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淺析孔子的教育倫理思想述評論文》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學術(shù)論文-天天文庫。
1、淺析孔子的教育倫理思想述評論文論文關(guān)鍵詞:孔子;教育;倫理論文摘要:孔子是中國倫理思想史上第一位具有較完整思想體系的倫理學家,同時又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教育家。筆者認為,孔子在教育的對象、教育的內(nèi)容、教與學的關(guān)論文關(guān)鍵詞:孔子;教育;倫理論文摘要:孔子是中國倫理思想史上第一位具有較完整思想體系的倫理學家,同時又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教育家。筆者認為,孔子在教育的對象、教育的內(nèi)容、教與學的關(guān)系及方法問題上都具有豐富的、系統(tǒng)的倫理思想,是中國教育發(fā)展史和倫理_發(fā)展史上的一塊里程碑,時于我
2、們今天的教師職業(yè)道德的建設(shè)有所稗益。孔子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從孔子被尊為“萬世師表”的歷史事實來看,他是最早出現(xiàn)的專職教師的代表人物,他的職業(yè)道德和敬業(yè)精神仍閃耀著星空北斗般的光輝。特別是他的教育倫理思想,源遠流長,內(nèi)容豐富,蘊義深刻,是中國教育發(fā)展史和倫理發(fā)展史上的一塊里程碑。一、在教育對象的選擇、師生關(guān)系、教與學的關(guān)系問題上主張“有教無類”,師生平等、教學相長(1)有教無類,不分貴賤在教育對象問題上,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即教育不分出身,不分貴賤。如子路原是不韌禮的“野人”,子貢是個商人
3、,仲弓之父為“賤人”、“子張”,魯之鄙家也。顏琢聚,梁父之大盜也,學于孔子”。他們戈僅非貴族子弟,而且電非士人。出身很卑賤,孔子都肯接受為自己的學生、難怪乎會有那么多非貴族青年,千里迢迢奔向魯國投人孔門受業(yè)??鬃又埃饨ㄙF族壟斷了文化教育權(quán),所謂“學在官府”,就是說學校為貴族子弟而設(shè),平民沒有受教育的可能:孔子創(chuàng)設(shè)私學;使“學移民間”,他的弟子,其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這些學生大多數(shù)出身貧賤,這樣孔子開創(chuàng)的私學,培養(yǎng)了一批人才,充分體現(xiàn)了教育的民主性,打破了傳統(tǒng)文化傳播中的貴賤界限,是中國教育
4、史上的一次創(chuàng)舉;這一主張對于普及教育、傳播先進文化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都起了積極的作用。(2)師生平等,教學相長怎樣對待和處理師生關(guān)系,是教學雙邊活動中所遇到的首要問題。在孔子那里,師道是神圣尊嚴的、但這不等于壓制學生,尊師重道與師生平等,是并行不悖的_孔子教學中的師生關(guān)系充分表現(xiàn)了平等精神‘孔子對學生坦率真誠,學生對孔子敬愛、尊重,這是值得后人敬慕和學習的。如“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薄昂笊晌?,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煽執(zhí)其手?!薄爱斎什蛔?/p>
5、于師”。誠然、孔子的這種平等待人、平易近人不等同于現(xiàn)代的民主精神,但沒有專制、高壓的氣息,卻也是可以肯定的;在師生平等的基礎(chǔ)上,在孔子的教學實踐中隱含著“教學相長”這個命題。如子貢曰:“貧而無餡,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弊迂曉?“《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弊迂暵犃丝鬃拥慕虒Ш?,領(lǐng)會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興。特別是孔子真心誠意地歡迎學生對他提意見,他的得意門生子路,常常向他
6、提出批評性的意見,孔子都樂于接受,相反對于不肯提意見的學生反而要責怪??鬃犹岢膸熒g相互切磋、共同討論,收到了教學相扮的好處,可見孔子是一位民主的教育家。(3)以身作則,聞過則喜孔子重視“身教重于言教”,他指出,他的道德學問全部表現(xiàn)在行動上??鬃訌奈窗炎砸芽闯墒恰跋戎扔X”,因此錯誤和過失在所難免,他認為:“過,則勿憚改?!薄斑^而不改,是謂過矣?!比纭捌堈渖硪樱趶恼鹾斡?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捌渖碚?,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薄岸m子LJ,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
7、三子者,是丘也?!眰ト恕⒎踩?、古人、今人大都有愛聽好話、惱恨批評的毛病。孔子之所以能成為學生的楷模,聞過則喜的風范確是他的光環(huán)之一。他要求學生提意見也很喜歡提意見的學生。如“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說,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日:‘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丁?’”又如“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無厭之,無厭之’”。即使如此,也未見對子路疏遠的跡象。顏回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他從來不反駁孔子,從來不提意見,孔子抱怨說:“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
8、無所不說。”(4)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要求教師“學而不厭”,同時要求學生“學而不厭”,主張“學誨并進”。確實,孔子一生都在不斷地學習,用他自己的話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說明了孔子“學而不厭”的精神。同時,孔子虛心向?qū)W生學習,對能夠以“繪事后素”,悟及“孔禮后乎”的要道從而對他有所啟發(fā)的子夏,對能夠從“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詩中“告諸往而知后來者”的子貢都極力贊賞,與他們“言詩”,即討論《詩經(jīng)》上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