段易學千古疑案,我們須先考察"卦氣"說是否屬于田何系統(tǒng),并由此入手,再溯"卦氣"之源。(1)據(jù)《漢書.儒林傳》介紹,沛人高相治《易》與

8、費直同時,"其學亦亡章句,專說陰陽災異,自言出于丁將軍"。丁將軍即丁寬,據(jù)《漢書.儒林傳》記載,丁寬為田何得意門生,除師事田何外,又跟田何的另一弟子周王孫受《周易》古義:"寬至雒陽,復從周王孫受古義,號周氏傳","景帝時,寬為梁孝王將軍拒吳楚,號丁將軍,作《易說》三萬言,訓詁舉大誼而已,今小章句是也。"案,吳、楚反于公元前153年,作《易說》當在此時前后,而高氏所傳"專說陰陽災異"之書,因"其學亡章句",顯然不屬"訓詁舉大誼"的"《易說》"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nèi)容,確認文檔內(nèi)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nèi)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