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加味血府逐瘀湯治療老年性高血壓效果觀察.doc》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加味血府逐瘀湯治療老年性高血壓效果觀察【摘要】目的:探討老年性高血壓采用加味血府逐瘀湯治療臨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選擇100例老年性高血壓患者作研究對象,均為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隨機分組,就常規(guī)降壓藥物口服治療(對照組,“50)與加用加味血府逐瘀湯治療(觀察組,n二50)臨床效果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選取病例臨床總有效率為94%,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6%,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老年性高血壓采用加味血府逐瘀湯治療,可顯著提高臨床效果,緩解癥狀,控制血壓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娟P鍵詞】加味;血府逐瘀湯;老年;咼血壓;效果觀察【中圖
2、分類號】R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4-0253-02近年來,人口老齡化社會進程加劇,加之飲食結構不斷調整,危險因索增多,老年性高血壓患病率顯著上升。傳統(tǒng)降壓多以滋補肝腎、平肝潛陽為主,而現(xiàn)代醫(yī)學證實,溫陽利水、活血化瘀可擴張毛細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解除小動脈痙攣,為高血壓逆轉血管重塑提供條件[1]。本次研究選取相關病例,就常規(guī)降壓藥物口服治療與加用加味血府逐瘀湯治療臨床效果進行比較,現(xiàn)將結果總結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本次共選擇100例老年性高血壓患者,男61例,女39例,年齡60-69歲,平均(62.8±2.3)歲,病程
3、1T0年,均與WHO制定的診斷及分級標準符合。其中1級33例,2級67例?;颊呔栽负炇鸨敬螌嶒炛橥鈺?,高血壓加重因索如心衰、電解質紊亂、感染等均控制,排除機體其它系統(tǒng)嚴重疾患者。1.2方法對照組取降壓藥物常規(guī)應用,即氫氯噬嗪口服,12?5mg/次,2次/d,并取10%氯化鉀口服液口服,5ml/次,2次/d。觀察組加用血府逐瘀湯加味,基礎方:雞內金12g,桃仁10g,決明子12g,紅花9g,白菊花10g,川茸9g,葛根25g,當歸15g,半夏12g,赤芍9g,牛膝15g,白芍20g,枳殼12g,柴胡12g,生、熟地黃各24g,夏枯草3g,丹參3g,生山楂盹。隨證加減:氣
4、滯加延胡索、醋香附;明顯氣短乏力加黃罠;納差腹脹加木香、焦三仙、厚樸、砂仁;痰濕重加白術、茯苓、陳皮;痰濁重加膽南星、石菖蒲;便秘加制大黃;口干甚加麥冬、天花粉;陰虛火旺加旱蓮草、女貞子;失眠加合歡皮、夜交藤、遠志。1齊U/d,水煎2碗,分早晚服用。兩組一個療程均為4周,治療期間其它藥物停用。1.3效果評定顯效:舒張壓下降未達正常水平,但下降22?67kP“;舒張壓下降達正常及下降1.33kPa,具備1項。有效:與治療前比較,舒張壓下降1.33-2.53kP&,但未達正常;舒張壓下降<1.33-2.53kPa,但達正常;收縮壓下降^4.OOkPa,具備1項。無效:上述標準均
5、未達到。1.4統(tǒng)計學分析2結果觀察組選取病例臨床總有效率為94%,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6%,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1兩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注:*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o3討論中醫(yī)將高血壓病定義為“眩暈”、“肝風”、“頭痛”、“中風”、“心悸”等范疇,高血壓致屮風病程屮,氣血失和、陰陽失調為病理基礎。本病變化以肝腎陰陽失調為關鍵,口痰瘀互結、瘀血為重要病機。采用血府逐瘀湯加減方,以活血化瘀、平肝潛陽、溢補肝腎,全方配伍,共起平肝息風、化瘀活血之效。藥理學研究顯示,血府逐瘀湯含有的白芍、川時嗪、丹參酮、阿魏酸等,可增加
6、血管內皮細胞抗栓和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使血液恢復正常,抗動脈內膜斑塊形成和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環(huán);芍藥貳、川茸嗪、生地黃水煎劑、山楂總提取物、丹參酮等均可擴張冠狀動脈,緩解血管平滑肌痙攣,明顯降低外周血管、冠脈、動脈血管阻力,使腦血流量改善,促使血壓水平降低[2]。使血細胞比容、血漿粘度、血沉、全血、體外血栓形成、纖維蛋白原含量等各項指標改善,進而預防血栓形成、降低血壓、改善心血管功能。避免老年人對西藥利尿藥耐受性差、降壓反應敏感等不良事件發(fā)生。結合本次研究結果示,觀察組選取病例臨床總有效率為94%,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6%,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上,老年
7、性高血壓采用加味血府逐瘀湯治療,可顯著提高臨床效果,緩解癥狀,控制血床水平,具有非常重耍的應用價值。參考文獻:[1]趙玉娟?中藥治療高血壓臨床觀察[J]?中華中西醫(yī)學雜志,2007,5(3):123.[2]王勉,秦揚?加味血府逐瘀湯治療高血壓64例療效觀察[J]?中國熱帶醫(yī)學,2008,8(9):1564-1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