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 有“嘔吐” 義探因

“變” 有“嘔吐” 義探因

ID:15955073

大?。?09.00 KB

頁數(shù):8頁

時間:2018-08-06

“變” 有“嘔吐” 義探因_第1頁
“變” 有“嘔吐” 義探因_第2頁
“變” 有“嘔吐” 義探因_第3頁
“變” 有“嘔吐” 義探因_第4頁
“變” 有“嘔吐” 義探因_第5頁
資源描述:

《“變” 有“嘔吐” 義探因》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451“變”有“嘔吐”義探因*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08BYY054);南京師范大學“211工程”三期重點學科建設項目;江蘇省普通高校博士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CX09B_080R);南京師范大學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培養(yǎng)計劃資助項目。論文撰寫過程中,得到董志翹教授、汪維輝教授、李運富教授等老師的指導評改與鼓勵,論文曾在(北京語言大學2009.8)第四屆漢語史研討會暨第七屆中古漢語國際學術研討會“青年論壇”上宣讀,與會專家提出了修改建議,在此一并

2、衷心感謝!趙家棟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摘要:表“嘔吐”的“變”是“”的音借字,“”之“惡心嘔吐”義為古代字典詞典韻書習訓。的或體又作、。早在漢代揚雄《方言》就有了,與變只是字用關系,記錄的詞義或義位是一樣的。的“嘔吐”義當是反胃惡心引申而來。并對譚代龍和王紹峰二先生對“變”表“嘔吐”義的詞義引申理據(jù)分析作了適當辨正,指出二君皆是惑于“變”的字形而導致詞義探因失當?shù)?。關鍵詞:變吐;變;;探因中古文獻典籍中,特別是醫(yī)學和佛教文獻,時見有表“嘔吐”義或義位的“變”。并常構成“變吐/吐變”、“變嘔/嘔變”、“變逆”、“變病”等語詞。下面就酌舉文獻中數(shù)例?!白儭眴斡帽硎尽皣I吐”義的情況,主要見于唐義凈

3、的譯經。如:(1)沙門,汝等作不凈事,或唾諸床席,或上變下瀉。(唐義凈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隨意事》23/1046c本文所引佛典指《大正新修大藏經》(臺灣“中華佛典協(xié)會”及法鼓山佛院著),文獻標注格式為“/”前后數(shù)字分別表示冊數(shù)和頁數(shù),a,b,c分別表示上中下欄。下同。)(2)時飛烏先患癩病,既食果已,藥病相當,即上變下瀉,不能自持。(唐義凈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24/302c)“變吐/吐變”的用例有:(3)是故我今欲令如來久住于世,不入涅槃。譬如饑人,終無變吐。(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12/373c)(4)若疑腹有宿食叉刺齊胸,宜須恣飲熟湯,指剔喉中,變吐令盡,更飲更決,

4、以盡為度。(唐義凈撰《南海寄歸內法傳》54/224a)(5)胤丹之體,特忌豬肉、酒醉,變吐無所不至,于余食并無妨廢。(《云笈七簽》卷78)收稿日期:2011年3月31日發(fā)佈日期:2011年4月5日頁碼:8/8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451(6)母至婚家,因飲酒變吐。順恐中毒,乃嘗其吐。(《太平御覽》卷414)(7)注者,住也,言其病連滯停住,死又住陽旁人也。人有臨尸喪,體虛者則受其氣,停經絡府藏,若觸見喪柩便即動,則心腹刺痛,乃至變吐,故謂之喪注。(《巢氏諸病原候總論》卷

5、24)(8)兒啼未定,氣息未調,乳母忽遽以乳飲之,其氣尚逆,乳不得下,停滯胸膈,則胸滿氣急,令兒嘔逆變吐。(同上,卷4)(9)譬如有人,已得美食。食訖已后,吐變此食,棄之于地,復欲還吃,可得以不?(隋阇那崛多譯《佛本行集經》3/750a)“變嘔/嘔變”用例有:(10)黃帝曰:“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何也?”(《黃帝素問靈樞經》卷9)(11)太陰厥逆,胻急攣心痛引腹治主病者,少陰厥逆虛滿嘔變下泄清治主病者。(同上,卷12)(12)寒氣因水發(fā),清谷不容間,嘔變反腸出,顛倒不得安,手足為微逆,身冷而內煩,遲欲從后救,安可復追還。(晉王叔和《脈經》卷7)“變逆”和“變病”的用例有:(13)霍亂

6、有三名:一名胃反,言其胃氣虛逆,反吐飲食也;二名霍亂,言其病揮霍之間便致繚亂也;三名走哺,言其哺食變逆者也。(《巢氏諸病原候總論》卷22)(14)其鼠如家鼠,色小黃,近穴溲溺,氣甚辛辣,使人變逆嘔吐。牛馬得此氣,多疲臥不起而大汗。(唐李吉甫撰《元和郡縣志》卷39)(15)病為何等?有頭病,有腹病,有耳病,有鼻病,有口病,有唇病,有舌病,有咽喉病,有噦病,有變病,有下病,有熱病,有淋瀝病,有顛病,有咽瘤病,有尋尋病,有骨節(jié)病,有皮病,有肪病,有血熱病,有痰病。是亦余若干,皆從猗生。(東漢安世高譯《四諦經》1/815a)收稿日期:2011年3月31日發(fā)佈日期:2011年4月5日頁碼:8/8復

7、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451(16)心病者,胸中痛,脅支滿,腋下痛,膺背肩甲間痛,兩臂內痛;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相引而痛。取其經少陰太陽舌下血者。其變病,刺郄中血者。(《黃帝內經素問》卷7)此外敦煌醫(yī)藥文獻寫本中也有“變吐”和“嘔變”用例。P.3378V《雜療病藥方》:“又,療九種心痛:蛔蟲冷氣,先從兩肋胸背撮痛,欲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