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西方視野里的中國形象·美國的中國形象 (美)哈羅德·伊薩克斯著》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學(xué)術(shù)論文-天天文庫。
1、出版說明這是一套介紹西方的中國觀的譯叢,其作者有的曾在中國居留,有的是深諳中國文化的漢學(xué)家,他的或以外人獨有的視角和眼光打量、考察著這塊神秘的土地,以生動形象的語言記錄下他們的觀感和驚奇,或在大量第一手資料的基礎(chǔ)上寫下有關(guān)中國學(xué)的學(xué)術(shù)專著。這些作品在西方轟動一時,而在中國卻長期鮮為人知,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我們希望將本譯叢發(fā)展成一套囊括西方關(guān)于中國的主要著作的大系,以填補中國出版業(yè)的空白。這些著作以各自不同的角度記錄了歷史的側(cè)面,對于當代人來說,這些都是相其難得的史料,可以使我們較為清晰地回眸歷史的原始形貌???/p>
2、的來說,這些作者對中國是懷有深厚感情的,如《中國鄉(xiāng)村生活》、《中國人的特性》的作者明恩溥,是最早建議美國總統(tǒng)退還庚子賠款的人,《穿藍色長袍的國度》的作者立德夫人,是近代中國反纏足運動的發(fā)起人等。當然,有些對中國問題的評說有失允當,有的是出于文化上的隔膜與偏見,有的則是站在西方人的立場上,為其侵略行徑開脫。為保持史料原貌,在編輯中未予刪除,否則就不是“西方人視野里的中國形象”,而是“中國人視野里的中國形象”了。這里要特別說明的是,這些言辭不代表出版者和譯者的觀點,而是謹供讀者和研究人員參考,相信大家自會鑒別。時事出
3、版社年月序言中國被西方所認識并紀之以書,大抵應(yīng)從《馬可波羅游記》算起;其后的利瑪竇更以“西儒”之身份撰寫了多種著作,力圖在基督教文化與儒家文化之間尋找到結(jié)合點。在這些著作的影響下,十八世紀的歐洲漢學(xué)界充滿了對中國社會理想化的描述;與此同時,歐洲的一些啟蒙思想家如孟德斯鳩、伏爾泰和亞當斯密亦開始用新的眼光審視華夏這個古老的文明。有的贊美這一古老文化,以為可成西方的借鑒,有的則鄙視中國,揭示其停滯不前的傳統(tǒng)原因。在這個過程中,西方的“中國觀”逐漸得以形成。十九世紀中葉以后,中國在席卷世界的近代化浪潮中被拋在了后面。于
4、是,國門被堅船利炮轟開,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屈辱時代由此開始。結(jié)束這樣一段痛史,迄今已近半個世紀,今世的人們對于那一時代的認識,往往僅限于教科書和一些演義化的影視文藝,而缺少更生動更真實更細致的資料作為參考。事實上,隨著當年艦炮而進入中國的,還有大批傳教士、商人、旅行家、外交家等等。這些人在中國居留甚久,對中國文化和社會有著不同程度的了解,當然也有著迥異于國人的視角。他們通過自己的多方觀察和體驗,分別寫出過許多有關(guān)中國社會各個側(cè)面的專著,對西方人認識中國產(chǎn)生過巨大作用。而由于種種原因,這些著述一直湮埋于歷史的煙
5、塵之中;我們只能從魯迅、潘光旦等老一輩學(xué)人的引用、贊嘆和批評里,隱約遙想這些著作當年的影響?,F(xiàn)在,一批青年學(xué)人本著重新認知和借鑒西方“中國觀”,借以追溯中西文化交流和文明沖突的歷史,以便更清晰地了解中國在世界歷史進程中的地位這一目的,從庫藏舊版中譯出這套叢書,命之為“西方視野里的中國形象”,這實在是一件深具意義的事。從首期推出的這一套四種譯著來看,這些原著都成書于清末,真實地記錄了上個世紀之交的中國社會各層面的狀況,并附有大量珍貴的舊照片??傮w來看,這些作者對中國還是較有感情的;在向世界介紹中國文化方面也確有貢獻
6、。具體而言,他們在中國的居留歲月里,也提出過一些友好和善意的建議,比如主張戒除鴉片,反對纏足,要求美國政府退還庚子賠款以及提倡改革教育制度等。毋庸諱言,由于文化隔膜及未能深入準確地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tǒng),書中難免存有一定的偏見和錯覺。因此,某些僅憑粗淺的認識即信口開河妄作解人的觀點,多少便帶有自大張狂和民族歧視的痕跡。至于這樣一些故意夸大他國族性弊端的微詞非議,或者有目的地宣揚宗教思想的傳教士腔調(diào),只能昭顯出作者的狹隘和時代的局限,對于今天的中華民族一個雄據(jù)于東方,充滿自尊、自信和自強的民族,已經(jīng)絲毫無損,我們已
7、有足夠的度量來回顧已為陳跡的一切。出版編輯這樣一套譯叢,有選擇地引進介紹一批在西方社會影響巨大的有關(guān)中國觀的經(jīng)典著作,我以為還有另一層意義,那就是有利于促進國內(nèi)近代文化史、社會史及民俗學(xué)和人類學(xué)的研究,對于拓展中西文化交流史的范圍和深度也將起重要作用。再者,書中也存有許多善意的批評和中肯的建議,即使百年之后來回顧這些意見,仍具有一定的警醒價值。如果能積累有年,持續(xù)不斷地編譯下去,將是一項具有深厚文化內(nèi)涵的出版工程。我希望這套譯叢能夠多出一些,出全一些,不企望一次性完成;同時在著作的選擇方面下大功夫,爭取能集萃最具
8、經(jīng)典性的作品。從中我們可以審視歷史,溫故而知新,最終達到提高我們民族素質(zhì)的目的,正如魯迅先生當年所警示的那樣“:看了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幾點說的對,變革,掙扎,自做工夫,卻不求別人的原諒和稱贊,來證明究竟怎樣的是中國人?!薄拔鞣揭曇袄锏闹袊蜗蟆敝骶幥把渣S興濤楊念群十多年前,當中國再度打開國門,走向世界的時候,鐘叔河先生主編了一套《走向世界叢書》,旨在展示近代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