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2020年美的歷程優(yōu)秀讀后感想心得.doc》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應用文檔-天天文庫。
1、美的歷程優(yōu)秀讀后感想心得《美的歷程》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一部美學著作,在當時產(chǎn)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下面是給大家的美的歷程讀后感,僅供參考。在老師給我們精心推薦的三本讀物《詩論》、《美的歷程》和《中國史綱》中,首先吸引我的就是李澤厚先生著的《美的歷程》。而我之所以被吸引就在于他在開篇寫的一段類似于序言的短文:“你去過天安門前的中國歷史博物館嗎?如果你對那些史實并不十分熟悉,那么,作一次美的巡禮又如何呢?那人面含魚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斕的青銅器,那琳瑯滿目的漢代工藝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筆走龍蛇的晉唐書法,那道不盡說不完的宋元山水畫,還有那些著名的詩人作家們屈原、陶潛、李白、杜甫、曹
2、雪芹??的想像畫像,它們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觸到的這個文明古國的心靈歷史么?時代精神的火花在這里凝凍、積淀下來,傳留和感染著人們的思想、情感、觀念、意緒,經(jīng)常使人一唱三嘆,流連不已。我們在這里所要匆匆邁步走過的,便是這樣一個美的歷程?!弊x罷全書得知,《美的歷程》以文藝作品為主要對象,對我們文明古國的歷史文化長廊作了一番巡禮,揭示了那些時代精神的火花,如何被我們先人巧妙地捕捉,機敏地再現(xiàn)為生動的藝術形象。遠古圖騰的神話傳說,饕餮獰厲的商周銅器,巍峨壯麗的秦代建筑,古拙渾厚的漢代畫像,悲慘森嚴的佛窟雕塑,筆走龍蛇的晉唐書法,氣韻生動的宋元畫軸;《詩經(jīng)》的“賦、比、興”手法,屈騷的浪
3、漫主義,魏晉詩文的風度神骨,唐宋詩詞的情趣意境,明清小說的憤俗感傷??這些風格迥異的藝術形式都積淀著我們民族的許多思想、情感、觀念、意緒,說明為什么直到今天,如此久遠的古典文藝仍能讓我們?yōu)橹@嘆,為之傾倒?!睹赖臍v程》猶如一位博學的向導,用富含詩意的哲理和思想把我們引進中國古代藝術的殿堂,帶領我們品味那文藝的美的精髓。在《美的歷程》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充滿著獰厲美的青銅饕餮圖騰。為什么青銅饕餮會在中國美學史上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成為中國古代青銅器的主要紋飾?在書中,李澤厚先生也提到,“饕餮究竟是什么呢?這迄今尚無定論。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它是獸面紋。什么是獸?則各種說法都有:牛、羊、虎
4、、鹿??本書基本同意它是牛頭紋?,F(xiàn)代民俗學對中國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調查表明,牛頭作為巫術宗教儀典中的主要標志,被高高的掛在樹梢,對該氏族部落具有極為重要的神圣意義和保護功能”。在得知青銅器形象的之后,我們才可能準確地認識“饕餮紋”之所以美,不在于它本身的圖騰,圖案有多么的神秘,多么的具有超世間的權威神力的觀念。它之所以美是那些構成圖案的粗獷雄健的線條,那種不可抵擋的原始感,這些都無不恰到好處的體現(xiàn)了一種無限的原始宗教情感。再加上該時期伴隨而來的氏族部落之間爭權奪利、合并戰(zhàn)爭所引發(fā)的大規(guī)模紛爭、屠殺和掠奪。超人的歷史力量與原始宗教神秘觀念的結合才使得青銅藝術散發(fā)著一種命運氣氛,加重了它本身
5、神秘與獰厲之感。但不是任何具有“獰厲神秘”色彩的藝術品都有價值,如果它沒有歷史命運力量和它內(nèi)在的原始感,縱然它的形象是如何夸張威嚇,也是索然無味的,沒有那種震撼力的??偠灾?,作者李澤厚先生通過對青銅饕餮的審美觀照,來展示這種作為獰厲美的青銅藝術涉及到的中國古代思想的發(fā)展進程。正是從它們的身上,體現(xiàn)了早期宗法制社會的統(tǒng)治者的威嚴、力量和意志;正是從它們身上,體現(xiàn)出了一種無限的、原始的、還不能用概念語言來表達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觀念與理想,配上那堅實、穩(wěn)定的器物造型,極為成功的反映了進入文明時代所必須經(jīng)歷的血與火的野蠻時代。遙遠的圖騰與巫術,早已沉埋在了過去的年年歲歲,歲歲年年之中。但仍
6、然值得人們?nèi)プ窇?,這種有意味的形式始終是藝術發(fā)展史上最原始最寶貴的財富,也為以后的藝術發(fā)展奠定了不可替代的基礎?!睹赖臍v程》一書作為對我國古代文學藝術研究的美學綱領,全書共分為十個章節(jié)。第一章為“龍飛鳳舞”,論述了遠古圖騰、原始歌舞、陶器圖案的有意味的形式三方面的內(nèi)容,研究了遠古時代原始的審美意識。作者認為圖騰歌舞分化為詩、歌、舞、樂和神話傳說,各自在以后取得了獨立的性格和不同的發(fā)展道路。第二章為“青銅饕餮”,論述了青銅時代獰厲的美,線的藝術,以及藝術從巫術和宗教的籠罩下的解放,青銅禮器逐漸從祭祀風格中解體從而接近了生動的現(xiàn)實生活面貌。第三章為“先秦理性精神”,論述了儒道互補,賦比興
7、原則,以及體現(xiàn)實踐理性精神的建筑藝術三個問題。其中最重要的觀點是儒道互補,作者認為從表面上看來,儒道是離異而對立的。一個入世,一個出世;一個樂觀進取,一個消極退避。但實際上它們剛好相互補充而協(xié)調,因為“兼濟天下”和“獨善其身”經(jīng)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補人生道路,而“身在江湖”和“心存魏闕”也成為中國歷代知識分子的常規(guī)心理及其藝術意念。而且,莊子盡管避棄現(xiàn)世,卻并不否定生命,更是對自然生命抱有尊重和珍惜的態(tài)度,所以,作者認為老莊道家是孔學儒家的對立的補充者。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