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蘇軾的生平事跡的研究》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學(xué)術(shù)論文-天天文庫。
1、蘇軾的生平事跡研究A蘇軾生平事跡研究一、書香世家蘇軾,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生于北宋中期,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卯時(午前六時),出生于書香門第,其父蘇洵是著名的文學(xué)家,他志在科舉,但懷才不遇。蘇軾的父親蘇洵一輩子沒做過什么特像樣的官,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有數(shù)的大散文家。蘇洵對他這兩個兒子要求是非常嚴(yán)格的,父親蘇洵的言傳身教,使得蘇軾既接受了正規(guī)而良好的文化藝術(shù)的熏陶,同時也賦予了他不拘禮教、開拓進去的卓然之氣,與此同時,來自母親程氏的教育也對蘇軾的成長至關(guān)重要。蘇軾道觀私塾里度過童年,
2、蘇軾在天慶觀的私塾里讀了三年,由于蘇軾從小天資聰穎,十歲時母親教他后漢書,在母親教導(dǎo)下進步非???。 年少輕狂 蘇東坡少年時讀了一些書,因為聰慧,常得到師長贊揚。頗為自負地在自己房前貼了一幅對聯(lián):“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后一白發(fā)老嫗持一深奧古書拜訪蘇軾,蘇軾不識書中的字,老嫗借此婉轉(zhuǎn)批評了蘇軾,于是蘇軾把對聯(lián)改為“發(fā)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用以自勉,從此傳為佳談二、應(yīng)試及第嘉祐元年(1056年),虛歲二十一的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翌年,他參加了禮部的考試,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
3、識,卻因歐陽修誤認(rèn)為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使其只得第二。14嘉祐六年(1061年),蘇軾應(yīng)中制科考試,即通常所謂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為“百年第一”,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憂扶喪歸里。熙寧二年(1069年)服滿還朝,仍授本職。他入朝為官之時,正是北宋開始出現(xiàn)政治危機的時候,繁榮的背后隱藏著危機,此時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變法。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當(dāng)初賞識他的恩師歐陽修在內(nèi),因在新法的施行上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朝野舊雨凋零,蘇軾眼中所見,已不是他二十歲時所見的“平和世界
4、”。三、出任鳳翔嘉佑六年十一月十九日,蘇軾出任簽書鳳翔府判官事,離開父親和弟弟,蘇轍一路送到京都外城鄭新門才與兄長道別。任職期間,鬧過的水災(zāi)和旱災(zāi),都得到很好的處理。但疲乏的工作加上官場的你爭我斗,蘇軾漸漸感到無比的憂戚。終于在英宗治平二年(1065)冬,鳳翔的任期屆滿,蘇軾迫不及待的奔回父親及弟弟居住的都城開封。不料第二年他妻子死了,不到一年,父親去世,帶著沉重的心情,蘇軾乘船運送父親及妻子的靈柩回故鄉(xiāng)眉山。四、王安石變法熙寧元年,神宗即位,服父喪期滿的蘇軾在繼室王氏的陪同下離開故鄉(xiāng),第二年出任監(jiān)官誥院。此時宋神宗為重建面臨
5、困境的國家財政,任用王安石為相,推行新法。蘇軾由于有不同的政治思想,受到排擠。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年方36歲的蘇軾落敗,被迫請調(diào)杭州(今浙江省杭州市),心中不免有些難過及挫敗感。蘇軾在辦完公務(wù)后,一得空便四處游玩,以解煩憂。結(jié)識了許多知交,也作了不少優(yōu)秀詩歌。如著名的《飲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七日于望湖樓醉書》等。政治上的挫敗反而促使東坡體驗了更豐富的人生,開拓了一片更寬廣的文學(xué)領(lǐng)域。熙寧七年(1074),蘇軾自愿調(diào)任密州(今山東省諸城縣),因那兒離蘇轍任職的濟南很近。也在密州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文學(xué)名作如《超然臺記
6、》、《水調(diào)歌頭-中秋懷子由》、《江城子-密州出獵》五、烏臺詩案后來蘇軾被調(diào)任到徐州(今江蘇省銅山縣)、湖州(今浙江省吳興縣)。神宗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時,在他移任湖州的第三個月的一天,,一位朝廷欽差,為了要討好王安石,把蘇軾捉拿進京,指稱他誹謗朝廷,請皇上下令司法官員判他的罪。不久蘇軾就被送入獄中,這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14案子轟動一時,除湖、杭州等地的百姓請和尚念經(jīng)為他祈福,許多賞識他的官員都舍身挽救,加上神宗原本就喜愛他的文學(xué),生病的曹太后為他說情,最后只定“譏諷政事”之罪。后受皇帝恩賜,判他流放黃州,免于一死。
7、官場失意的蘇軾舉家來到湖北,面臨無錢、無房又無糧的流放生活,蘇軾將怎樣擺脫窘迫與困境?長江邊的小城黃州雖然是蘇軾仕途上的低谷,卻成了蘇軾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圣地。在走出了心靈的陰霾之后,蘇軾在長江邊的赤壁吟誦出了響徹千古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成為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豐碑。六、流放黃州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初到黃州,衣食住行都成問題。后來自力更生,開荒種地。在平淡地生活中找到喜悅,并堅定要艱險、樂觀地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前進。一年后,蘇軾在東坡旁筑了一間書齋,命名其為「東坡雪堂」,從此自號“東坡居士”。文章無論在思
8、想還是在題材上都有了擴展。如《前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后赤壁賦》等,此時的蘇軾在文學(xué)藝術(shù)的造詣上已達極高的境界!元豐七年,神宗下令蘇軾離開黃州,改授汝州(今河南省汝南縣)團練副使。旅途中曾遇王安石,二人雖有不同政治簡介,卻談得非常投機,王安石對他評價極高?!√K軾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