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頸前路減壓融合鈦板內固定治療脊髓型頸椎

探討頸前路減壓融合鈦板內固定治療脊髓型頸椎

ID:22913758

大?。?1.50 KB

頁數(shù):5頁

時間:2018-11-01

探討頸前路減壓融合鈦板內固定治療脊髓型頸椎_第1頁
探討頸前路減壓融合鈦板內固定治療脊髓型頸椎_第2頁
探討頸前路減壓融合鈦板內固定治療脊髓型頸椎_第3頁
探討頸前路減壓融合鈦板內固定治療脊髓型頸椎_第4頁
探討頸前路減壓融合鈦板內固定治療脊髓型頸椎_第5頁
資源描述:

《探討頸前路減壓融合鈦板內固定治療脊髓型頸椎》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探討頸前路減壓融合鈦板內固定治療脊髓型頸椎摘要:目的討論頸前路減壓融合結合前路鈦板內固定在脊髓型頸椎病治療中的應用。方法回顧性分析62例脊髓型頸椎病選擇頸前路減壓(包括椎間盤切除和/或椎體次全切)融合及鈦板內固定患者術后的治療效果。所有患者術后隨訪2~4年,平均2.5年。結果術前及術后隨訪采用改良的JOA評分系統(tǒng)評價神經(jīng)功能狀況,術后神經(jīng)功能恢復優(yōu)良率為85.5%,椎間植骨融合率為100%。結論只要把握了手術時機和掌握了手術技巧,頸前路減壓融合及鈦板內固定是治療脊髓型頸椎病安全而有效的方法。關鍵詞:脊髓型頸椎病

2、;手術治療;減壓脊髓型頸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myelopathy,CSM)大多認同是由于頸椎間盤退變,椎間隙高度丟失,繼發(fā)節(jié)段性不穩(wěn),引起椎體及椎間關節(jié)增生,導致脊髓受壓或/和脊髓血供障礙并引起與之相關的脊髓功能障礙性疾病。本病起病較為隱匿,病程長短不一,臨床表現(xiàn)差異大,早期診斷和治療不及時,可明顯影響治療效果及預后。其一般需積極手術治療解除脊髓壓迫和節(jié)段性不穩(wěn)。本文報告頸椎前路減壓融合及鈦板內固定技術在臨床上的應用與療效。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1998年1月至2007年2月我院采用

3、頸前路減壓融合及鈦板內固定術治療脊髓型頸椎病62例,男性46例,女性16例;年齡41~73歲,平均55.7歲。病變累及1個間隙49例,其中C5,6間隙28例,C6,7間隙12例,C4,5間隙9例;累及2個間隙13例,其中C5~7間隙7例,C4~6間隙6例。所有患者術前均行頸椎正側位和前屈后伸動態(tài)X線片檢查,其主要表現(xiàn)以頸椎退變?yōu)榛咎卣?,如頸椎生理弧度減小或消失、椎間隙狹窄、椎體骨質增生等。MRI檢查示椎間盤變性和/或不同程度椎體后緣骨贅、病變節(jié)段脊髓受壓。1.2治療方法所有病例根據(jù)頸椎間盤退變及脊髓壓迫情況均

4、采用前路減壓融合術(anteriorcervicaldepressionandfusion,ACDF)及鈦板內固定。單間隙椎間盤和/或骨贅切除減壓共49例,術中將病變間隙退變突出的椎間盤及相鄰上下椎體后緣骨贅一并切除,撐開椎間隙,采用自體2~3面皮質髂骨塊植入,再以鈦板固定。椎體次全切共13例,其病變限于2個相鄰椎間隙。術中將確定次全切椎體上、下突出的椎間盤予以切除,再次全切除椎體,兩側達椎弓根內側壁。如后縱韌帶骨化壓迫脊髓則同時切除病變節(jié)段的后縱韌帶,使減壓節(jié)段硬膜囊全部裸露。自體髂骨塊植入,再以合適長度鈦板

5、固定。傷口常規(guī)放置引流條,術后24~48h后拔除,頸托固定6周。您可以訪問中國評價網(wǎng)(.NsEac.)查看更多相關的文章。1.3評價方法術后隨訪2~4年,平均2.5個月。術前及術后隨訪采用改良JOA評分系統(tǒng)評價神經(jīng)功能,神經(jīng)功能恢復率為(術后JOA評分-術前JOA評分)/(17-術前JOA評分)×100%。恢復率大于等于75%為優(yōu),50%~74%為良,25%~49%為可,小于等于24%為差[1]。2結果前路ACDF及鈦板內固定術治療CSM62例,術后平均神經(jīng)功能恢復率78.1%,優(yōu)35例,良18例,優(yōu)良率85.

6、5%。術后椎間植骨融合率為100%,頸椎生理彎曲和椎間隙高度均得到滿意恢復。3討論3.1前路減壓融合術目的解除脊髓和神經(jīng)根的壓迫,恢復或重建椎間隙高度并獲得正常生理曲度和與脊髓相適應的椎管容量和形態(tài),盡量恢復脊髓殘留功能和阻止病情的進一步發(fā)展或惡化是手術治療的目的[2]。早期主要病理特征為前脊髓受壓與缺血,因此去除壓迫物,徹底解除脊髓壓迫成為外科干預的基礎。目前,對1~2個節(jié)段頸椎間盤退變引起的脊髓型頸椎病選擇經(jīng)頸前入路減壓植骨融合是普遍認可的經(jīng)典標準術式[3]。3.2手術減壓范圍經(jīng)典的前路減壓是切除受壓脊髓節(jié)

7、段退變的椎間盤、上下相鄰椎體后緣及鉤椎關節(jié)靠近椎管側增生的骨贅;同時切除變性增厚或骨化的后縱韌帶,兩側抵達椎弓根基底內側壁;如有椎間盤突入椎管者,應切開后縱韌帶,取出游離的椎間盤組織,避免手術后致壓物殘留,確保椎管容量和形態(tài)的恢復,然后實施椎間植骨融合,恢復椎間隙高度和頸椎生理曲度。但對相鄰2節(jié)段椎間盤退變引起的脊髓型頸椎病,我們主張在椎間隙減壓基礎上,施行椎體次全切除術以獲得更加廣泛徹底的減壓。同時也有學者證明單椎體節(jié)段的次全切可避免2個植骨塊椎體骨融合界面,大大提高植骨融合率;避免植骨塊吸收后頸椎生理曲度的

8、減少與消失[4]。對于3個以上多節(jié)段脊髓受壓,尤其是腹背側均受壓者,我們一般不選擇前路減壓手術,主張選擇一期后路減壓(單開門或雙開門椎板成形椎管擴大術),而后據(jù)術后病情恢復狀況決定是否再前路聯(lián)合減壓。3.3椎間植骨與內固定保留2~3面皮質自體髂骨椎體間植骨融合仍是前路減壓融合術植骨的金標準[5]。植骨時要去除相鄰椎體終板以提供良好的植骨床,適當撐開椎間隙,恢復頸椎生理曲度。移植骨塊應大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