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虛飾、矯情——學生作文大忌》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虛飾、矯情——學生作文大忌看看老師提供給學生的一篇講評范文:微笑秋風,秋雨。我站在公共汽車的標志牌下,很長時間了,車還沒有來。我的因考試成績不理想而造成的壞心情被天氣和喧鬧的環(huán)境搞得更糟了。不知不覺間,我的一側身子轉到了防雨棚邊上,我感受到了雨的涼意?!敖憬悖銘撓蚶镎疽幌?,要不會感冒的?!蔽页粤艘惑@,從沉思中轉回了我的思路。原來我旁邊站著一個活潑的小男孩,正朝我微笑呢。這意外的關心使我的心情好了許多。我也笑著向他點點頭,不禁想起了另一個溫暖的記憶……我上小學時的一次作文課,老師把我的文章當作范文念給同學們聽。我聽到老師的表揚,
2、真是美得不得了。正當我得意的時候,一個同學忽然說:“她是抄了這本作文選?!庇职炎魑倪x上的情節(jié)讀了一遍。內容居然真的和我的文章差不多!我的心情猛地掉到了谷底。當我抬起求援的眼睛望著老師時,看見老師正在微笑著看著我。她和藹地說:“這兩篇文章講的事情差不多,但各有特色,不是抄的?!蔽业男倪@才平靜下來,腦海里留下了老師那信任、鼓勵的微笑……上次離家去學校對,我也從母親身上讀到了這種微笑。因為成績下降。我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chǎn)生了懷疑,但母親的微笑幫助了我:“我知道你能行的?!彼f這話的時候微笑著看著我。三個關懷的微笑,這溫情、關愛信任的微笑啊
3、,在剎那間重疊起來,我的心情頓時歡快起來。這篇范文,源于一則訓練材料(要求根據(jù)材料寫一篇記敘文):秋風,秋雨。在等車的焦急的寂寞里,忽見一個小男孩沖我微笑……于是想起另一個人的微笑,那是我的一位小學老師……又是一個回憶,我的一位親人……三個笑容,聚攏起來,融化在一起。我的心感到溫暖,充滿光明。應該說,《微笑》在提供的材料的基礎上,寫得還是很精致的。它把材料提供的幾個部件,按比例放大,然后拼裝組合起來,就有了這樣一個有關“微笑”的虛擬的故事,還有那粘合在一起的虛擬的情感。文中所透露的這種決不可能的存在,又一直為我們所津津樂道,為學生
4、的作文所效仿。聽課當中,我的腦中也在印了一連串的疑惑:然而,居然就有了這三個微笑,而且這三個微笑居然就使這種“被天氣和喧鬧的環(huán)境搞得更糟了”的“因考試成績不理想造成的壞心情”“頓時歡快起來”,這豈不是天方夜譚?那么,怎么就有了《微笑》這樣的文章?我們可以說:脫離生活,無米之炊,無病呻吟……很對;但最關重要的卻是,虛飾、矯情,一種頹敗的文風,正風靡在我們的作文園地。翻開學生習作,充斥其間的空話、套話、假話還少嗎?怪學生?恐怕不能!老師的作文教學就是這樣引導的。如果要作源頭探究的話,我想這首先是“文革”余緒。那時的“話語”中,常常有在
5、某個關鍵時刻,會“耳畔響起……”“眼前出現(xiàn)……”“心中升起……”一套套這人人都知道的假話,講起來,卻又那么的順溜。任何事情只要套上這個“話語”,就會一切的一切迎刃而解、精神煥發(fā)、事半功倍、干勁倍增,于是,“好人好事”“克服困難”“狠斗私心”“遭遇挫折”……所有“文章”的路數(shù),就都從這里出來了。延續(xù)至今,依然在我們的作文教學中保留有相當大的市場。再檢討一下,我們教學“記敘文”所講的六要素。真實性等原則哪里去了?記敘文不就是以真實作為其生命的嗎?學生作文中所偽造的一大批“一件小事”“好人好事”的文章,諸如拾金不昧、扶盲人過馬路等等,就
6、是造假的后果。寫真人真事、寫真情實感成了完完全全的,只是在教所謂寫作知識的時候才用得上的空話。這里,就有必要再回到老師提供給學生的“材料”上了,這是老師憑空杜撰出來的素材,它“規(guī)定”,無論是誰,都要編造這樣一個關于“微笑”的故事:而故事的情節(jié),也是既定的,即由一個“微笑”到三個“微笑”,最后到問題解決。在學生所寫的所謂“記敘文”中,除了誰在“微笑”稍稍有點不一樣外,其余就叫千人一面、眾口一辭了。這樣的作文教學,除了養(yǎng)成不良文風以外,更造成學生說假、造假的主動適應性,甚至造成學生人性的扭曲,以雙重語言、多面人格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我們的
7、老師,或者嚴重一點說我們的教育,是在有意或無意扭曲、遮蔽而非開啟學生的心靈。這與當前素質教育的宗旨是從根本上背道而馳的。這樣一來,學生,或說孩子們,自幼還有的那么一點點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和語言才能,就統(tǒng)統(tǒng)被我們給扼殺了。剩下的還有什么?只有按老師作文要求寫那些千篇一律的新八股了。除了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問題外,一個要命的東西是,“應試教育”的毒害。這當然也是教育思想方的問題,但“應試教育”作為一種觀念,更是一種根本的帶主導性的制約著我們教育的潮流。我所聽的一節(jié)課,就是以應付高考為指標的。老師引導學生,高考中出現(xiàn)類似的作文題,就可以如此
8、如此對付了。作文與做人的道理哪里去了?訓練寫作的要義哪里去了?寫作的根本目的哪里去了?把寫作教學“異化”為這種純粹技術的、功利的、工具化的操作模式,是教育的悲哀。我是不是太言重了?但是,我講的只是一種存在,而絕非理論問題。事實是,我們的這位老師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