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王艮、何心隱世俗化的儒學政治思想論文》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學術(shù)論文-天天文庫。
1、王艮、何心隱世俗化的儒學政治思想論文..畢業(yè)王艮及其所開創(chuàng)的泰州學派在中國思想史上的特色,在于其以陽明心學為契機,將儒學由廟堂之學變而為民間之學、由經(jīng)院之學變而為大眾之學(1)。茲從政治思想史角度對王艮、何心隱的世俗化儒學思想予以論析。一王艮(1483—1541)年,字汝止,號心齋,泰州安豐場(今江蘇東臺)人。他出生于黃海之濱一個世代灶戶之家,是由經(jīng)商(販鹽)致富而治學的布衣儒者。他27至37歲,自學10年..畢業(yè),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38—46歲,他師事王陽明。王艮從學王陽明期間,他們師生在政治思想
2、上的分歧始終未能消除,以至王艮“時時不滿其師說”(2),“往往駕師說之上”(3)。嘉靖八年(1529),王艮在會稽會葬王陽明,“大會同志,聚講于書院,訂盟以歸”(4)。此后,他定居于家鄉(xiāng),開門授徒,“自立門戶”,開創(chuàng)了獨具特色的泰州學派。從政治思想上看,王艮最具新意和特色的是提倡“百姓日用之學”。在王艮看來,“百姓日用”是“道”的中心內(nèi)容,也是檢驗“道”的標準。“圣人之道”亦頻以“百姓日用”為旨歸。他說:愚夫愚婦,與知能行便是道。圣人經(jīng)世只是家常事。百姓日用條理處,即是圣人條理處。圣人之道無異于百姓日用
3、。凡有異者,皆謂之異端。(5)這樣,王艮便以其“百姓日用之學”將“凡”與“圣”溝通了起來。王艮早年長期貧窮的生活經(jīng)歷,使他認識到擺脫貧困是“尊身立本”必要的物質(zhì)條件。所以,他的“百姓日用之學”雖亦有道德精神的內(nèi)涵,但更蘊含了人最起碼的物質(zhì)生活需求。他說:“即事是學,即事是道。人有困于凍餒其身者,則亦失其本而非學也。夫子曰:‘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6)。基于這種認識,王艮把理學家視為“人欲”的許多活動都納入“百姓日用之學”中,如他不反對貧而仕,甚至認為舉業(yè)也未可盡非。說:“知此學,則出處進退各
4、有其道。有為行道而仕者;行道而仕,敬焉信焉尊焉可也。有為貧而仕者;為貧而仕,在于盡職,會計當,牛羊茁壯長而已矣?!薄皩W者批摘舉業(yè)之學,正與曾點不取三子之意同。舉業(yè)何可盡非?但君子安身立命不在此耳”(7)。他更極力反對程朱理學禁欲主義的修養(yǎng)方法,“以日用見在指點良知”,結(jié)合現(xiàn)實社會生活去啟發(fā)人們認識自我固有的價值,做到自尊自信、自由自在,當行則行,當止則止,使心體永遠保持活潑愉悅的狀態(tài)。這使他的思想獲得廣泛的群眾基礎(chǔ)。其后學對之予以進一步發(fā)展,而使儒學更加世俗化,如何心隱以“物欲”為人的自然本性,李贄倡言
5、“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8)。這種思想對下層民眾有很大的吸引力,卻遭到正宗儒家學者的排斥和抨擊,顧憲成即曾指出:“(何)心隱輩坐在利欲膠漆盆中,所以能鼓動得人”(9)。王艮的“百姓日用之學”還包含發(fā)展平民文化教育,提高普通民眾精神生活水平的要求。王艮認為:“夫良知即性,性焉安焉之謂圣;知不善之動,而復焉執(zhí)焉之謂賢。惟‘百姓日用而不知’,故曰‘以先知覺后知’。一知一覺,無余蘊矣。此孔子學不厭而教不誨,合內(nèi)外之道也”(10)?!笆ト恕钡呢熑尉驮谟凇耙韵戎X后知”,使“愚夫愚婦皆知所以為學”(11),實現(xiàn)“
6、人人君子,比屋可封”的社會理想。王艮終其一生始終以“不以老幼貴賤賢愚,有志愿學者,傳之”(12)作為講學傳道的宗旨。他的學生中,雖也有象徐樾那樣的官僚士大夫,但更多的是布衣平民,如林春出身傭工、朱恕是樵夫、韓貞乃陶匠等。這種百姓日用之學,顯然同講求經(jīng)典的正宗儒學大異其趣。在中國政治思想史上,具有打破“經(jīng)生文士”壟斷文化學術(shù)的意義。王艮與王陽明在思想體系上有同有異。王艮的“百姓日用之學”進一步推動了儒學的世俗化。他的某些觀念經(jīng)過一定改鑄后,可以被不同政治傾向的思想家所利用,并對他們的思想產(chǎn)生影響,何心隱、
7、李贄等就是在王艮學說影響下向“異端”發(fā)展的。但在基本政治價值觀上,王艮與王陽明并無根本分歧。在王艮的思想體系中,“圣人之道”和“百姓日用之道”是同一的,道、中、良知、性是同一概念,所謂“百姓日用之學”或“百姓日用之道”,無非是著重強調(diào)平民百姓也有天賦良知,即“良知天性,人人具足,人倫日用之間舉而措之耳”(13)。這不僅和王陽明的觀點幾無區(qū)別,而且同鼓吹“人皆可以為堯舜”的思孟學派亦無原則差異?!鞍傩杖沼弥畬W”的社會政治內(nèi)涵仍然是宗法化的社會——政治倫理。平民百姓舉手投足之間,凡不符合宗法倫理的,就不是“
8、良知”或“道”;至于“愚夫愚婦”若“傷風敗俗”、“賊君棄父”,就更不是“道”了。王艮謂:“窮鄉(xiāng)下邑,愚夫愚婦,又安知所以為學?所以飽食暖衣,逸居無教而近于禽獸,以至傷風敗俗、輕生滅倫、賊君棄父,無所不至,而冒犯五刑,誅之不勝其誅,刑之無日而已”(14)。王棟對之解釋得更為明晰:“君子謂‘百姓日用是道’,特指其一時順應,不萌私智者言之?!痹诎傩帐?,能與之“冥然暗合”的幾率并不高,且往往轉(zhuǎn)眼間,“忽入禽獸之域而不自知也。故與道合才什一,而背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