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成唯識論》概觀——濟群法師》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成唯識論》概觀——濟群法師《成唯識論》十卷 護法等菩薩造,玄奘譯,是唯識宗核心典藉。一、作者 《成唯識論》是《唯識三十論》的集注。《三十論》世親菩薩撰。世親是無著的胞弟,唯識學的集大成者,原在有部出家,不久便通達犍陀羅一帶流行的有部教義,旋即研究經(jīng)部,當時正統(tǒng)的有部思想在西北印的迦濕彌羅,由世友等領導的結集的《大毗婆沙論》保存那里,嚴禁外傳,世親為探討婆沙義,設法混進迦濕彌羅,研習多年后,回到犍陀羅,汲取經(jīng)部思想,寫出不朽的著作--《俱舍論》。 世親遍通小乘教義,卻不信大乘,甚至否定大乘是佛說,這時無
2、著在中印度弘揚唯識教理,得知世親識解超群,聰明過人,只是對大乘佛教缺乏認識,存有偏見,深恐其造論誹謗大乘,致招惡報,乃假托有病,去信招之,世親來了,無著又派門人去迎候,夜住伽河畔的伽藍,讓弟子在世親的隔壁房間高聲讀誦《華嚴經(jīng)。十地品》,世親畢竟是個大根機的人,一聞經(jīng)語便覺大乘法的甚深微妙,懊悔過去對大乘的攻擊,以為誹謗罪發(fā)源于舌,要割斷舌頭,懺除謗法之罪。無著對他說:汝以舌謗法,豈斷舌而罪消除,但應贊釋大乘,補過自新,若徒杜口絕言,其利安在?世親聽了兄長的勸告,從此極力弘揚大乘,為無著創(chuàng)立的唯識理論發(fā)揚光大
3、?! ∈烙H一生著述豐富,傳有于部論主的稱號,即先造小乘論五百部,后撰大乘論五百部。其研究領域十分廣泛,從漢譯論典看:有小乘有部、大乘唯識、法華、涅盤,他方凈土等各種論著。就唯識方面:漢傳的有《十地經(jīng)論》、《攝大乘論譯》、《辨中邊論》、《大乘成業(yè)論》、《百法明門論》、《大乘五蘊論》、《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論》等。其中《唯識三十論》是世親最后的作品,它總結整理了前期各種經(jīng)論中的唯識思想,是代表著世親在唯識學上的最高成就?! 『芸上У氖鞘烙H寫完《三十論》頌文后,未及造譯,便謝世了。世親生卒年代約在公元五世紀,
4、此后一直到七世紀的二百年中,在印度學術界出現(xiàn)一般研習唯識的熱潮,他們以《三十論》作為研究中心,參照彌勒、無著的各種論著,各抒己見,寫出了印度唯識思想史上百家爭鳴的一頁。 然而,研究《三十論》究竟有哪些人呢?據(jù)向來傳說,世親入滅后,注釋《三十論》的有二十八家,而聞名于教界的,古來稱為十大論師:一、親勝;二、火辨;三、德慧;四、安慧;五、難陀;六、凈月;七、護法;八、勝友;九、最勝子;十、智月。此外著名的還有:德光、陳那、勝軍、親光、戒賢等。就十大論師中:親勝、火辨與世親同一時代,其他人都生活在世親滅后。于中
5、德慧是安慧的老師;與安慧同時的有護法、凈月、難陀、為護法弟子是勝友、最勝子、智月。《成唯識論》是以護法注釋為基礎,參照安慧,難陀等說,糅臺而成的。二、翻譯 《成唯識論》是玄奘三藏翻譯的,奘公游學印度十七載,攜歸大量梵本,回國后,雖廣譯三藏典藉,然其主體在于法相唯識,而最能體現(xiàn)唯識思想的一書。就是《成唯識論》。翻譯時間在顯慶四年(六五九),據(jù)《成唯識論掌中樞要》說:奘公譯《成唯識論》時,原想把十大論師對《三十論》的注釋,一一譯出,并指定神訪潤文,嘉尚筆受,普光檢文,窺基證義,但數(shù)日后,基師求退,奘公問之,基
6、乃請求參糅十釋:并曰: 況群圣制作,各馳譽于五天,雖文具傳于貝葉,而義不備于一本,情見各異,稟者無依,況時漸人澆,命促慧舛,討支離而頗究,攬殊旨而難悟,請錯綜群言,以為一本,楷定真謬,權衡盛則,久而遂許,故而此論行焉,大師理遣三賢,獨授庸拙?! 「Q基認為十大論師的注釋內容分歧很大,且分布在五印度,現(xiàn)在如果一一都譯出,恐怕后人沒有那么多時間云研習,而觀點的不同,又會造成學者思想混亂,所以有必要綜合十釋,評判真謬,權衡得失。奘公聽了之后,覺得很有道理,就以護法的思想為中心,參酌調和九家之言,譯成《成唯識論》,
7、獨受窺基。三、造論目的 世親為何撰寫《三十論》?諸論師們又何故比紛紛注釋弘揚呢?依《成唯識論》卷一說: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 今造
8、此論為于二空有迷廖者,生正解故,生解為斷二重障故,由我法執(zhí)二障具生,若證二空,彼障隨斷,斷障為得二勝果故--。又為開示廖執(zhí)我法,迷唯識者令達二空,于唯識理如實知故。復有迷廖唯識理者:或執(zhí)外境,如識非無;或執(zhí)內識,如境非有;或執(zhí)諸識,用別體同;或執(zhí)離心,無別心所。令于唯識理得如實解,故造斯論?! ∵@段論文有三個層次,依窺基說包含了安慧、火辨、護法三位論師的主張,代表著十大論師的造論目的,其含義可以歸納為二: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